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女部字看男性话语体系下的女性评价
2022-12-31陈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陈曦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关键字:《说文解字》 女部字 父权 性别歧视
语言是人类思维呈现的可感知到的结果,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不断沉淀,变成文化,语言也成了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蕴悠长,渗透到汉语的各方面:语音、词汇、语法。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是音义结合的文字,由汉字字形可推知其意,所以一些文化意蕴便凝固在字形中,故而汉字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更为浓厚,也更为直观。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它是中国古文字资料的宝库。通过《说文解字》我们可以窥探到千年以前文化初始时期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意识,甚至可以捕捉到他们在文化肇始时的心理。本文通过《说文解字》中女部字的考察,尝试分析在《说文解字》时代,即父权时代男性掌握话语权的社会背景下对女性的评价,借此展示女性在父权时代下的社会地位。
一、前人有关于《说文解字·女部》的研究
学界历来对《说文解字》中的女部字关注颇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前人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女部字进行深入解读。赵爱武(2005)通过《说文解字》女部字,分析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认为人类社会由狩猎采集逐步转变为农业社会,男性逐渐掌握生产资料,女性逐步沦为男性的依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郭骥(2008)从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的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尝试分析女部字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该文认为在造字之初和后来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女部字体现了人对诞生的自我认知,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细致划分,但同时一些含有贬义的女部字,也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的贬抑和污蔑。另外,郭洪丹(2010)通过分析、解说16 个“婚姻家庭”的女部字,揭示出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处于劣势地位。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说文解字》中女部字的编排体例角度进行研究。李超颖(2016)对《说文解字》中的女部字进行分析归纳,通过梳理义类总结出六条女部字编排的规则和方法。冯娴婷(2018)在前人关于女部字编排体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存在的编排问题,并对其进行校正。
由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关于《说文解字》女部字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女部字的文化内涵以及编排体例这两大主题,且主要集中在探索女部字的文化内涵上。本文在探讨女部字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从语言与文化、思维的角度出发,为现代女性如何打破性别困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女”字及其解读
“女”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妇人也,象形。”在甲骨文上呈现的字形是。有学者考证,交叉的双手象征的是女性操持家务的形象。李孝定先生曾经表示:“夫男女工作之差异以为区别,女盖象而两手有所操作之形,女红之事多在室内。男则以力田会意,男耕女织有所专司,故制字以见义。”另外,赵光(1999)也曾撰文表示:汉字是先民“近取诸身,远取譬物”的产物,甲骨文“女”字从其构形上来说应是对女性体态的描摹。所以“女”字本身在造字之初并没有性别歧视之意。
