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2022-12-31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王寅桂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 王寅桂
中国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多年,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但是,在市场经济时期,我国仍继续遵循预算模式,通过投资控制支出。引导财政项目资金投入,注意规范资金使用和资金分配;引入绩效考核的概念,以及借用资金分配预算资源的效果,才是更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势,也是建设一个廉洁、高效政府的必要前提。在使用财政绩效评价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绩效评估,以提升对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效果,并充分利用有限的政府预算资源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以适应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而身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合法合规监督管理的同时,应进一步思考怎样进行业绩有效考核,如何利用考核结果。
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要点与流程分析
(一)要点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项目支出绩效管理,主要是指政府或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财务效率原则,从项目决策(投入)方面,通过绩效指标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财务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自我评价)和决策的能力。
从过程和效果上,充分保证绩效考核(自我评价)和决策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财务项目的支出绩效,应明确绩效效果管理的重点。
第一,财政部门、中介机构和部门单位是绩效考核管理的主体,公共资金的主体是财政部门,负责监督公共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组织指导各部门展开相关工作。绩效考核管理的实施主体是部门单位,负责对本部门以及所属单位的财务项目支出绩效管理进行检查、指导和组织实施。中介机构是第三方的评价主体。
第二,绩效考核管理的对象是公共资金,即纳税人的缴纳税款。因此,要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发挥每一分钱的作用。
(二)流程分析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政〔2010〕10 号),财务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包括事前绩效考核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效用与踪迹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和结果应用管理。绩效考核的事前管理包括考核对象、考核要求和考核结果的提交。绩效目标管理包括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目标的审查、调整和应用。绩效效用与踪迹管理即监控管理包括监控方式、监控内容、报告时间和结果应用。绩效评价管理包括考核范围、部门单位自评、考核指标、方案考核、考核结果和考核时间。结果应用管理包括结果审查、结果应用和结果披露。财务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源头是绩效目标,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和方向,可以为后续的绩效效果监控和评价提供充分的依据。
此后,有必要根据合理可衡量的业绩指标,确定该单位支出的总体业绩水平,使用量化的价值和标准或者比率来表示通过使用财政资金取得的成果和影响。财务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描述必须通过绩效指标、内容和绩效标准来实现,这是一个有监督和评价的绩效有效管理周期。
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绩效目标的设定要合理,同时要保证可预测性和可操作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提出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事前绩效考核,并将事前考核结果报送财政部门,配合完成部门组织的事前绩效考核,实施监督管理和事后绩效考核[1]。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的意义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支出考核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查和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成本,不仅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分配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而且还可以减少实体财务管理中的错误。
其次,单位财政资金的绩效考核和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单位财务的管理水平。因此,建立合理、科学的单位绩效考核体系,能提高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位人员的财务意识,帮助他们在管理中树立绩效管理的理念,降低单位财政资金成本。
最后,通过评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绩效,一方面使政府有义务合理调节财政支出,另一方面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下的财政支出更加公开透明,减少腐败和贿赂,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管职能。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问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而言,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仍在发展阶段,自身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在这种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继续采用地方政府指定的绩效考核方法,使得绩效考核管理不科学、随意,对实际管理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从本质上讲,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管理和监督[2]。
因此,为提高单位绩效评价的质量,应为其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作为依据,但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缺陷对其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从而限制了资金的有效利用。
(二)绩效效果评价标准不合理
就工作量而言,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财政支出不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它还是需要具有很强的技术支持。所以,评估财政支出绩效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评估资金使用的实际效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且由于没有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所生成的数据缺乏严格性。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从整体的角度对整个评价体系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此外,当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适当的财务管理时,很难确保评估的最终结果完全满足所有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很难实现客观、全面的绩效考核。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结果很难及时反馈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提高财政支出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及资金使用的实际效果,是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并且可以防止腐败和违法行为。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它在实际的绩效效果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而是以一种简单的形式出现,引导绩效评估的客观性相对较低。由于管理者对绩效的关注较少,对资金使用的权利和义务缺乏了解,绩效评估结果缺乏权威性,严重影响了自身的职业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修改和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将是一个难题,最终影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编制,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项目经费核算和使用不规范
