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策略
2022-12-31杜海瑜
杜海瑜
探析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策略
杜海瑜
(甘肃省灵台县新开中心小学,甘肃平凉744400)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所以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十分契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模式,其教育意义逐渐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因此,笔者对参与式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并着眼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展开了研究。而本文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教学策略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基于这一要求,教育活动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其中极其突出的一点就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发展,其核心就是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大量的教学研究表明,一些教师沿用的教育理念是比较滞后和单一的,而利用传统教育理念组织教学活动,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转变教学思路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与式教学策略应运而生。从课程实施的视角来看,参与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为教学起点。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参与,并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使其学习潜能得到挖掘。因此,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参与式教学和数学教学之间的联系,探索具体的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将参与式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全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流程更加契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从而有效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参与式教学原则
尽管参与式教学策略具有极其突出的教育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序开展。为了真正发挥出这一教学策略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遵循科学的组织原则。具体来讲,其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原则。这是现代课堂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优化。对于心理敏感的小学生来说,得到尊重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反之,则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对立。因此,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是极其必要的。
第二,沟通原则。教与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保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而沟通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可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此外,由于教师与学生在认知、情感、阅历、性格、行为等诸多方面均存在差别,所以更加突出了沟通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调整传统的师生课堂角色,和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同时,教师的换位思考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发展特点,从而使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得到扫除。
第三,民主原则。在参与式课堂中,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也应该站在平等的位置。而保障师生平等的前提,无疑是坚持民主的原则。为此,教师应该充分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各项权利,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教学活动,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实际的需要。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与想法。对于学生指出的问题,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及时改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一视同仁”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教师只能在教学策略上体现出差异,而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
第四,主体原则。参与式教学是相对于“灌输式”教学而言的,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活力受到抑制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遵循主体原则。参与式教学中的主体原则,最主要的就是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从教师转向学生,使学生的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这一原则,有利于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第五,合作原则。合作建构体系是参与式教学中的重要特征。相对于单向的灌输与独立的思考,合作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使其学习的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开展合作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其在学习中获取相关的学习经验。此外,从长远角度来看,合作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因此,合作原则是教师不能忽视的。
第六,激励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在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因此,教师应该遵循激励原则,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深入参与。
二、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组织策略
(一)优化导入,激发学生参与意愿
导入是参与式教学全过程中的首要环节,而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能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就急于进行新知识的传授,那么这些知识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积极的情绪状态是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深入参与的驱动力。因此,教师应该调整单一而无趣的导入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选择导入方法。这样一来,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为参与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中,有效的导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第一,利用故事导入新课内容。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和最容易接受的内容之一。恰当的故事内容不但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在备课环节,笔者会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数学故事。同时,还会对故事的语言进行加工,以此增强故事内容的趣味性,并使故事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在故事内容的选择上,除了贴近教学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尽量选择一些与数学研究历史有关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通过故事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从而优化学生的思想情感。第二,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这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同时,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了数学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得以增强,并沟通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从而给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提供“台阶”。相对于其他导入方式,生活化的导入能够增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从而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圆的认识》为例,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圆的各部分特征与名称,以及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圆形作为首次学习的曲线图形,是有一定理解难度的。为了避免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笔者在新课导入中引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首先,笔者让学生思考了一个问题:“大家都认识很多交通工具,那么这些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呢?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尽管这种现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但学生却并不知道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困惑之处,笔者采用了动画演示的方法,演示的主要内容是汽车的运行。而动画中的轮子分别换成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学生发现,只有圆形的轮子才能保证汽车的平稳运行,而当轮子变成其他形状之后,汽车在前进时就会变得上下颠簸。针对学生的认识,笔者马上进行提问:“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可以使汽车平稳运行呢?这和圆形的哪些特征有关系呢?”而根据学生的疑惑,笔者顺势导出了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利用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