但是从甲骨字形上考察,“女”字字形,呈现出两臂交叉、双膝跪跽的形象,明显表现出恭敬顺服的样子,这或许也可说明在造字之初,女性的社会地位便已经开始下降。再与“男”字的甲骨文做比较。“男”在甲骨文上呈现的字形是,以“力”“田”会意。郭端平(2018)认为,“力”像原始农具“耒”之形,长的一笔像耒的把手,短的部分像其铲,即后世的“耜”;“力”的部首造意为“用耒力耕”,构形为具体化的农具,因耒耕要用力,所以用有形可象的“耒”来表示抽象的“使劲、用力”。如果是从“近取诸身,远取譬物”的角度,“男”字所表达的形象更加直观,所表现的也正是男性在生产中的形象。反观“女”字,其甲骨文字形所呈现出的形象多多少少有点模糊不清,所以在对“女”字字形的考察上出现各执一词的局面。
笔者认为,与其说在造字之初没有性别歧视之意,倒不如说女性在承担一部分劳动力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地位的下降。这并不是由人的观念造成的,而是主要的社会生产力逐步被男性控制,这是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性别失衡。
三、与“姓”有关的女部字及其解读
“姓”在《说文解字》中释为:“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在段注中进一步阐释:“因其所由生以赐姓。”指出人由母亲而生,所以“姓”从女,这也道出了“姓”的来源。
远古社会,母系氏族的婚姻形式经历了群婚、血族婚、对偶婚等多个阶段。在这一时期,女性处于中心位置,社会地位较高。因为生理上的特点,女性可以孕育生命,与土地和孕育果实一样,人们将女性当成神圣的存在来崇拜,在整个氏族中女性具有无上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当时的社会,人们“知母不知父”,男生无名,女生为姓。我们从远古时期的姓氏也可以窥见女性在原始社会时期极高的地位。在《说文解字》中收录了古代最早的十一个姓氏,如以居住地为姓的“姜、姬、姚、妫”,以著名历史人物为姓的“姞、嬴、妘”以及普通的姓如“姺、㜣、娸”等。以上姓氏皆是从“女”,这说明姓的源起与女性有直接的关系。有姓,便有了命名,有命名便有了归属,姓氏从“女”也正反映了女性对人口资源的掌控。
女部姓氏也反映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人们对于孕育生命的母亲都是十分尊重的,但是这恰恰与男权文化中对女性的轻视和不尊重自相矛盾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的言论至今仍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之所以自相矛盾,是因为人们尊重的并不是身为母亲的女性,而是对女性的自然功能的需要。
四、表示女性生育、生理特征的字及其解读
因为女性生理特点的原因,女性天生具有孕育生命的能力,所以汉字也把这种特点反映在了字形上。在《说文解字》中有“妊、娠、娩、姅”等,其中“姅”字《说文解字》释为:“妇人污也。从女半声。汉律曰,见姅变,不得侍祠。”段玉裁注曰:“谓月事及免身及伤孕皆是也。《广韵》曰,姅,伤孕也,伤孕者,怀子伤也。”注释所引汉律“见姅变,不得侍祠”,段注曰:“如今俗忌入产妇房,不可以侍祭祀,《内则》曰夫斋则不入侧室之门,正此意。《汉律》与《周礼》相为表里”。
无论是《周礼》还是《说文解字》,抑或是《说文解字注》,其创作者都是以贵族父权统治的视角去定义女性、评估女性。在古代,由于医学知识的贫乏和医疗技术的落后,对女性生理现象并不能充分了解。但是父权统治者们却先入为主地将女性月事说为“污也”。形成月事期间的女性不可以参加祭祀、女子在生产时丈夫不可以进入产房等等禁忌,这些禁忌的形成是因愚昧而生的偏见,而偏见随着时间慢慢变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当然在现代社会,因为医学的进步,这种观念也在慢慢淡化。
五、表示女性容貌、德行的字
在《说文解字》的女部字中占大多数的还是与女性的容貌和品行有关的字。这其中既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
(一)表示妇容的女部字
表示褒义的有许多,在《说文解字》中用于描述女性美貌的字竟然达到51 个,比如对女性整体描写的“妹”(好也)、“好”(美也)、“娇”(姿也)、“姣”(好也)、“媛”(美女也,人所援也)、“婵”(婵娟态也)、“娟”(婵娟也)、“嫙”(好也)、“媄”(色好也)、“妭”(妇人美也)等。也有具体的描写,如表示眼睛美的“娃”(圆深目)、“描”(目里好也),表示身材高挑的“娙”(长好也),表示体态美的“姽”(闲体行姽姽也)、“婐”(姽也)、“嫖”(轻也)。
也有表示贬义的,但是数目较少,如表示容貌神态丑陋的“姑”(面丑也)、“孈”(愚憨多态也)、嬒(女黑色也)。
