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研究

2022-12-31冯会元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心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阅读教学

■ 冯会元(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心学校)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无法全面深入理解文章知识,究其原因在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基于此,相关教师应对提高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关注和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阅读的内驱力,从而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要围绕学生的兴趣来选取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健全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引入课外阅读内容,帮助学生发展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此外,为有效落实阅读教学,教师还应逐步充实自身知识并提高文学素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正确认识阅读的价值,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阅读。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普遍需要教师的帮助才可以理解与掌握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将对教师产生比较高的依赖性,这并不利于学生内化知识。那么,通过阅读教学来助力学生发展阅读能力,将有助于学生逐步提高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促使学生大幅度提高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手法与意境。在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环节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拥有基础的阅读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句子编排,且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述能力。众所周知,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值黄金塑造阶段,教师要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口语表述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进而达成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路径之一,借助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高效采集和处理语文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并带领学生体验审美。然而,就当前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状况而言,还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阅读过程形式化

因阅读过程的形式化导致学生无法深入思考与探究,小学生的阅读内容一般局限于课内外阅读两部分,课本是课内阅读的主要资料,且课本是学生必须阅读的内容,而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是课外阅读的主要来源,然而,每个阶段、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所适合的阅读内容是不同的,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截然不同。为此,若教师比较盲目地选取阅读内容,未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给予充分重视,将会让阅读过程趋向枯燥化,将直接弱化学生的阅读兴致,学生将不能充分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乐趣。

2.阅读过程无序化

故事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阅读内容,小学阶段的故事普遍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此种层层递进与前后衔接的故事内容需要学生持足够的耐心来阅读。然而,部分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导致学生出现无序阅读故事的现象,阅读完故事开头,省略中间内容,直接阅读故事结尾,这将无法保障学生的阅读效果,他们无法深入品味故事情节,无法斟酌文字与结构。为此,尽管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比较广泛,但却面临着阅读过程无序化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3.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带领学生解析文章即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教师们带领学生以逐句逐段的方式来解析文章的主旨思想,尽管此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清晰掌握文章主旨,却未有效锻炼学生自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未有效引导与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致使学生以敷衍了事的态度来应付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未认读写读书笔记,也没有互相交流阅读经验与心得,不良的阅读行为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须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困惑入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阅读习惯并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另外,应优化语文教学,促使学生整体上提高阅读成绩,主要培养策略如下。

1.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价值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并发展思想情感,基于新《课标》,小学语文任课教师须意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巨大作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方面与多层面来阅读。比如,可以从积累写作素材方面来阅读,还可以借助阅读来摘抄或者背诵文章中的语句,借此充实写作素材与扩展语言表述的丰富性。还可以以发展情感层面来阅读,比如,阅读《雅鲁藏布大峡谷》与《观潮》等文章,学生可以感受我国山川的壮美。当阅读《蝙蝠和雷达》等文章的时候,学生将会感叹大自然的奇妙。阅读《永生的眼睛》或《生命生命》,学生将会认识到生命的珍贵。阅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与作用,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任课教师,首先应从自身角度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意义,要善于从多层面出发,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阅读,在扩大阅读量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可以围绕课本内容来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群文阅读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明确把握阅读主题,促使学生透彻解析文章,并逐步强化文字理解力。教师还可以丰富阅读资源,多元化的社会活动与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认识文物古迹、历史故事、大自然风景与民族传统,等等,从而达到开阔学生阅读视野与充实阅读情感的目的。

2.巧设阅读问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致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存在着字词积累量不充足的问题,而且感知能力也偏低,为此,教师不应太过随意地设置阅读问题,要总结与归纳阅读内容,让学生借助问题来阅读,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

为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课文中比较重要的字词句,让学生不仅可以透彻理解文章,还可以把握阅读技巧。巧设阅读问题,有助于引发学生阅读兴致,因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不同,比如,家庭背景与人生经历各不相同,基于此,学生会对文章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教师要将文章作为设置问题的依据,善于以多个视角与层面来剖析文章。