(二)自主思考,尝试参与探究学习
在教育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一定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不难发现,这句话说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机会。而这也是参与式教学最重要的要求。为此,教师应避免过多进行讲授,而是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同时,为了避免学生的学习活动出现无序性,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恰当地点拨与引导。这样一来,既可以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以《圆的面积》为例,圆形的面积公式是这一节的主要内容。但是,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圆形的面积公式,容易使学生出现知识遗忘,而且难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为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公式推导活动。同时,为了给学生的探究过程提供一定的线索,笔者告诉学生可以尝试利用之前所学的图形转化法。具体来讲,可以沿着半径将三个圆进行分割,而分割的数量分别是10、20、30等份。然后按照相同的方法对三个图形任意进行拼接。经过多次尝试,学生都想到了可以将分割之后的图形转化为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而且等份数量越多时,就会越接近近似的长方形。之后,经过进一步观察与思考,学生逐步发现了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形的哪一部分是对应的。而根据这一发现,学生初步分析出了圆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相对于教师的直接传授,这一探究过程使学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三)知识内化,多种形式参与课堂
参与式教学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意愿得到充分的激发。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课堂活动的内容十分单一,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是缺少新鲜感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丰富课堂活动的组织方法,保障课堂氛围的活力。尤其是在学生初步完成探究活动之后,更需要及时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范围会进一步得到拓宽,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以《位置与方向(二)》为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学习了如何以测量的方式对平面图上物体的具体位置加以描述,以及结合相应的描述找出平面图中物体的相应位置。结合所学知识,笔者设计了一个课堂游戏。毋庸置疑,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内容之一。将游戏作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形式,能够进一步增强课堂活力,并使学生在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实现知识内化。具体来讲,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种网格平面图,并标示了每个网格的边长,在这张图中标注了不同的地点。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任意指出一个位置,然后说出一个方向和距离,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描述说出这个地点。最先判断正确的学生为小组的胜者,最终通过多轮游戏确定最终的胜利者。通过这个游戏,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活动当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参与形式是极其必要的。
(四)加强应用,课堂参与知识巩固
知识遗忘是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往往具有先快后慢的特征。这一特征意味着需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活动,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复习同样是参与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在参与式教学理念中,教师需要利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活动中。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潜能进一步得到挖掘,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通常来讲,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的知识巩固会产生积极影响:第一,同桌合作,小组互判。教材中通常会有不同的练习版块,所以在课堂巩固环节,需要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完成练习内容。之后,需要进行集体订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相互评判。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得到有效的练习,而且能够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借鉴学习思路,从而扩大学生的认识。第二,板演练习,课堂评价。笔者会从不同小组中分别选择一些学生,然后在黑板上进行练习。之后,学生可以对学生的练习过程共同进行评价。而评价的内容包括解题思路、解题格式等多个方面。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在集体建构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三,自主练习发现错误。这种练习方式改变了完全由教师评阅的练习方法。通过自主练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自主反思中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知识整合,引导学生课外参与
从长远来看,知识整合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为了提升知识整合的效率,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中的学习,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范围。考虑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任务,以此将参与式学习延伸到生活当中。这样一来,有利于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灵活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部分时,教师通过课内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内涵、作用以及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完成课内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简单的课外实践任务。具体来讲,学生需要回家问父母自己家一天的支出,并弄清楚在衣、食、住、行等不同项目中的花费。然后,需要根据得到的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但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更加灵活的掌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结语
综上,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参与式教学进行筹划和设计,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价值和力量,引领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参与带来的快乐。在教师的积极引领和学生的认真配合下,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数学知识学习,也能够在数学参与中实现探究能力的提升、逻辑思维的建立和数学学习与知识整合意识的完善。最终,学生将在参与式数学课堂上热爱数学探究、善于数学探索、在参与中实现进步与提升。
[1] 胡雪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南北桥,2020(17):155.
[2] 王媛媛.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探析[J].魅力中国,2020(19):115.
[3] 陈兵团.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探究[J].情感读本,2020(8):114.
G622
A
1002-7661(2022)28-00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