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脉诊浅析*
2022-12-31谢文英刘高阳
李 亮 谢文英 牛 贺 陈 壮 刘高阳
[1.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仲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难经》原名《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相传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所撰[1]。其虽非脉学专著,但其中有关脉诊的专篇论述约占全书的1/4[2],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对《难经》在诊脉方面的贡献给予了较高的肯定与评价。其既是对《黄帝内经》脉学理论的发展,又为仲景临床平脉辨证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依据《难经》对脉诊内容的记载分别从诊脉部位、诊脉方法及脉象主病等方面阐述脉诊和脉象的基本内容。
1 诊脉部位
1.1 独取寸口 《难经》首倡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寸口诊法并不是《难经》首创和独创的,在《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五脏别论》等篇中均已提到寸口诊法,但《难经》却是首先提出独取寸口,这不仅仅是对中医诊断方法的简化,更重要的是对其诊断思维方法的全新转变,即由遍诊全身脉象以候全身病变转为以寸口、局部的脉象反映全身的整体情况,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在《难经·一难》中记载:“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3]。不仅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而且提出寸口诊脉的原理。本难首先强调了“寸口”为诊脉部位,明确脉诊的部位,其次认为寸口是十二经“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终始”,并阐释了“独取寸口”的切脉原理:(1)寸口为五脏六腑气血运行周而复始的重要会合处;(2)寸口又为肺经原穴,肺朝百脉,五脏六腑之气血都经由肺运行到身体各个部位,故寸口可反映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状态。同时又明确了呼吸和脉动次数的关系,提出以呼吸定息。该难首倡“独处寸口”的诊脉理论,是对中医脉诊的创新,也被作为中医临床诊查疾病的主要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1.2 寸口分部 《难经·二难》明确提出了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并确定了寸尺部的具体切脉范围。《难经·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3]。以“关”为界明确规定关后(从关到尺泽)为尺部,关部至鱼际为寸部,将寸口明确分为寸关尺三部,并提出尺部和寸部范围即“从关上分出一寸剩余者为尺,从关下分出一尺剩余为寸”,但对关部的范围却并未提及。
1.3 脉别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其应用贯穿于中医对人体脏腑功能、生理病理、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和药物性味功能的认识。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可分阴阳,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以“阴阳”为主,解释和说明脉象及脉理规律,是《难经》脉诊的又一重要特点。 如《难经·二难》提出“阴阳分主尺寸”之说,认为“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认为尺寸分阴阳,切按寸口能够把握机体阴阳的盛衰和疾病的虚实寒热;明确表述从关至尺内为尺部脉属阴,反映机体之阴的生理、病理变化;而从关至鱼际属于寸部脉,反映机体之阳的生理、病理变化;至此明确了尺寸部脉的阴阳属性。
《难经·四难》则论述了脉象别阴阳的判断方法,曰:“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浮者阳也, 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3]。本难不仅将脉象与阴阳、脏腑相结合分述取脉方法的阴阳属性,同时亦提出了浮、沉、长、短、滑、涩的单脉以及相兼脉象的阴阳属性,丰富了寸口诊脉的内容。
又《难经·六难》提出脉之阴阳虚实的问题,曰:“浮之损小, 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3]。该难提出以“浮之”“沉之”为基本方法来分辨脉象阴阳虚实,进而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同时本难将脉位与脉形2个方面的阴阳属性相结合 ,不仅重视脉位的浮沉,亦重视脉象的变化特征,为后世“以浮为阳,沉为阴”为纲的脉法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再如《难经·三难》《难经·二十难》均论及阴阳变化所产生之脉象。《难经·三难》记载:“关之前者,阳之动,脉当见九分浮……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3]。《难经·二十难》曰:“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3]。这两难则是从脉位和脉象的阴阳属性来论述了阴阳相乘、重阴重阳、脱阴脱阳等病理脉象及其演变过程。《黄帝内经》虽也引入“阴阳”用以说明脉象的大体分类,但《难经》则具体运用“阴阳”之理,去说明脉象并阐释脉理。在许多方面或阐《黄帝内经》之未发,或较《黄帝内经》又有新的认识,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2 诊脉方法
《难经·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3]。提出了运用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按之至骨5种不同的指力进行切脉的基本指法,以菽豆的多少作为标准以分轻重,从而体察皮毛、血脉、肌肉、筋骨等的脉象变化,以了解心肝脾肺肾五脏气血的内在盛衰变化,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浮中沉3个不同轻重的力度以及不同脉位以候脉象的方法。
3 脉象主病
《难经》在《黄帝内经》“脉合阴阳”(《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基础上,以阴阳为分脉总纲。如《难经·四难》曰:“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3]。分别从脉位的浅深、脉幅的长短以及脉搏的流畅度3个方面来论述脉象特征,为《脉经》以及其后的脉学著作系统整理并为脉象分类命名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难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男女脉象之生理性差异,曰:“男子生于寅,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认为生理情况下男子其性属阳,阳气旺盛,其脉象特点表现为寸盛尺弱;女性则相反,认为女子为阴,阴血旺盛故而寸脉相对较弱而尺脉偏盛。
《难经》中关于脉象主病的论述虽然亦尚不系统,但较《黄帝内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出现了迟数脉与脏腑疾病之关系、歇止脉与肾气衰竭之关系等脉象主病专篇。如《难经·九难》曰:“何以别知藏府之病耶?然,数者府也,迟者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3]。亦如《难经·十一难》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藏无气者,何藏也?然,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一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3]。又如《难经·四难》曰:“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3]。虽较《黄帝内经》有了新的体会和进步,但其中仍属脉与疾病关系的经验积累阶段,尚未实现脉诊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4 脉症合参
疾病的内在病理变化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诊断时要将脉象特征与望、闻、问三诊收集到的病史资料综合分析,全面考察疾病的本质,做到四诊合参,最终才能做出客观而正确的判断。如《难经·十六难》载:“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3]。本难所言面青、善怒、四肢满闭、淋溲、便难等症状则是通过其他诊断方法所收集到的,要求医者在辨证时要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四诊收集到的病史资料,不能仅见肝之脉就草草断言之病位在肝,亦是后世“舍脉从症”“舍症从脉”之理论来源。
5 小结
综上所述,《难经》虽非脉学专著,但其上承《黄帝内经》,下启《脉经》,对脉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内容简洁、篇幅不大,但论述脉诊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全书中专论脉学的部分就有22难,加之其他兼论脉学的部分,约占了全书的1/3。所论脉学内容,包括脉诊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正常反常脉象等,特别是书中首先提出并基本完成的“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不论在方法还是理论上,都是对《黄帝内经》脉法的重大突破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