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解读中俄影视译名

2022-12-31李悦萌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名作欣赏 2022年35期
关键词:适应性译者

⊙李悦萌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影视作品自诞生以来,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光影世界中经历历史变幻,感悟他人人生悲喜。一个好的片名就像一份承待打开的礼物,吸引着观众的兴趣。中俄两国在文化交流领域不断加深,影视剧成为两国人民了解彼此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早期译名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翻译方法和原则,如直译法、意义法、音译法和另译法等。后期则大多探讨翻译理论对译名的指导,如功能对等论、目的论、跨文化理论等。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视角研究中俄影视译名,检验其是否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最终用来指导影视译名翻译实践。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翻译,这一概念最早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翻译是一种“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①。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做出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前者是指原语和目的语所呈现的世界,重点在语言、文化、社会和译者、观众和作者之间的联系,是限制译者做出最佳选择的多种因素的合集;后者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译者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不断优化自我选择的过程。生态翻译学所提倡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转换”翻译原则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适应,继而依次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品的“整合适应度”,首先看译者是否多维度地适应了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尤其是是否做到了“三维”转换。②

二、影视译名的功能

影视译名是吸引观众的一把钥匙,通常直接展示了影视作品的相关信息,这是影视译名的信息功能;有时译名能唤起观众对美的感受,这是译名的美学功能;成功的影视剧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其票房或收视率,除演员出色地演绎和导演专业地指导以外,译名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译名的商业功能。

(一)信息功能

译名最基本直观的功能就是展示影视信息。优秀合理的译名应尽量全面准确地展示出原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反映影视剧的主题内容。译名首先应传递影视剧想展现的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故事。如《花滑女王》(Лёд),我们只要看到这个译名就会知道这将是一个讲述花滑运动员的故事。《卓娅》(Зоя),直接以女主人公卓娅命名。《勒热夫战役》(Ржев),我们一下就能从译名了解这是一部战争片。对于一些原文本译名应采取忠实原则,不应随意改动将信息功能大打折扣。《利维坦》(Левиафан)讲述了巴伦支海附近的村庄中贪婪的市长采取一系列行动想强占尼古拉一家房子的故事,影片与托马斯·霍布斯著作《利维坦》同名,是该书中的哲学在俄罗斯当代的镜像;而港台译名为《荒谬启示录》和《缠绕之蛇》就失去了导演传递这层信息的用意。

(二)美学功能

审美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现活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活动。译名的审美情趣体现在信、达、雅的高度融合,具体表现在音韵美、意境美、修辞美。Любовь после любви(第一炉香),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描绘了殖民地时期香港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俄文译名为“爱在爱之后”,不仅读起来具有美感,也体现了女主人公葛薇龙的爱情纠葛。《遗落梦境》(Кома)讲述在一场被为“蓄谋的车祸后,男主角进入了一个不遵循物理定律的梦境世界,这个世界由他和其他幸存者的记忆构建。如果简单将电影名译为“昏迷”,就不能很好地传达出电影中的奇异世界。《月之暗面》(Обратная сторона луны)故事始于2011 年,警察米哈伊尔在一次追捕罪犯的过程中受伤倒地,醒来后发现自己回到了1979 年,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他不断寻找自己穿越的原因。月亮的反面也可以理解为不受光面,“暗面”这两个字打造出了该剧悬疑奇幻的景象。

(三)商业功能

归根结底,影视剧作为大众娱乐,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获得大众的关注。译名对观众的第一印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它的商业功能就能得到实现。《致命真相》(Чистое искусство)中,女主角萨沙的男朋友惨遭杀害,但她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努力自证清白,寻找男友被杀的背后真相。俄语原名可翻译为“纯粹艺术”,与表面身为艺术家实则伪造名画的男友身份做对比。但就吸引力而言影片发生了命案,“致命”二字渲染了危险紧张的氛围,更能激发观众兴趣。《瘦身大作战》(Я худею),“xx 大作战”这种译名沿用了固定模式,能让人联想到同类电影,相较于直接译为“我瘦身”更增添喜剧性,让不同层次或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接受和欣赏。

