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研究

2022-12-31梁家贵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结社秘密工人

梁家贵

(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41)

尽管近代中国工人史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集中在工人秘密结社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工人秘密结社为切入点,以近代中国工人作为考察对象开展近代中国工人史研究,将有裨于工人运动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工人秘密结社既包括工人中的“青红帮”等组织,也包括按地域、行业、血缘结成的帮口、行会等。所谓行会,是中国早期手工业者为了协调生产、共谋发展而结成的一种行会式组织,“这些行会的公约,都请一个神来保证,例如木匠的神,便是鲁班(行会的神都是道教的)。”所谓帮口,是一种会馆式的组织,是下层社会群体“互相帮助寻找工作和帮人争夺工作的组织……这不仅是一种什么地方主义,而且是极残酷的苦力生活的反映,一种特殊的斗争方式。”而青帮、洪帮、哥老会、三合会等秘密帮会 “是一种斗争的组织:破产失业的流浪生活,使‘下等社会’里的人找着组织方式,……这种组织的系统,是极严格的宗法社会的形式。”[1]

行会、帮口(工人中的地域性组织)、帮会等工人秘密结社在近代产业工人中分布广、影响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近代产业工人的社会政治取向。例如辛亥革命时期,工人秘密结社伴随着近代产业工人的发展而进一步壮大。整体上看,绝大多数工人秘密结社成员,或者领导、组织罢工,或者发动、参加武装起义,甚至加入革命军,积极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有少数工人秘密结社成员充当清王朝的鹰犬,破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然而,学术界迄今都没有足够地重视这些问题。

学术界曾深入探讨辛亥革命与会党的关系。例如,陈旭麓《秘密会党与中国社会》[3]、吴雁南《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会党》[4]、蔡少卿《论辛亥革命与会党的关系》和《论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会党关系的破裂》[5]、沈渭滨《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6]等等,客观评价了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的历史作用,分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与会党“始合终分”的原因。然而,作为辛亥革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时期的工人秘密结社研究尚是一个薄弱环节。相关研究主要散见于一些通论性的著作,已有的研究论文多采用革命话语,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的为标杆,政治色彩较浓,缺乏对工人秘密结社的客观考量。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史学界兴起去“政治化”趋势,历史研究出现“碎片化”,辛亥革命史乃至工人运动史研究渐趋冷清,这一时期的工人秘密结社研究更是无人问津。

再如刘明逵、唐玉良主编的 《中国工人运动史》,这是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12月出版的六卷本专著,全书250多万字。该书大量运用第一手资料,充分吸收国内已有的工运史研究成果,对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中国工人运动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中国革命与工人运动的关系都做了清晰的、历史的叙述,出版后好评如潮。但有学者指出了其中的不足:“该书第一卷第五章第二节‘早期工人中的秘密结社’用了43页(第495—537页)的篇幅来谈这个问题,主要致力于‘帮会’源流的叙述,而在帮会与工运的结合点上,却着墨不多;即使在有限的探讨帮会与工运关系的篇幅中,作者实际上引用的大多是后来的史料,与‘早期’有冲突。……此外,当时的其他政治派别尤其是国民党也十分注重利用帮会,帮会势力成了他们控制、破坏工人运动的一个得力工具。这一点,在书中似乎也未有很好地反映。所以,我们认为六卷本《中国工人运动史》论述工人运动与帮会的关系,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够不够、深不深的问题。”[7]再如美国裴宜理教授著《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不仅对辛亥革命时期的工人、帮会着墨不多,而且在帮会问题上存在“一些技术性错误”“有些措辞和解释尚有欠缺”“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很好的观点,但有些观点却未能充分展开论证。”[8]

显然,如果着眼于秘密结社这个下层社会群体的研究,通过对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的政治、经济活动及其与正统社会、政治势力博弈之研究,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景象,再现历史的完整进程,有助于理解秘密结社与中国工人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的多重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秘密结社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的内在关联,并有助于完整把握工人运动的发展史。

笔者认为,开展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研究,应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是背景、结构分析。主要梳理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剖析其群体结构,并进行中欧工人组织比较,包括:(1)背景分析,主要梳理近代工人秘密结社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2)结构分析,选取一二个工人群体,分析其年龄结构、地缘结构、性别结构和成为该工人群体成员前从事的职业、生活水平、生存环境,以及加入秘密结社前后的行为和加入秘密结社的动机等,深入剖析工人加入秘密结社的深层次原因,解析工人群体中存在秘密结社之原因;(3)中欧工人生活、劳动环境、群体结构、工人组织等之比较。