(二)表示妇德的女部字
在《说文解字》中,夸赞女性品德、修养的字有34 个,这些字可以大致表现社会对女性的德行要求。以下略举几例,如表示女性贞静娴雅的字有“嫿”(静好也)、“婠”(体德好也)、“妌”(静也)、“嫺”(娴雅也)、“妟”(安也)等。形容女性温婉顺从的有“婉”(顺也)、“委”(随也)、“娓”(顺也)、“如”(随从也)、“㛥”(俯伏也)、“娽”(随从也)。表示女性庄重谨慎有“孂”(竦身也)、“婧”(竦立也)、孎(谨也)、娕(谨也)、“嬐”(庄敬貌)等。表示女性专一贞烈的字有“嫥”(壹也)、“娹”(有守也)。
表示不恭敬、不顺从的有“嫯”(侮易也)、“婺”(不系也)、“蜡”(不顺也)等。表示言多、诬谤的“姗”(诽也)等。表示淫乱的“奸”(犯淫也)等。表示贪婪的“婪”(贪也)等。表示嫉妒、怨恨的“嫌”(不平于心也)、“妒”(妇妒夫也)、“妎”(妒也)等。
从以上表示妇女容貌的女部字我们可以看出,在男性视角下,女性的容貌、体态美着重强调的是女子的纤细、柔弱,对于男性来说,女子姣好的面容和纤细的体态可以作为观赏的对象,符合的是男性的审美要求。也正是因为女性的纤细柔弱使女性依赖男性的保护,也无法对男性造成威胁。这样的审美观点以及父权统治下的审美要求逐渐变成女性追求的审美价值观。所以女性面临的除了有来自男性的压迫,也有着女性本身对于自己的禁锢。进入父权社会以后,男性把控着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话语权和统治权,女性身影在诸多领域的缺失导致女性如果想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只能紧紧依附于以男性为主导的家族,寻求家族的庇护。
与男性期待女性容貌体态相配套的是对女性德行上的要求。在表示妇德的女部字中,我们可以发现,男性对于女性的德行要求是“温和”“顺从”“端庄”“娴静”,并且要求女性“专一”“贞烈”。男性对于女性的心理期待不仅仅是依赖,而是更希望女性能够温柔、顺服。在父权社会里,男性不仅关注女性的容貌,对女性的道德也有着严苛的要求,只要女性在言行举止上稍有差池,就会遭到众人的指责批评。另外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表示德行的女部字中,即使是无关乎性别的恶劣品行,也是单独针对女性提出,以“女”为部首。比如“奸”“婪”“妒”等字。
总之,在男性话语体系下,女性被视为观赏玩弄的对象,对女性的德行要求也是男性为了衬托、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在女性威胁到男性利益时,女性也成为最“正当合理”的“甩锅”对象。
六、现代女性破解“性别困局”
语言能够精准反映文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语言本身也带有相当的主观性。过去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女部字在创制和使用的过程中带上了封建荼毒过的痕迹,那些压抑的、落后的观念凝结在汉字中变成了一个客观的结果。但是,历史终究不能扭转,作为现代人,我们不能身陷过去无法自拔,更应该在回首历史之时,溯其根源,理清脉络,以崭新的心态去面对复杂局面。
现代女性的困境不仅仅是由父权社会围织的,也有女性自身思想观念的禁锢。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男女平等较之以往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现在仍然是以父权为主导的社会。父权社会的话语系统是从男性视角来定义女性,总是将女性的身份和功能摆在首位,其思维顺序为:女性的身份功能>女性本身。女性应该去打破这种思维惯性,转变为人>女性>女性的身份功能。在语言上,对于“女司机”“女飞行员”“女医生”这样明显带有性别标记的词语要予以拒绝,长此以往,大众的思维将得到改善。所以女性首先应解放自己,从男性话语系统的评价中挣脱出来。
七、结语
“男人和女人一旦包含在我们尽力领会的对象中,我们就会以认识或评价的无意识模式来归并男性秩序的历史结构。”当我们对《说文解字》女部字进行考察的时候确实会发现有些生僻字、冷僻字,因为字形过于复杂在现代已经摈弃不用,如表示女性面容丑陋的“嬒”“孈”等。有些女部字也因为字形的省简由原来的“从女”变成别的偏旁,如“懒”由从女变成从心。字形的创造和演变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心理,诚然,在现代社会,两性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上那些坏字眼也已经不再使用,但是坏字眼的摈弃也不完全是因为男女逐渐平等,更主要的原因是语言的经济原则。如今,社会对理想女性的要求依然是“温婉”“贤淑”,依旧在容貌上对女性有诸多苛求。
因此,女性需要的不只是生存空间,更需要发展空间,只有正视女性的力量,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