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唱法之省思

2022-12-31孟萌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太原030606

名作欣赏 2022年35期
关键词:欣赏者美声唱法唱法

⊙孟萌[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太原 030606]

17 世纪,随着意大利歌剧的兴起,美声唱法也应运而生。美声唱法意大利语称之为“Bel canto”。意思是“精美的歌唱”。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美声唱法以发声科学、作品丰富、曲目经典而享誉世界,至今仍然引领着世界声乐发展的潮流。从20 世纪30 年代起,这一唱法引入我国并译为“美声唱法”。在不足百年的学习、研究和探索中,美声唱法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和繁荣,无论在曲目创作,演唱技巧,还是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美声唱法这一形式早已深入人心,被广大人民接受和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国内外的文艺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近些年来,美声唱法的发展势头却在逐年减弱,显得后继乏力,底气不足,在声乐舞台上总是扮演着“陪衬”的角色,欣赏群体也正在逐渐萎缩。从客观上看这一现象与其他唱法的冲击有关,而实际上美声唱法自身还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

一、美声唱法的创作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创作是一切的基础。创作水平的高低层次直接决定了表演和欣赏两个环节的成败与否。词曲作家在有着自由创作空间的同时,创作也给词曲作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美声唱法不仅仅是声音华丽,技巧高超等纯技巧性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表现来反映声乐作品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声乐作品的创作实际上反映了声乐发展的基本面貌,它体现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声乐事业的历程。作曲家的参与和投入是关键所在。要使美声唱法这一外来艺术在我国得到充分的普及、提高和发展,不仅需要引进和借鉴好的外国作品,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我们中国声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可见,我国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的,高水平的创作人才,打造出更多的声乐精品,让美声唱法立足于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之上,使之为我国的人民大众而服务。

声乐作品是词作家和曲作家共同合作的结果,它与其他音乐实践的不同,是因为它既吐露了词作家的心声,又表达了曲作家的情感。词曲作家通过对社会的观察,生活的体验和事物的判断所创造的声乐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一首好的声乐作品不仅能显示词曲作家高超的创作技巧,同时也反映了词曲作家丰富的精神世界。纵观我国声乐发展的历史,美声唱法要比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从时间、规模上都有着较强的优势,从20 世纪初我国引进西洋唱法时,民族唱法还处于原生和地域性的状态,未形成完整的演唱体系,流行唱法也未露头角,美声唱法的兴起和繁荣为我国的文艺舞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我国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充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声唱法得以广泛的流行,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词曲作家,他们的声乐作品脍炙人口,经久不衰,至今都被广为传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被各音乐教学机构作为必备的声乐教材,如《玫瑰三愿》(龙七词、黄自曲)、《叫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我爱你中国》(瞿琮词、郑秋枫曲)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我国不同时代,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激发了人民热爱祖国,积极向上,捍卫民族尊严的高度热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许多可供创作的优秀题材;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有着丰富的音乐创作素材,也并不缺乏优秀的词曲作家,可美声唱法的创作为何举步维艰,路越走越窄呢?两年一届的中国金钟奖,是我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赛事之一,组委会和专家们一再倡导和鼓励参赛选手演唱新创作歌曲,并为之适当加分,可新作品还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是发达的电子信息让创作者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而离本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下乡采风,搜集素材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利用现代技术创作的条件越来越多;为纯艺术创作的成分越来越淡,而有目的性的商业应酬氛围越来越浓;发自内心世界的情感越来越弱,而急功近利的势态越来越强。可想而知,那些脱离生活的艺术作品又怎么能反映生活、回归生活,而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呢?