三、影视译名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生态翻译学所倡导的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指在翻译中力求多维度适应,为实现译语在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得到长存发展,进而做出“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这“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首先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再发挥能动性选择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译语。俄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语言特征,译者要注重对语言、语码、话语构筑要素和原则之间的适应。译语要摆脱源语在语言形式上的束缚,在兼顾译语表达习惯的基础上形成风格对等。

译名应言简意赅,在字符最短的情况下承载最多信息。四字词语是中文译名最常用的形式,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展现中文的平仄美感,而且便于记忆,能更好地传播。比如《将爱放逐》(Изгание)、《寄生异形》(Спудник)、《拳坛暗影》(Бой с тенью)、《亡命追捕》(Побег)、《劫后余生》(Выжить после),《天际行者》(Время первых)、《烈日灼人》(Утомленные солнцем)、《火海凌云》(Экипаж)。俄文片名大多比较精简,直接选取剧情中最重要的地点、时间、人物构成,比如《战场上的布谷鸟》(Кукушка)、《德维塔耶夫》(Девятаев)、《斯大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忠犬帕尔玛》(Пальма),原片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将忠犬这一信息补充出来,清晰显现了电影讲述了一只狗的故事。《他她她》(Трое),俄语为三个人的意思,但是这样的译名会造成信息缺失,且在汉语中表示男女的他、她读音相同。将其译为“他她她”会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原来这是三个人的故事,且补充出电影围绕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进行讲述。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一词为地震的意思,2010 年中国灾难片《唐山大地震》的俄语译名为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省略掉了地点信息。但在2016又出现了另一部名为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的电影,中文译名把地震发生的地点作为重要信息补充,译为《亚美尼亚大地震》,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士兵》(Солдатика),是士兵солдат 的指小表爱形式,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词法,该片讲述了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在“二战”中失去双亲,后成为一名年龄最小的军人的故事。“士兵”这个词没有体现出影片男主人公是一个六岁孩子的信息,所以笔者认为译成“小小士兵”或许更为贴切。

也有用一个句子或者两三个词组构成稍长的片名,这种情况在系列电影中比较多见,如《搏击太空》(Гагарин.Первый в космосе)、《美人鱼之死亡湖》(Русалка: Озеро мёртвых)、《格罗姆少校;瘟疫医生》(Майор Гром: Чумной Доктор)、《烈日灼人2:逃难》(Утомленные солнцем 2: Предстояние),这些适应性转换既传递了源语的信息,又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情趣;既展现了原片的语言特色,又激发了译语观众的好奇。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俄语和汉语文化在内容和性质上存在着差异,译文应适应所属的文化系统,译者应关注传递双语文化内涵。冯庆华认为:“电影名称隐含着本国的文化,本国观众容易接受,而在翻译给异国观众时,必须采用各个文化层次都能接受的形式。”③《雁南飞》(Ледят журавли),该片获得1958 年第十一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薇罗妮卡和鲍里斯本该是一对幸福的情侣,但是随着战争爆发,美好伴随着炮火消失殆尽。鲍里斯参军,薇罗妮卡的父母在轰炸中身亡。薇罗妮卡苦苦等待着鲍里斯归来,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他战死沙场的消息。战争结束迎来胜利后,薇罗妮卡站在广场上看着天空中的鸟儿,想着那是他们从前一起见过的吗?журавль 是鹤的意思,鹤的叫声在俄语中是курлыканье,看到南飞鹤群时人们会忧伤地挥手目送它们飞向远方,四月底或五月鹤群又会返回。鹤在汉语里常让人联想到神仙、长寿的老人等象征意义,而大雁秋天南飞,春来北归,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译为“雁南飞”更加符合汉语的文化内涵,让观众更好地代入战争残酷、恋人别离的故事氛围。

