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酸枣产业集群支撑酸枣产业快速发展

2022-12-31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河北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酸枣酸枣仁中药材

酸枣仁是河北知名道地药材,以“邢枣仁”质量优良,享誉全国,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酸枣仁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有云:“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记载,酸枣仁具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酸枣在河北广泛分布,以北方干旱山区为主产,耐旱、耐瘠薄,固土护坡,涵养水源能力强,是干旱岗坡山地最适宜的生态经济树种。我省年产销酸枣仁6000吨以上,占全国总量70%以上,是一地供全国的大宗药材品种,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随着酸枣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人工栽培酸枣效益突出,5年生酸枣树平均产鲜酸枣5千克/株,产地鲜酸枣收购价格10元/千克以上,亩经济效益5000~9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加上酸枣管理十分简单、用工少、病虫害少,依靠天然降雨即可维持成长,一年种植几十年收益,种植酸枣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产业发展的“聚宝盆”。

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按照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针对酸枣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与攻关,在河北太行山区开展酸枣技术集成示范取得显著效果。

机械岗位专家团队范国昌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研究酸枣育苗精量播种机械取得突破,借鉴农业精量播种技术,通过气吸式排种法,实现施肥、搅拌、起垄、铺渗灌管、铺膜控草、膜上打孔、气吸单粒精准播种、镇压、覆土等十道程序一次性完成作业,酸枣仁种子用量从传统的每亩播种量2千克/亩左右,降到0.5千克/亩,仅酸枣仁种子一项节约成本800~900元/亩;十道程序一次性完成作业,苗期最耗费人工的施肥和控草作业,变得智能操作,简单易行,酸枣育苗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中药材栽培岗位专家田伟副研究员、王僧虎教授,带领团队针对酸枣栽培、产地加工等无标准、无规范的现状,研究制定了酸枣系列标准规程,《酸枣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升级了《酸枣栽培技术规范》《酸枣矮化密植技术规范》《酸枣生态栽培技术规程》等;两种酸枣栽培技术《一种基于大枣中间砧的酸枣栽培技术》和《一种篱笆式酸枣人工栽培方法》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系列标准规程、专利技术的制定和应用,对发挥标准引领作用,规范酸枣栽培,提高酸枣产量和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首席专家谢晓亮研究员带领团队,针对张家口退耕还林面积大和退耕还林地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按照国家有关政政策,在不改变林地政策的前提下,通过更新换代,更换成经济效益突出、生态效益良好的木本药材酸枣,打造效益型退耕还林新模式,2022年首期在张家口怀安县西沙城乡北庄堡村利用退耕还林地700余亩,打造酸枣产业示范基地,建立了适宜高海拔、短无霜期、冷凉气候条件下酸枣栽培技术模式,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促进张家口坝下区域酸枣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当地特色产业打造和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积极参与酸枣产区县域酸枣产业发展规划,协助制定了怀安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酸枣作为发展重点品种,打造效益型退耕还林新模式;赞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酸枣产业发展,邀请首席专家谢晓亮研究员负责起草赞皇县酸枣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赞皇大枣规模优势,对效益低下的通过改接酸枣,发展酸枣规模化生产;利用赞皇酸枣加工全国集散地的优势,谋划建立酸枣产地仓储和交易市场,全产业链推进酸枣产业发展。

目前,我省酸枣产业发展迅速,野生抚育面积超过25万亩,酸枣人工栽培刚刚起步,酸枣栽培面积近5万亩,以每年不低于20%的速度递增。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仅仅围绕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打造酸枣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全产业链对接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集成示范,全过程服务,支撑我省酸枣产业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酸枣酸枣仁中药材
酸枣正确采收及土法退皮技术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酸枣刺》教学案例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酸枣仁复配制剂改善小鼠睡眠功能的研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酸枣糕的味道
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