第二是外部特征分析。主要剖析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的组织结构及宗教文化特征、社会功能,包括:(1)组织结构,梳理并剖析行会、帮口,以及青帮、洪帮、哥老会、三合会等秘密帮会的组织类型、结构及其特征;(2)宗教文化特征,也就是在宗教信仰、入会仪式、隐语暗号、帮规密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宗教文化特征;(3)社会功能,主要研判工人秘密结社对内、对外功能。

第三是社会政治活动分析。这应该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的社会政治活动,包括:(1)各行业行会、帮口、帮会等工人秘密结社的政治取向、斗争及其相互联合,其斗争力量是引起各方政治势力重视的重要原因;(2)工人秘密结社与社会力量,各派政治势力如清王朝、官僚士绅、流氓大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和国共两党等,以及外国势力等之博弈,分析工人秘密结社的政治取向;(3)工人秘密结社政治意识的加强,分析在早期资产阶级各派以及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各自宣传、影响下,工人秘密结社政治意识发生的变化;(4)工人秘密结社的政治行为,评述其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以及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国民革命等时期的社会政治活动;(5)中欧工人组织在社会转型之际的政治取向、政治活动比较。

第四是经济活动分析。选取运输业、纺织业、烟草业、面粉业等行业的工人秘密结社为考察对象,评述近代工人秘密结社的经济活动,包括:(1)工人的生存状态,梳理工人的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等,分析工人秘密结社对工业生产的影响;(2)工人对劳动现状、生活状况的不满及抗争,分析工人秘密结社在劳资纠纷乃至工人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是工人秘密结社产生发展、工人斗争不断兴起的内在原因,也是大多数工人秘密结社与早期资产阶级各派别以及国共两党联合的前提;(3)工人秘密结社对早期资产阶级各个政治派别和国共两党的经济主张之认同程度,以及在经济领域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支持;(4)中欧工人生存状态及经济斗争比较。

第五,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内容,阐述工人秘密结社、工人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关系,客观评判近代工人秘密结社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

笔者认为,从一个较长时段,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着眼于近代工人这个下层社会群体,开展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研究,顺应了国内外中国工人史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近代工人秘密结社的产生与存在的内在原因、内部结构与外部特征之剖析,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及其与社会力量、政治势力博弈之研究,深刻揭示近代工人秘密结社与经济发展、工人运动、社会政治变革之间的内在关联,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从一个侧面反映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达到进一步深化中国工人史,乃至中国社会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之目的。

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研究方法可主要采用以下四种:历史分析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搜集、整理和鉴别、运用有关史料,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对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进行分段、分区、分类的专题考察;跨学科法,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强化多学科整合,使史料与史观互为表里;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研究法,既在整体中考量个案,又在对个案分析时联系整体,实现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适当的比较研究法,如通过国共两党对近代工人秘密结社的态度、对策及其效果的比较,进一步揭示出近代工人秘密结社的影响及功能的变化。

开展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理论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路径的设计。从产生根源上看,秘密结社是下层社会成员的聚合体,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其活动折射了整个社会的运行状况,可谓社会秩序和政治变迁的 “显示器”。近代中国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近代工人是一个下层社会群体,工人秘密结社是近代中国工人的必然组织,而近代工人运动既是这一社会变革过程的产物,反过来又深深地影响这一社会变革的过程与归宿。研究秘密结社,不仅可以开展对下层社会群体的研究,实现研究的视角及重心“自上而下”的移转,而且可以通过对秘密结社的社会政治活动及其与正统社会、政治势力的博弈之研究,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景象,再现历史的完整进程,避免“政治”与“历史”的“碎片化”诠释。二是研究领域的拓展。剖析近代工人的结构(组织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地缘结构以及文化水平等),考量近代工人运动的次数、规模及其作用,更重要的是探讨近代工人秘密结社与代表当时先进力量的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的关联度,研讨工人秘密结社的历史角色,正确评价工人秘密结社、工人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可望实现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达到进一步深化中国工人运动史乃至中国秘密社会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目的。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历史研究需要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维度,实现多学科参与的态势。如尝试把政治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入史学研究,同时,努力跨越史学的分支领域,可望会通社会史、政治史、思想史等专门史于一炉,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工人秘密结社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当前中国在加快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例如,社会边缘化群体的扩大,非法社会组织乃至黑恶势力的出现,各类群体事件的发生,等等,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极易阻滞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开展近代中国工人秘密结社研究,有助于探寻和剖析近代社会下层群体及其非法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

猜你喜欢

结社秘密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道学的团体化:宋儒结党,明儒结社
晚清南洋文人结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
“结社革命”背后的幽灵:非营利部门的理性化及其成因
愿望树的秘密(二)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