二、美声唱法的表演

歌唱艺术与其他非表演艺术在表演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它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声乐作品有声有色地呈现给欣赏者。歌唱表演是赋予原创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只有通过歌唱者的表演,才能把没有生命的乐谱变成有血有肉的音乐作品。歌唱演员一边承担着演绎创作者的作品,促进声乐作品繁荣的义务,一边还要通过自己的舞台表现为欣赏者提供审美享受。由此可见,歌唱者是声乐艺术活动中不可缺失的角色,同时也反映了声乐艺术对优秀表演者的需求。

歌唱表演作为原创作品的二度创作,不仅要忠实地再现原作品,还要充分发挥表演者的创造性;不仅要赋予原作品鲜活的生命,还要为其注入更多的营养。歌唱演员应当将每一次舞台表演视为新的重塑,将自己所有的热情,智慧和才华投入其中。可以说表演者的艺术处理和表演水平越高,就能更好地诠释该作品,即使原创作品平平,但通过优秀表演者的精彩发挥,也能为其添光增彩,收到超出预期的效果。反之,如果表演者的水平较低,那么再好的作品也会被体现得暗淡无光。在广大欣赏者的印象中,美声唱法端庄高雅,声音华丽,音域宽广,色彩丰富,能充分地体现表演者高超的演唱水平和娴熟的发声技巧,因此,有的表演者只注重对声音的雕琢和发挥,而忽略了对歌词的领悟;只看重了对技巧的宣泄,而轻视了对情感的表达。这样的表演只起到了声响的作用,而不能体现作品的精髓和内涵,当然引不起欣赏者的共鸣。声乐作品是音乐和文学的共存体,与其他音乐表演相比,更直表、传情和生动,表演者只有把音乐和语言,技巧和情感完美地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出“声情并茂”。

从本质上讲,歌唱表演旨在向观众传达声乐作品。一个好的舞台工作者必须要考虑听众的需求,善于倾听观众的声音,并且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表演,使之更好地为听众服务。然而,这种以歌唱表演为手段的服务,并不是一味地迁就和迎合听众。相反,培养听众的艺术鉴赏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水平,是每一个歌唱表演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演出曲目的选取对于充分发挥歌唱表演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表演者必须考虑听众的喜好和需求,另一方面,他们也有责任不断丰富和扩大歌唱的曲目,推广新作品,拓宽观众的音乐审美领域。许多的表演者为了一味地讨好听众,展示自己的实力,来取得更好的演出效果,总是会选择一些经典的、听众熟知的曲目,这样的推陈而不出新的表演,除了会给听众留下某人只会唱某歌,甚至怀疑表演者的能力外,还会造成听众听觉上的麻痹和乏味。苏联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曾说:“表演节目的局限性和无意义地炫耀技巧,会造成听众注意力的迟钝和对创作的新事物不感兴趣。表演如果总重复‘保险成功’范围内的节目,这种做法本身就会引起听众的听觉和意识的懈惰。”①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歌唱家,都在不断拓宽他们的演唱曲目范围,甚至还与一些流行歌手共同合作,演唱一些风格不同的作品,同样会收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我国美声唱法要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就需要更多优秀的歌唱家去展示新的、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起到促进和推动美声唱法的繁荣和发展的作用。

三、美声唱法的欣赏

有人曾说过,未来音乐是掌握在欣赏者的手中。这样说确实有一定的道理。首先,从音乐实践活动看,欣赏者是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接受环节,是音乐活动的最终审定者。音乐创作表演归根结底是为欣赏者服务的,离开了欣赏者,创作和表演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其次,欣赏者也不是在被动地承受和盲目地响应,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知和判断做出决定。欣赏者所反馈的信息,对创作和表演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创作者和表演者会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创作和表演。可以说具有高素质的欣赏群体能推动创作和表演发展,反之,则会使创作和表演逐渐走向没落和衰败。而当今的美声唱法这一接受环节又能被多少欣赏者接受,在竞争激烈的文艺舞台上和商业气氛高涨的文化市场,美声唱法又能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和多强的生命力?

