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2015-02-22赵非一燕海霞
赵非一,燕海霞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1203
溯源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赵非一1,燕海霞2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1203
从“三部九候”遍诊法到“独取寸口”脉法,标志着中医脉诊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是古代医家千百年临床脉诊实践的科学总结。溯源独取寸口的形成、发展以及完善,为现代中医诊断学研究脉诊的内在客观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独取寸口;《内经》;《难经》;《伤寒》;《脉经》
脉诊是中医最独具特色的诊断技术,而“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脉法的发展演变,则是中医脉诊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脉络[1]。然对于“独取寸口”的产生和源头,众医家认识不同,一是认为其发源《内经》中黄帝与岐伯关于“气口(寸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问答,也有认为源于《难经》。再者,大医仲景为《伤寒》作序时虽一度崇尚三部诊法,然独取寸口终取而代之,为后世普及推广。欲明个中缘由,皆有赖于对独取寸口脉法形成、发展及其内在规律的深入文献研究和考据。
1 《内经》首现“气口”之名,“独取寸口”萌芽
马王堆医书中,虽然尚无“寸口”“气口”之名,但早已存在“寸口脉法”的理论雏形[1]。至《史记·仓公传》,已明确提出“寸口”“脉口”之名。书中载,“寸口,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也……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于寸口也”。再至《内经》,书中虽有三部九候遍诊、尺肤诊等多种脉法学说并存,但已明显开始独重寸口脉法,且论述详备。如《素问·五脏别论》曰:“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意即胃为水谷之海、脏腑气血之源,故胃气盛衰可直接影响五脏六腑之盛衰,而其变化也反映于气口。所谓“气口”,即“寸口”,具体见《素问·经脉别论》中“肺朝百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之说。同时,该论也阐明了营卫气血均汇聚于手太阴肺经,探察寸口之变,则可知全身经脉气血变化的观点。又如《灵枢·五阅五使》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独取于明堂乎”,将色、脉、明堂、寸口对举,而言“五色独取明堂”,言下亦即诊脉“独取寸口(气口)”之意[2]。再如《灵枢·禁服》提及“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的寸口、人迎比脉法,虽然仍是将寸口作为九候之一,但独重寸口的倾向性已初见端倪。
诊脉“独取寸口”,无外乎因为寸口之于身体之重要性、全面性。中医发于阴阳,阴阳又分虚实,而《内经》认为取脉寸口即可辨阴阳、明虚实,这也可视为“独取寸口”的理论基础所在。如《灵枢·小针解》云:“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灵枢·经脉》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据载,《内经》中明确提及“寸口”“气口”“脉口”脉象主病约80余处,还有许多平脉与病脉之脉象,虽未明言,实际上其诊脉部位亦指寸口,由此可以确认“独取寸口”之理论渊源正是始于《内经》[3]。这一脉法的雏形渐成,也反映了脉诊由遍诊脉法向寸口脉法的过渡和发展趋势,并成为后世“独取寸口”及“寸口”划分三部九候并配属脏腑的渊薮。
2 《难经》确立“独取寸口”,充实理论依据
2.1《难经》原书:划分寸口脉段阴阳属性《难经》宗《仓公传》 《内经》之说,进一步明确了独取寸口的意义和观点。书中《一难》即言明:“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意即寸口为手太阴肺经脉动之处,因其动,可以探知肺经盛衰,再予“肺朝百脉”之理,可查全身经脉气血盛衰及运行情况。而且,经脉的作用是行气血而营阴阳,内系脏腑,外络肢节,脏腑组织之温养濡润、内外联系均依赖于此,寸口既为“脉之大会”,则脏腑之气朝会起止于此,所以寸口能探查脏腑之气盛衰生败情况,此所谓“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4]。不过,对于“脉之大会”一说,后世医家也颇有争议,即若“脉之大会”能够作为脉诊独取寸口的理由,那为何不诊“冲脉”“溪谷”?其理由源于《内经·灵枢·海论》中“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出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以及《素问·痿病论》中“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等观点[5]。又如,对于《内经》提出的以气口查胃气再辨脏腑盛衰的观点,《难经·十五难》云“四时皆以胃气为本”,再次强调了四时脉象重在察胃,而脉象是否有胃气,也是切脉诊病应把握的关键之所在[6]。而且,《难经》提出的元气脉法、阴阳脉法等脉学理论,也均是基于独取寸口诊脉方法所创,且在中医脉学中均属首创[4]。以元气学说为例,其可反映脉诊中的整体观,就是建立在独取寸口的观点之上提出的[7]。如《十四难》载“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气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可见诊于寸口,即可知原气之存亡。
《难经》对独取寸口的重视和倾向,不仅是对《内经》学说理论的明确,也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而这些深入的拓展,也散见于全书。如《二难》提出:“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不仅指出了寸口脉的重要性,而且还划分了寸口脉的脉段部位及其所主的阴阳属性。《十八难》曰:“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也?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又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既是把《内经》尚未十分明确的“寸口”具体划分为寸、关、尺三脉,又分别将其与人体的上、中、下三部联系起来。
2.2《难经》校注本:阐明“独取寸口”原因《难经》在提出“独取寸口”的同时,也对“独取寸口”之原因,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论述,而后世对此问题的理论阐述,基本上没有超越《难经》的范围[8]。被后世认为历史上最早注译《难经》的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也在其注本中提及,“太阴者,肺之脉也。肺为诸藏上盖,主通阴阳。故十二经皆会手太阴寸口。所以决吉凶者,十二经有病,皆见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涩,春秋逆顺,知其死生也”。又曰:“十二经、十五络、二十七气,皆候于寸口”[9]。
3 《伤寒杂病论》三部诊法盛行,偏重“寸口”一部
至两汉,诊脉法发生了巨大变化,遍身诊几绝,而《难经》“独取寸口”之说也因其简便性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一度为当时不少医家相习成风。彼时的杰出大医张仲景虽然感喟:“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但观《伤寒杂病论》全书却不难看出,在运用人迎、寸口、跌阳三部脉法等其他脉法,张仲景亦多倾向“独取寸口”或以之为主。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载:“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又如书中128条曰:“按之痛,寸脉浮……名曰结胸也。”再如61条曰:“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对于此条中“脉沉微”之义,《伤寒论·辨脉法》就有载“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伤寒论·平脉法》也总结“寸口诸微亡阳”。
