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小学德育工作途径探究
2022-12-31王梦琳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漯河市
■ 王梦琳(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漯河市)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德育工作逐渐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更成为一切教育工作的重点。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他们正处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当中,应该适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还能有效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格,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1.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由于受到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小学生产生了负面的价值观,如攀比心理、拜金主义等,这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此,广大小学教师如果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做好德育工作,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我国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2.促进小学德育工作与时俱进
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小学德育也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作出积极探索。“仁、义、礼、智、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重要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无论我国社会怎样发展,这些内容都是不应该被抛弃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小学德育的重要指导,能够让当代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与时俱进,还能够让小学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本心,不轻易被客观环境所影响。
3.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加强凝聚力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促进我国和谐安定。广大小学生是我们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希望,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合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团结,同时也能够在学生队伍中产生更加强大的凝聚力,促使学生在正确思想观念的教育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未来为我国国家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小学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起到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有效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理论知识水平要过硬。但从目前来看,我国部分小学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对理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甚至个别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小学德育工作水平显然很难得到实质性提升。
2.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偏低
从我国目前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尽管部分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抱着较高的认同感,但在教学任务、升学率等方面的压力下,并没有完全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部分思想品德课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程度也十分有限,即便部分教师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仍旧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我国小学德育工作迟迟达不到预期。值得一提的是,小学德育更多的是依附于思想品德课程而存在,缺乏科学系统的考核机制,缺少独立性,这很难真正引起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
3.教育方法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部分小学的德育手段不够多样,教育形式比较单一,这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除了思想品德课堂之外,一周一次的班会几乎成为学生接受德育的唯一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极度缺少与德育融合的平台,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将会逐渐失去对德育的兴趣。同时,部分教师尽管对德育抱有高度的热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定的理解,但由于教育方法的缺乏,找不到两者的结合点,导致德育工作的开展程度极为有限。另外,大多数小学的班会活动,都停留在“口号”阶段,部分教师也只会让学生强行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刻讲解,这种“应试教育”类的德育,显然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开展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
1.将德育全面渗透到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中
要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真正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广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把握课堂教学的阵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对优化小学德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体验式”“分享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并灵活掌握“三个倡导”的内涵。同时,教师还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最大限度赋予德育工作浓厚的生活气息,以此来有效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
另外,广大小学还要做好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当中,并以不同学科的特征为基础,深度挖掘每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还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总体教育规划中,确保其真正渗透到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开展不同程度的德育,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2.将德育全面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为了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水平,广大小学和教师应该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最大限度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和学风,以打造和谐校园为基础,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了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学校还应该积极加强校内媒体建设,如校内刊物、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站等,进一步为校园文化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形成带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点、符合学校办学理念、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的校园文化。同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学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中,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同学之间的团结和互助、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关怀和保护,等等,这些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德育工作水平提高的典型体现,也是新型校风的重要内容。学校还要对教师开展相应的师德教育,让教师形成热爱学生、不断探索、严谨治学的良好教风。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学生队伍也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另外,学校还应该充分利用好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校园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还应该在教学楼、操场等学生频繁出入的地方,融入育人观念,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设计,以此来打造更能为学生接受的校园环境。这不仅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建设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还能给予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
3.将德育全面渗透进社会实践活动中
广大小学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着手制定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完善的活动体系,努力开发新的实践课程,并将实践课程真正纳入自身的教育体系中,促进当代小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高度统一,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学校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社会生产、科研创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出校门,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强学生对家乡、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学校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雷锋活动,努力将雷锋精神铭刻到每一位小学生的观念中。此外,学校还可以以“最美小学生”为主题,开展校内评比活动,引导学生成为家长的好孩子、教师的好学生、同学的好朋友、社会的好公民,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独立能力,做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小主人。这样一来,学生会逐渐养成勤劳团结、关爱他人、甘于奉献的宝贵品质。
4.将德育全面渗透进传统文化教育中
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广大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来源,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应该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元素,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家庭。同时,我国相关部门还应该以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编辑出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启蒙读本,将传统文化教育正规化。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要通过合理途径将小学语文、小学思想品德等科目与传统文化进行紧密结合,让《论语》《三字经》等浓缩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成为当代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同时,学校还要开展相应的读书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实践平台,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学校还应该将我国优秀的革命精神和德育工作进行深度结合,并在重要的革命纪念日,举办庄严神圣的纪念活动,同时还可以在国家时政大事的背景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了解国家大事,培养学生正确的国家荣辱观。为了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礼仪教育,学校应该切实做好每周一的升旗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和学生的言行进行结合。
5.将德育全面渗透进家校共育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小学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可以从学校和学生家庭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家校共育制度,推动建成小学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充分发挥在校园发展决策、校园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向促进下,让学生形成严于律己、宽容诚信、礼让孝顺的美好品质。家庭才是小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通过良好的家校共育模式,有助于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高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为此,学校可以灵活开展家庭故事大赛、家庭作品评比等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家长养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作为家长,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为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另外,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充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与广大学生家长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家长随时随地能了解到孩子目前的思想状态和动向,以便家长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开展德育。因此,要形成完善的合作沟通机制,这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只有教师和家长之间进行充分沟通,才能更好地保障家校合作的效果。为此,应借助微信、网络等方式加强沟通。例如,通过微信,教师既可以与某位家长单独沟通,也可以借助微信群与全体家长进行沟通,这极大提升了沟通效率。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一旦发生学生出现失德行为,则可以借助微信及时沟通,共同制定教育对策,保障德育的效果。除了采用线上沟通的方式之外,还应进一步加强线下沟通,通过召开家长会,以及开展亲子活动等方式来加强沟通,并在沟通中向家长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促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广大小学和教师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德育。为此,学校和教师应该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德育全面渗透到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传统文化教育和家校共育中,只有这样,小学德育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