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手法在针灸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022-12-31袁宏伟李琰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复式针刺手法

袁宏伟 李琰峰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 北京 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外科, 北京 100700)

针刺手法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促使得气及实现针刺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1],其包括行针手法和补泻手法。笔者在对针灸专业学生进行理论和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发现,针刺手法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较多、课时较少、实训时间较短的缺陷,并且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也较少能够学以致用。熟练的针刺手法是针刺治病提高疗效的关键,在针灸学教学过程中更应强调针刺手法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1 针刺手法在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1.1 行针手法是促使得气感应的必要条件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强调得气是针刺获效的关键。而得气的前提是运用正确的行针手法,包括提插法和捻转法的基本手法以及循法、弹法、刮法、飞法等辅助手法,通过行针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的感传效应。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2]。针刺对经络、脏腑之气调节作用的实现,与运用行针手法刺激腧穴产生的效应密切相关。

1.2 补泻手法是治病扶正祛邪的重要环节 针刺补泻手法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辨证分析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来达到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目的。《灵枢·经脉》中有记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提出应当根据人体的虚实状态采取补泻之法。有学者[3]也通过研究发现,在针刺过程中,采用补泻手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2 当前针刺手法的教学现状

2.1 教师对针刺手法重视不够 在针灸学教学过程中,对于针刺手法的授课往往是理论与实操授课相结合,针刺手法作为刺法灸法学中关键的一部分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理论授课时,教师的讲授侧重于手法的操作方法,内容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在实操授课时,演示的也大多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手法,比如行针手法中的刮法、弹法以及补泻手法中的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对于复式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涉及较少。另外,大部分教师在针灸临床过程中存在门诊时间较短、患者数量较多的问题,对于针刺手法的运用也比较少。

2.2 学生对针刺手法兴趣不足 目前针刺手法的教学主要是理论课与实操课相结合的模式,由于针刺手法的相关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其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真正临床操作起来仍有许多困难,难以熟练地上手操作[4]。在针刺手法的实操课上,教师首先进行演示操作,学生互相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学生的针刺手法尚不成熟,对于促使得气和经气感传的行针手法以及运用针刺补泻手法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往往不能感同身受,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5]。另外,学生对于针刺手法的操作理解各异,在具体操作时,手法也不尽相同,缺乏统一规范的评判标准,不利于学生临床水平的提升。

2.3 针刺手法考核缺乏客观标准 针刺手法在针灸学理论知识的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一般是考查某个手法的定义或者操作步骤,内容比较简单;在实践技能的考核中,学生在指定的穴位上进行手法操作,教师依据相关的评分细则进行打分,考核主观性较强,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考核体系不够客观完善[6]。

3 针刺手法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3.1 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现阶段,随着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推广,教学内容也更为丰富,教学模式也趋于多样化[7]。在针刺手法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筛选的质量较高的行针手法、补泻手法具体操作视频上传至线上课堂,使针刺手法更为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对针刺手法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在线下课堂解答学生在线上学习针刺手法的困惑以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从书本上学到临床上用的过渡[8]。

另外,对于复式补泻手法,包括烧山火、透天凉等,其理论渊源丰富,要求在得气的基础上,配合刺手提插、捻转、呼吸、开阖、押手的变化[9],操作起来较为纷繁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反映对于复式补泻手法的理解不够深刻,操作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从复式补泻手法的经典理论出发,追溯复式补泻手法的理论渊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式补泻手法的理论依据以及操作目的;在教授手法的时候,不仅要讲授具体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讲授操作的关键点,如施行手法时,一定是要在得气的前提下施行手法,才能得到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将针灸名家郑魁山、陆瘦燕等操作复式手法的视频以及相关图片课前供学生预习;线下要求学生勤加练习,在熟练掌握单式补泻手法的基础上,随证应变、组合变通[10]。

3.2 实操与临床见习相结合 针刺手法对学生及教师的要求均比较高,其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进针手法的基础上仔细体会针下的感觉,也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在临证中擅长使用各类针刺手法治疗不同的病证。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实操课多是学生两两练习,教师辅助指导学生进行针刺手法的操作,学生处于手法练习阶段。笔者认为,在实操课讲授针刺手法之余,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也应同样重视针刺手法的应用。比如,在临床上面对迟迟未得气的患者时,作为医者应如何通过提插法、捻转法、弹法、循法、刮法等行针手法来催气、行气以及守气,并结合患者的反馈,体会在运用行针手法之后得气的效果和针感传导的通路。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应当学会思考,将自己转为医生的角色,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辨病、辨证、辨经治疗,并利用实操课上所学知识给出具体治疗方案,包括针刺治疗的治则、主穴、配穴以及补泻操作方法等;教师及时对学生制定的诊疗方案做出反馈,并结合个人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经验,来加深学生对针刺手法的体会,以便于学生在临证时灵活应用。

3.3 理论与临床测评相结合 传统针刺手法的考核,多是采用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临床实践能力。但是对于针刺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行针手法和补泻手法的重要细节,例如学生在进行提插补泻时,操作的幅度、频率是否符合要求,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操作要点及内在要素[11],而针刺手法考核仪的精确性和客观性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在考核时可以将传统考核方法与现代针刺手法实训考核仪相结合[12],借助仪器的智能化分析,对学生的手法进行记录,并与标准手法做比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促使学生不断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操作本领。

此外,从针刺手法考核内容的制定来讲,教师应当注意将学生置身于临床案例中,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教师可根据行针手法、补泻手法等相关内容编写相应的临床案例,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针刺手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针灸临床思维。

4 小结

综上所述,针刺手法在针灸学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于针刺手法的兴趣,引导学生将针刺手法与临床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为临床应用服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考核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复式针刺手法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层递手法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农村小规模学校复式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略谈“垂直互动”复式教学的作用
七步洗手法
澳门复式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