《亲吻》(Горько!)讲述了娜塔莎和罗马想在海边举行欧洲婚礼,但是娜塔莎的继父却想把婚礼宴会作为他升官的跳板,于是他们决定隐瞒亲人举办他们梦想中的婚礼,但由于种种巧合这两个宴会合而为一。俄罗斯人在结婚时会对着新人大喊“Горько,горько!”(苦啊,苦啊!)对于这一词语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语言学家认为горький 这个词来自原始斯拉夫语goriti,意思是“燃烧”,горько 的意思是热的、灼热的,显然,这就是新婚夫妇的特点。18 世纪,不平等婚姻现象普遍,在婚礼上大喊горько,提醒新娘未来生活的艰辛。如今,婚姻以双方自愿为基础,这时就可以理解为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共同感受生活中所带来的苦难和幸福。如果直接译为《苦啊》可能会有很多观众误解电影,认为这是一部讲述不幸婚姻的电影,而译者选取婚礼上“圣洁一吻”作为译名,就完成了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Вечно молодой《无问西东》,影片讲述了五个不同时代满怀希望的年轻人,在最好的年纪迎来了最残酷的考验,并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故事。“无问西东”这句话出自清华大学的校歌“立德立言,无问东西”,意思是指美好的品德和有益的话语是人成长的基础,有了二者,人生和青春才能肆意飞扬。俄语译名“永恒的青春”正体现了片名背后的含义及整部电影的精神内核。С кем можно поговорить(《一句顶一万句》),这部电影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原作者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人的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话,一个人的内心洪流,其实足以淹没整个世界。俄语译名“和谁能说话”,换了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正一语道破影片想诠释的孤独之感。Цветы войны(《金陵十三钗》),之前曾有过“南京的十三个女人”和“南京英雄”两种片名,但是最终确定的版本是“战争之花”。在战争中,生命太过卑微,这些被推到社会边缘的风尘女子饱受生活摧残,但是受过摧残的她们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教堂里的女学生。那曲《秦淮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而在书娟的回忆中却是身着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秦淮河岸,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留下她们的如花容颜。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顾名思义,是说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4)影视译名要注意源语的交际意图,并在译文中做出体现。翻译是选用贴切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实现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富二代》(Холоп)格里戈里是一个富二代,每天过着狂放不羁的生活。他的父亲忍无可忍,和他的朋友设局对儿子制造了一场假车祸,并把村庄改建成19 世纪的风格,营造穿越的假象。就这样格里戈里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到过去,并且成了一个奴隶。Холоп 本是“奴隶”的意思,但是电影译名选择“富二代”,一是体现了格里戈里原本的身份,二是考虑到不同观众的审美,体现娱乐价值和商业价值。《女狙击手》(Битва за Севастополь)一经上映就引发广泛关注,电影插曲是著名的Кукушка,为整部影片增色加分。电影原名直译应为“塞瓦斯托波尔之战”,但是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这位传奇女狙击手的形象更加为众人所熟知,可以说只要提到女狙击手就会想到她,所以这个译名达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最萌警探》(Напарник),“萌”作为网络流行语有着可爱的含义,该电影讲述已经头发花白的少校在行动负伤治疗时与警察奥列格的新生儿交换灵魂的故事。原片名是助手、伙伴的意思,住在孩童体内的少校令他展现出超人的智慧,协同警察抓捕犯人。“最萌”体现了孩子的童真可爱,让观众看到这个译名不禁思考到底最萌警探是什么样子呢?《美谍入俄记》(Адаптация),讲述美国特工受命潜入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气公司,以此获许俄罗斯的开采技术,之后一系列离奇又巧合的事件开始发生。《心理俏佳人》(Психологини)、《妈妈咪呀》(Мамочки)都以诙谐的译名概括了电视剧的主要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结语

影视是一门艺术,翻译也是一门艺术,二者的碰撞可以产生巨大火花,实现双方的最大价值。在影视片名信息功能、美学功能、商业功能和生态翻译学的三维适应性转换相互作用下,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更加如鱼得水,实现适应性转换。不论是想要让更多中国电影走出去,还是想引进更多俄罗斯佳片,在翻译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多维度转换,从而创造出脍炙人口的译名,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推动电影事业发展。

①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②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中国翻译》2008年第6期,第4页。

③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猜你喜欢

适应性译者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对译者的影响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