虽临诊善以三部合参、辨证求因,但张仲景对于三部分属的不同功能、主次轻重亦有所认识,即认为以寸口候全身十二经气血变化,以人迎、趺阳二脉分候胃气,故人迎、趺阳多用于寸口无脉,以及病危之时[1]。相较前人,这一周虑详密的观点无疑是具有先进性和进步性的。
4 《脉经》完善理论体系,推广“独取寸口”
独取寸口虽出于《内》 《难》,但据相关史料记载,该诊脉法至三国时期仍未得到全面的普及与推广,直到西晋太医令王叔和著述《脉经》,才将寸口诊脉规范化、标准化,并形成系统的诊脉体系。
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学脉学专著,《脉经》是王叔和全面整理归纳晋以前的脉学文献所得,其开篇就对“独取寸口”脉法予以再次肯定。书中《脉经卷第一·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记载:“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太阴者寸口也,即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该理论实乃对《内经》中“其请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灵枢·营卫生会篇》)以及《难经》中“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难经·一难》)等学说的高度总结和深入发挥。意即阐明营卫气血随百脉遍及全身,每循行五十次,复会于手太阴,而每次复会之处即为寸口;同时,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也是始于手太阴肺经,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复入手太阴肺经,而肺经之脉入寸口,寸口处于太渊穴之位,太渊又是肺经灌注的俞穴。所以人身营卫气血盛衰和充盈与否,均可从寸口上反应出来,故诊脉可“独取寸口”[10]。
彻底废除遍身诊和三部诊是在《脉经》成书以后,当时已具多个有利条件,促进了独取寸口的形成[11]。其中主要包括:医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经认识到全身各处脉搏跳动的一致性、寸口的简便易取性以及独取寸口理论的完备性和缜密性。对于最后一点,《脉经》的问世功不可没,书中宗《内》《难》学说对寸口诊脉体系的规范和完善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如《脉经·卷第一》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篇即提出规范24脉的脉名及其各脉的脉象指征;《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篇中确定了寸关尺的长度;《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篇对寸关尺分候脏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卷第二》 《卷第三》又进一步将寸关尺不同脉象变化与脏腑病证联系诊断,使独取寸口脉法得以充实完善,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12]。《卷第四》还将独取寸口法的各部脉象主病单独列篇。
5 结语
从文献考据基本肯定,“独取寸口”脉法渊源于《内经》《史记·仓公传》,确立于《难经》,过渡于《伤寒》,基本完善于《脉经》,并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及再研究、再探讨,一直发展至今。医者通过三指在患者桡动脉寸、关、尺三部感受脉象,以测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变化,并作为对疾病的客观认识、诊断参考,无疑是具有实用性的,也处处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现代医学的“全息思想”。但同时,“独取寸口”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所诊信息量的不足等,故必须予以客观看待。临证诊疗中,患者要求医者凭脉诊病,或有些医者凭脉处方,均是不完善的,而是应结合望、闻、问三法,四诊合参,才能作出精确诊断。
[1]关晓光.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和《脉经》看“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与发展[J].中医药学报,2005,33(6):67-68.
[2]廖立行.“独取寸口”脉法与“天人合一”观[J].甘肃中医,2001(3):4.
[3]童瑶.“独取寸口”渊源于《内经》[J].浙江中医杂志,1997,32(8):34.
[4]郭文娟.论《难经》独取寸口脉法的学术内涵[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834-1835.
[5]何振伟,程孝雨,蔡焦生.再谈脉诊何独取寸口[J].河南中医,2005,25(10):18-19.
[6]钱会南.《难经》对《内经》寸口诊脉理论的发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4-6.
[7]徐哲学,滕晶.基于全息理论的《难经》“独取寸口”脉分析[J].江苏中医药,2012,44(4):181-183.
[8]张宇,佀雪平,关晓光,等.《难经》脉诊探析[J].中医药信息,2013,30(6):3-4.
[9]吕广注.难经集注[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8.
[10]郑力民;切脉“独取寸口”议[C]//第五次全国四诊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0.
[11]胡子元,郭嘉萌.“独取寸口”刍议[J].江西中医药,2003,34(12):8.
[12]刘燕平,黄岑汉.关于“独取寸口”脉法的探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责任编辑:骆欢欢)
Discussion on Establishment,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ory of Taking Cunkou Pulse Alone
ZHAO Feiyi,YAN Haixia
Taking pulse of three part-nine phenomenon developing into taking Cunkou pulse alone is the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TCM)medical physician through hundreds of years of clinical practice,which indicates the coming of a new era of pulse diagnosis of TCM.In this study,we discussed the establishment,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ory of taking Cunkou pulse alone,and expect that the discussion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f modern TCM pulse diagnostics.
Taking Cunkou pulse alone;Huangdi Neijing(Huangdi's Cannon of Medicine);Nanjing(Classics of Difficult Problems);Shanghan(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Maijing(The Pulse Classics)
R241.1
A
0256-7415(2015)03-0005-03
10.13457/j.cnki.jncm.2015.03.003
2014-1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2729,81473594)
赵非一(1988-),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失眠及相关神志病的中医研究。
燕海霞,E-mail:yhxtc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