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讨
2022-12-31马俊仓甘肃省康乐县附城初级中学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 马俊仓(甘肃省康乐县附城初级中学/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都存在着教学过于呆板,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很容易出现道德观念和法治认知的偏差,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通过生活化思维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营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坚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分析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课堂教学离不开书本,所以教师要主动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确保对课文内容灵活把握,这样才能够使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与深入加工,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知识点,来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
比如在讲解《友谊的天空》这节课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友谊,什么是不正确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掌握交友的智慧。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的朋友,从而理解友谊的真正含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关于友谊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参与中了解友谊的具体内涵,从而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想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正向化指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对生活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总结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讲解《师长情义》的相关知识点时,就应该让学生了解家长和教师对自己的关切,从而心存感恩。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或想法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而且也能够在实践中增进师生关系和师生情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引入生活材料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德育融入教育中,先树立良好的品德,再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断提高素质,完善学生的情感,优化中学生德育。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对教育活动的多重性进行重视,促进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与道德与法治教育。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课堂教学的实施存在着一些局限,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师必须纠正这种错误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效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的优势,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构建家校交互式课堂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只有教师努力就可以,还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长期合作能够改善对学生的影响,把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良好习惯延伸到课后,家长和教师也能共同教育学生。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不仅能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学校的成绩,还能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为强化立德树人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中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积极开发德育资源,使道德与法治教学通过对学生讲授方法,确保学科的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必须以成长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评估,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在道德与法治课教育过程中,不仅在教育领域传授知识与技能,更应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融入相的应教学氛围当中,及时调整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彰显学生综合学习水平和思维评价能力,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各项基础知识的了解。
通过利用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对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进行适当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避免问题越积越多,导致学生脱节。
通过激励性评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开展激励性评价时,教师所采用的语言应该轻柔、温和,态度积极向上,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对道德与法治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教师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努力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既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又能使学生将法治习惯转化为自己素养。
仅靠课堂所学知识还远远不够,教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还需要不断地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让初中阶段学生通过法治打卡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一项家务活,由家长记录下来。在第21天完成打卡活动时,给学生表扬,让学生提高兴趣。法治是面向真实问题的探索活动和实践过程,而法治智慧也成为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之一。让学生体会解决生活问题的快乐,学会克服困难,树立法治的信心和意志。
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就必须收集和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们也能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探索。通过对生活案例的思考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家庭与学校联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进一步将家长融入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促进青春期学生与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
五、创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创造一种道德与法治制度的教学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或小游戏创造相关的环境,使学习有轻松愉快的气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感受成功的喜悦,并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新的学习中。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育环境,在学生教学中创设良好环境,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分析其意义,进而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增加教学乐趣的同时,教育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能结合学科特点加以使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也应从教学的多样性与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提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交友,学会文明上网,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
六、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加强中学生在此项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主题讨论,促进全班学生共同发展与进步。再者,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增强其认同感。
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指导初中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资料分析,以及鼓励组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这类教育活动能增加问题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从而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讲解“绽放生命之花”这一内容时,可以举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走在抗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不仅仅是人民的天使,也是为维护国家稳定的英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而升华了生命,让生命之花更加绚丽。要从英勇的角度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进而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等等。
欣赏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习惯。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除了基础语言教学外,还要培养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无论书法、诗词,都是优秀文化。因此,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以及相应评价时,必须强化学生对各项文学载体的欣赏力度,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各项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实作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项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创设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评价情境,要求学生对自身实际学习能力和文学欣赏展开有效评价,不断解决学生在文学和道德与法治课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结合到一起,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使每个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的综合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初中生虽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其年龄较小,思考方式还没有形成,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思考方式,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生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还有许多奇思妙想。初中生玩游戏时可能会产生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如果要让初中生在现实中做出来就很困难。要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初中生的思想能够按照课本教材进行规范地传达,虽然教育资源限制,但在亲身实践中更具先天优势。教师应该能带领学生做生活记录,锻炼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使思维变得更加灵活。需要指出的是,从道德与法治题目和写作要求上,教师要事先做好预设,哪里可以写得更好,哪里值得表扬,都要提出来,鼓励学生反复观察后进行创作,由于情景真实,在内容上才有真情流露的效果。
七、优化评价方式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行为有积极的鼓励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标》,对学生的法治态度和能力进行适当分析,并促使学生通过激励评价,建立良好的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法治成果,并将最终结果用于学生评价,还可以将班级值日生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课堂上的情况,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真正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法治中负起责任,提高学生学习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些方法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法治技能。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目前,初中的大部分教学都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只注重学生操作,而忽视了学生的法治观念、态度、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法治技能素养不高。道德与法治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能展现出优良的法治品质,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的精神,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还能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适度的教育能帮助学生有效地锻炼筋骨,增强学生的素养,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提升,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能让学生树立奉献精神,对人的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不断的法治教学还能增强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法治观,系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治技能。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法治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法治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工种已被机械所取代,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在法治实践中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探讨,及时改进法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升发展的层次。
总之,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对学生实行德育,使学生自幼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教育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提高学生学习水平,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实现共同发展,提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相互探讨,深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