多年来,我国的文化艺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今日的文艺舞台上才有了丰富多彩、繁荣兴旺的局面。而花多了就有比较,家多了就有竞争,这完全取决于欣赏者的喜好和选择。随着现代音乐让京剧变得冷清,小品让相声变得旁落,而在有美声、民族、和流行唱法的声乐舞台上,美声唱法同样受到严峻的考验。三种唱法的竞争不仅仅是表现在曲目和表演上,而是全方位的包装和投入。流行唱法有强劲的音乐,炫目的灯光,新潮的舞美,充分体现其青春、时尚、个性的魅力 。创作和演唱的一体化,让表演者更加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让现场变得高潮迭起、气氛热烈,随着表演者活动范围的扩大、深入群众,流行唱法也随之深入人心,欣赏群体也不断壮大。民族唱法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其唱法音乐鲜明、语言贴切、装扮亮丽、音色甜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养眼,又养耳,更养心。民族唱法在吸收了美声唱法之长后,又在逐步吸取流行唱法之精,总能给欣赏者带来全方位的享受,深得老、中、青年人的喜爱。相比之下,美声唱法较前二者就显得暗淡了许多。美声唱法既没有流行唱法的“热情”,又没有民族唱法的“亲情”,从舞台、服饰到表演等环节都无法与前二者媲美。人们对表演者的要求似乎更加苛刻,需要有磁性般的声音,激动人心的高音和戏剧性的表演,人物的刻画、情感的体现和舞台的渲染全靠声音来体现,极大地强化了表演者的难度。欣赏群体对三种唱法的回馈,完全体现在剧场的票房、音乐会的人气和网络平台的收视率上,恐怕只有较好的经济效应才能强有力地推动美声唱法的创作和表演的繁荣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声乐出现了多元化发展,人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欣赏空间,可以有取舍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声乐作品和唱法,而美声唱法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被广大的欣赏者追捧。这是由几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一,美声唱法所演唱的曲目无论是艺术歌曲或咏叹调,为了达到其原作的艺术效果,按规定都需要用原文演唱,语言上的障碍对普通观众的欣赏就是一道难关,作品风格也离我们的民族欣赏习惯相差甚远。其二,任何一种唱法都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声唱法是建立在意大利语言的基础之上,而我们把这一唱法“嫁接”在中国的语言上,其发声方法和语言便发生了一定的冲突。与意大利语的读音相比,中国字的读音有声调、归韵等结构上的不同,咬字和行腔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较意大利语相比有更大的难度,所以用美声唱法来演唱中国作品时,如果不能把字与声二者完美地结合统一,就会使演唱显得生硬不自然,甚至咬字含糊不清,与欣赏者的交流也会变得疏远。其三,对广大欣赏者而言,美声唱法所表现的作品大都难度较高,不像流行歌曲人人可以参与,自娱自乐,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感,美声唱法也就显得“曲高和寡”,使人敬而远之。其四,表演者的表演才能和知名度也会对欣赏者产生较大的影响力。无论任何时代,任何表演艺术,明星掌握着文艺舞台上的绝对话语权,也是该艺术的代言人。比如京剧艺术的梅兰芳等,他们在欣赏者的眼里既代表艺术,又高于艺术,其明星光环足以照亮更多的欣赏行群体。而目前我们国内从事美声唱法的明星却显得太少,影响力较弱,也就无法感召更多欣赏者的“追星”热情。其五,主流媒体对美声唱法的推崇不够。无论是大型的文艺晚会,还是一些娱乐的文艺节目,美声唱法所占的份额仍然少得可怕,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即使偶尔现身,同时也在告诉人们,晚会到此结束。这种“冷板凳”式的角色,大大淡化了欣赏者的注意力。

在当今的声乐舞台上,民族唱法需要世界化,流行唱法需要高雅化,而美声唱法则需要时尚化。美声唱法应在保持原个性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兼容和宽泛,推陈出新,取长补短,吸取更多的新鲜元素和时尚素材,让美声唱法带着更浓厚的“感情”,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①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猜你喜欢

欣赏者美声唱法唱法
留出想象的空白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浅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美声唱法在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应用
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