自2009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项目绩效考核以来,各级财政部门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和有关联部门每年对两个以上的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考核。
一是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规模比较小,财政支出项目比较少,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新的会计和业绩评价项目,重复评估项目直接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绩效执行存在严重偏差,工作态度和绩效考核职能不能充分体现。
三是项目资金审核不规范,部分项目资金未设立专用账户或辅助账户。项目资金未记入本单位项目资金台账,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工作资金,不符合国家政策和资金管理要求,预计资金与实际收支的资金之间仍然存在差异[3]。
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全过程管理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开支的绩效考核的事前环节。在项目评审过程中,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可采取相应的财政开支绩效考核方式,适时提高和调整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的考评。并适时调整对未评估行政事业单位财力成本的项目支出计划,以减少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力资源的无谓损失。
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开支绩效考核的前期准备。在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开支绩效评价时,财政开支业绩评价的管理者需要判断并预测不同机构与管理组织对政府资金的利用状况。
三是,财政支出的绩效考核的事后环节。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结果实施审核后,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的管理、监察与控制,使其成为审核工作的主要部分。适时公开浪费的行政开支状况。相应的绩效评审机构根据浪费与财政情况提供适当的解决办法,并组织实施,进一步提升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开支绩效评审的效果。
(二)提高认识,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考核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衡量部门业绩和履行职能效率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自上而下的绩效效果管理责任人意识,将绩效效果管理纳入财务考核标准,建立健全财务收支绩效考核体系,包括绩效考核体系、项目绩效考核体系、绩效奖惩体系。任何制度的实施,为了取得更高的效果,都有相应的激励和奖励。为确保业绩评价良好,财务支出有效结合绩效考核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充分提高财务人员开展绩效考核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参与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财务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绩效考核不到的业务单位,限制项目申请数量和资金金额,督促业务单位自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范化
在项目实施阶段,应对项目资金专项核算和使用,建立绩效运作的监控制度。收集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全面的组织、汇总、分类,根据实际工作操作情况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整体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为规范项目资金专项核算,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项目进行专项核算或补充核算,并严格按等级有相关规定进行资金分配。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活动的时间和资金,在财务项目费用的编制过程中应充分保证合理性。应根据项目的变化进行变更,以严格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变更而产生的偏差。因此,相关部门应全面加强监督检查机制,积极制定项目实施目标,审查审核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预计。严格按要求进行费用预算报告,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四)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效果管理的定期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部门应结合项目实际,出台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项目核算要求,规定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和限制使用范围,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提供指导。财务部门应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分配和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并将项目绩效效果管理和预算执行年度目标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对重点事项资金项目,聘请第三方机构实施绩效有效性考核,纳入第三方机构重点项目库目标考核和项目库项目绩效指标考核。指导事项执行单位,提高预算绩效效果管理水平,按照年初首次批准的预算及时拨付项目资金,监督项目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对项目绩效进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强化业务学习,树立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制定项目绩效目标和具体指标,完善项目预算,将项目预算与具体业务活动相结合。基准项目预算执行率,本年度未执行的项目资金提案结转下一年度预算,对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五)完整评价组织机构
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个业绩评价制度,但仍无法确保该制度的执行达到预期。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组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合理和科学。部门应结合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制定适当的考核办法,并进行简单的绩效考核。
此外,本单位还应为员工的操作行为制定适当的标准,使其能够在不违反任何规定的情况下执行所需要的内容,从而具有约束力。此外,员工应不断改进,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内容,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确保最终的评价有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六)确定评价水平并制定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的设置。一是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一定要保证价格,把握最关键、最重要的绩效效果因素。二是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指标设计简单明了,能准确反映绩效效果内容,便于数据收集整理。三是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以定量为主,辅以定性指标,有利于比较、综合、分析和评价。四是充分考虑指标设计的系统性和互补性,充分反映财务支出的影响,在评价绩效目标时,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充分收集评价数据,正确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绩效评价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中的一个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这项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完善绩效考核系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寻求更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方式,以增强政府绩效考核工作成果的准确性与合法性,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业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