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31崔乐乐
崔乐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获得教师的普遍认可。情境教学能强化学生在学习中融入思想情感,它通过对多感官的刺激、渗透来激起学生对于问题产生兴趣并且提高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会展现出很强的知识呈现与师生互动的趣味性,提升了课堂的活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分析
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营造一个教学场景并将情感元素融入到场景之中,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比较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其理论、方法、应用模式等已经得到不断发展和丰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的设置理念来源于对于“情景”的创造,围绕“学习情景”让学生沉浸其中,对相关内容展开论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帮助学生加快对相关知识的吸收。[1]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由于受其身心发育及思维发展不成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和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不喜欢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这一特点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将更多的情境如游戏活动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得情境创设、游戏活动与课本知识能够更好地融为一体,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2]这种直观的实践操作可以便于学生突破字、词、句的理解障碍,实现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掌握。[3]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的学习目标不能局限于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简单知识的掌握,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言学习之中陶冶情操、传承文化、涵养道德品格,提升学生蕴含于语言文字知识背后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将情境教学方式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共情能力。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一)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任何教学实践行为都需要以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为导引,在教学理念和思想导向之下开展具体的行为实践。因此,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首先应该对自身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进行革新,要认识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而不断“革新传统教学观念”的指南便是新课程标准,这一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路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且要能积极探寻诸如情境教学等的有效策略。
(二)完善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
小学生的思维具象性特点与语文教学中的部分抽象性理解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矛盾或者称为距离,正是情境创设的价值所在,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善情境创设。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撑下,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设备融入到了小学课堂中,这使得上述教学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情境呈现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流程更加流畅,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情境介入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完善对多媒体等设备的运用理念。
例如,在讲解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下称“教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程时,当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少年闰土所经历的那个时代,也很难理解闰土的一些美好生活,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闰土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元素进行全面的展现,学生就能够进一步地贴合文本中描述的情境,从而真正理解少年闰土的形象以及其长大后的性格转变,了解整个文章的思想脉络和故事情节,这就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认知人物的过程中还能培养自身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对生活情境的融合
在小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应该掌握更多的生活常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将情境教学与小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多,因此在阅读资源拓展的选择过程中,应该充分到考虑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要结合学生平时所接触的社会现实,在情境中融入家庭、社区、社会等现实性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生活的认知,这也有助于增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当然,采取贴近现实生活情境的教学,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提出了挑战,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了解一节课所要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还要基于对生活的良好洞察,优化和设计教学活动情境,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和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通常教师会对其中的具体情境和感官要素给予展开、呈现,但比较零星而不够全面,通过观察发现当下的学生对于火柴越来越陌生,绝大部分家庭早就使用打火机替代了火柴,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火柴在文本故事时代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火柴燃烧所能带来的热量和温度,这就需要在保障学生的基本安全的前提下,给学生发放火柴,让学生亲手擦划、点燃火柴,真实感受火柴燃烧释放能量的微弱,经历现实情境进一步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和情感。
(四)在情境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情境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流于形式、时髦,它更加关注对学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应用情境展开引导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自行探究的平台,从而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获得更多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强化其自身的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养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在养花过程中的乐趣,通过培养生活情趣激发出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给学生布置养花的情境体验任务,让学生自主体验养花的主要步骤以及照顾花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存在的困难,为学生后续在学习《养花》这篇文章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于养花所注入的情感,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思想形成比较透彻的把握和感知。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出有“语文味”魅力课堂。因此教师应该加强情境理论的学习,强化对情境教学方法策略的整合和渗透,不断提升情境教学的应用价值,为学生学习和成长做好铺垫,为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