APP下载

提升教学效果 强化学生学科能力

2022-12-31姚雅莲江苏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验

◇姚雅莲(江苏: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对小学生而言,科学课程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时,需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实施教学工作,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科学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更大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教师在讲解科学知识时,应对学生的科学兴趣加强重视,确保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只有让学生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才能使其主动探究。所以,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需针对学生学习特点设置生活情境,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可对科学教学进行合理优化,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进入探究情境,让学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养,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时,为了使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更大兴趣,需对生活情境进行科学应用。教师可以在一张纸上放一个回形针,然后在纸的另一面放上一个磁铁,引导学生移动磁铁,观察回形针。应用实验操作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随后,教师基于相关原理开展知识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强化观察体验

科学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生活元素的科学引入,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进行细致观察,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观察的乐趣。例如,教师在开展关于“花”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黄瓜花,根据花的区别对其进行分类,使学生对雄花与雌花的特点产生直观认知。随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辣椒花进行深入观察,并对他们进行有效启发,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双性花与单性花。总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对事物的差异性进行科学对比,可以使其发现很多惊喜,长此以往,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观察兴趣。

三、营造探究情境

小学科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教学时,需有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生活场景的还原,确保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厨房里的物质及其变化时,需引导学生共同探索:厨房里的哪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此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还原生活场景,观察厨房的各种物品。在学生讨论中如果出现问题,教师必须及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探究不同物质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找出变化原因,进而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厨房里的化学变化。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实验活动,可以使教师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把现实生活合理融入课堂教学,能够确保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更为高效地应用科学知识,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引进信息技术

科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习难度也较高,如果教师缺乏引导,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大降低。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强化学生核心素养,需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让其更为直观地展示各种科学现象、科学原理和科学概念,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充分理解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微生物与健康》时,可预先制作预习微课,利用虚拟影像和Flash 动画展示微观世界,使各种病毒、细菌的形态特征与生物类别得到直观体现。利用微课场景,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自然环境中的水,完善课堂准备。随后,组织预习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效解答他们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接下来,再向学生播放微课“微观世界”,让学生在观看中对微生物的概念有直观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概念的构建。最后,还要播放免疫系统防御病毒和细菌侵害的动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害菌和有益菌,弄清各种致病菌的感染过程,体会人体内各种免疫防线、组织和细胞防御疾病的机理,有效提升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组织实验活动

小学科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探究性,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还需开展科学应用实验活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例如,在开展《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教学时,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准备,让实验活动的目标与作用充分结合,确保实验活动能够有效而顺利地进行。学生在参与实验活动中发现实验规律,明确实验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其次,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要提前准备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实验教具,并向学生展示自行车和滑冰、跑步器材等生活化教具,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有效增强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与此同时,为了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教师还要精简实验内容。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对科学实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开展实验活动,以增加实验过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最后,教师应合理优化实验引导,针对实验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引导,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突出。对学生学习的关键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科学引导,也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教师在进行实验引导时,需对多媒体设备多加应用,对教学实验进行模拟,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入讲解实验细节和实验过程,科学梳理实验的关键性步骤与重点环节,保证实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六、引导小组合作

小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时,需强化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解决相关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部分科学知识的讲解时,需科学地设置相关议题,进行基础内容的讲解,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首先需进行分组讨论,此时,教师要对其适当地进行引导,以免讨论偏离主题。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还需组织各小组对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和说明,并对学生进行激励。这种方式的有效应用,可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荣誉感,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使其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营造良性的集体竞争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需组织开展小组实验活动,强化学生的视觉体验,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科学训练。

七、注重因材施教

在科学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和有效引导,使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认知体系加以完善,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评价,使他们的认知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提升其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在教学时,需分层备课,确保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为了对学生的自尊心进行有效保护,教师必须高度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的人格,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智力水平和思维发展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教师在具体落实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的同时,还需强化人本理念,有效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强化学生协同合作,使其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应使教学同时兼顾学生个性特征与认知现状,进行分类任务和分层目标的科学设置,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八、组织课外活动

小学教师在开展科学课程教学时,应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针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和知识掌握情况,设置探究目标。同时,还需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不断调整课程探究目标。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对相关知识产生深刻印象。教师可以科学借鉴创客教育,让教学有效结合创客文化,结合学生兴趣实施优质教育,组织学生结合具体项目应用各种教学工具,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还要强化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共享,共同探索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例如,可以组织开展环境与动物系列活动,科学构建环境模型与动物模型,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动物世界产生更多的兴趣;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车辆和机器的组装,大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需对模块化编程进行合理应用,以便让学生的编程学习难度得到有效降低。教师还可科学应用创客社团,对电路装配、智能小车、激光切割、3D 建模等科学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要对其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强化学生的观察体验。同时,要科学营造探究场景,引进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确保课程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最后,教师还要组织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强化学生学科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