以部编版《荷叶圆圆》一课举例,在讲解此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以下阅读问题:“同学生们,你们都见过荷叶吗?荷叶是什么样子呢?谁知道荷叶的颜色与形状?与其他植物的叶子对比,荷叶有哪些特点?”借助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与研究,提高学生对荷叶的了解欲望,学生将带着问题来阅读《荷叶圆圆》,此种针对性的阅读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阅读兴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目的。

3.提升学生的阅读意识

为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和调动学生的阅读能动性,应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阅读意识,从而保障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开展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须构建良好的阅读气氛,以良好的阅读情境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部编版《蜘蛛开店》一课举例,在学习此课时,为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角色互动的方式来理解文章,合理分配角色,让学生按角色朗读,此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而且有助于学生丰富情感体验。事实上,培养学生阅读意识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学生的主体性也会随之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缓解学生阅读负担与压力的目的。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阅读意识有利于学生优化阅读态度,让学生在强化阅读能力的同时,逐步丰富文化底蕴。

4.革新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理念,还要跟上时代步伐,及时革新阅读模式,从而保障阅读教学能够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革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在落实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要讲解语文基础知识外,还要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从而达到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学生必须掌握阅读技巧,学生才能够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提高阅读的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

另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强化自身写作能力与鉴赏能力。比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应学会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比较读、精读、略读与朗读等,针对高年级学生,要学会默读和浏览读等。所谓精读,是指学生持理性认知解析上下文,要精读文章所有内容,并精准把握文章主旨。所谓略读,指的是迅速阅读文章,大致掌握作者简介与文章内容。在阅读环节中,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精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为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在解决阅读问题的同时,逐步养成阅读习惯,从而达到强化学生获取阅读信息的能力与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巧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以视频、音频或者PPT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有效内化阅读知识与优化阅读能力。

5.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引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起着引导的作用,是学生阅读的引路人与方向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体现教师的自我价值,还能够发展学生探究和阅读赏析等方面的能力。为符合新课改要求以及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教师应针对性强化自身语文素养,以得体的言行举止来彰显魅力,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比较长,基于此,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教师才可以感染学生并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秉持人本教育理念来落实教育工作,积极帮助学生处理学习障碍与问题,借此取得学生的信赖并拉近师生关系。

拿《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举例,在阅读此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探讨,在探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并记录各个小组的表现,若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与帮助,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阅读课堂体验到阅读的奥妙。学生阅读《开满鲜花的小路》,会认真观察生活,并提高师生的互动性,将教师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除了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引导以外,还要为学生推荐适宜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比如,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推荐《安徒生童话》,借此来点燃学生阅读热情并提高阅读动力。此外,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设计并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借助阅读交流活动来充实学生阅读经验并强化阅读能力。家长和教师要一同发挥监管作用,应高度关注学生的阅读通病,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阅读问题并及时改正,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速度,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6.为学生推荐优质的书籍

无论对于成年人,还是对于小学生,阅读都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在社会中,人们普遍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教师与家长甚至觉得课外阅读不重要,甚至还认为阅读课外读物会浪费时间。为此,一些家长与教师并没有充分重视课外阅读,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将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基于此,教师与家长需鼓励并激励学生阅读,优化学生的阅读态度,辅助学生选取合适的课外书籍,为学生推荐优质的阅读书目。此外,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喜欢课外阅读。然而,市面上的课外读物质量参差不齐,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还比较薄弱,他们无法有效分辨课外读物是否对自己有帮助,若阅读质量低的课外读物,会误导学生,也无法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教师要协助学生甄选适合其阅读需求的读物。比如,《金波儿童诗选》就比较适合小学生,此课外读物有利于学生形成阅读兴趣,并且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名著,中外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着优秀的思想,阅读中外经典名著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理念,为优化文化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阅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通过阅读教学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并提高阅读效果。与此同时,阅读可以充实学生的知识并开阔学生视野,有助于学生丰富生活阅历并优化语言沟通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阅读教学,以语文教学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经过本次探究活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为: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价值、巧设阅读问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致、提升学生的阅读意识、革新阅读模式、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引导、为学生推荐优质的书籍,等等。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