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攻破普及教育之难关(二)

2022-12-30陶行知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习字盏灯饭碗

陶行知

五、攻破娘子关

全国成年女子中粗识字义者估计顶多只有1000万人,以女子总数算起来,100位女子当中只有5位受过文字教育。学龄女孩2455万人当中,只有165万在学校里上学,占初等学生总数15.24%。所以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女子教育问题,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运动中最大的难关。男先生能解决女子教育问题吗?

二三十岁的男先生教几位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能顺利地进行吗?过不了几天,意外的事情会叫你干不下去。谣言闲话会从几十里外的婆家飞来。未婚夫会约几个顽皮的青年装鬼在路上吓得小姑娘们不敢来上学。男先生要解决女子教育问题是难于上青天。女先生来,那是天字第一号。可是女先生根本就少。全国初等学校女先生只有34139人,女师范生也不过2万人,那是差得太远咧。女先生下乡有三怕:怕蛇,怕鬼,怕贼。要来,是三个两个一起来。破产的乡村,那里请得起?一个男校长请一个女教员,也要引人说闲话。最好、最经济的是夫妻学校。但是好的东西偏偏少。经过七八年的提倡,还是寥寥无几。女先生也是难以解决女子教育问题。要想攻破娘子关,还要把小将军请来。小先生脚迹所到的地方,男女教育机会立刻均等。广东百侯小先生初教校外学生2000人,其中有1500人都是女子。在小先生面前,失学的女子是一点也不害羞,有什么不懂都大胆的问。小先生连新娘房里都能钻进去上一课。

六、攻破饭碗关

“吃饭不读书,像只老母猪!”这个口号有时是可以鼓励一些懒人发奋求学。但是,有些人是做得太过分了。他们居然诱惑甚而强迫人家丢掉饭碗去读书。结果是饭碗打破好几只,书还是读不成,造成许多悲剧。总之,传统民众教育是办得太呆板,使吃饭与读书往往不能两全。例如,晚上规定七点钟上课,夜饭没有吃完的不能来;饭虽吃完了而锅碗没有洗的不能来;小孩子哭着要奶吃不能来;婆婆正喊着要水烟袋儿抽烟不能来;丈夫辛苦,挑菜上街才回家有许多事要侍候不能来;做生意的正有主顾光临不能来;守牛的,牛儿不适意不能来。因此,一般民众学校,开始的时候都是济济一堂,不久,便七零八落的少了下去,到最后,只剩了几个人。小先生的时间好像是橡皮做的,可以伸缩。“大嫂子!我来给你上课了。”“阿毛!我正抱小孩吃奶,请你等我一忽儿。”“我到门口去玩玩,小孩奶吃完,喊我一声。”……“阿毛!奶吃好了,快点来。”小先生便是这样从容不迫地攻破这很难跳过的饭碗关。

七、攻破课本关

读书一定要一种课本,并且要从头一本头一课教起,这也是一种成见。新学究还一定要用教科书,没有教科书便坐在那儿等待教科书寄到,边远的地方一等便是几个月。先生是活的,书本到处有,只要活用他就有办法。《三字经》活用起来,也能做普及现代教育的工具。路路通长安,大路断了走小路。一张发票,一张签诗,也可以当作教科书读。上海把旧的杂志旧的书报包东西,揩屁股,真是作孽。这都是我们内地求之不得的教科书呀!来他一个新的惜字运动,我们可以得到几万万不费钱的教科书。如果大家一定要教科书,我还有一个法子介绍。教小学生抄教科书给不能进学校的学生读。利用习字的纸、习字的笔、习字的墨、习字的时间来抄。纸当然要改良一下,格子要适合抄书的需要。平常初级课本的字是写得比“多宝塔”还合用,学生照着临,也能进步。先生也用批字的时间审订,免去圈叉麻烦。先生只须看学生抄得对不对,好不好。不对不好须重抄,抄到对了好了为止。平常先生批字,真是无聊;用王羲之、颜鲁公的标准批吗?要批死人。不批吧?校长要怪,家长要怪。不得已,闷起头来瞎批。骗人吗?是的。不骗,就得翘辫子。如果改习字为抄课本,一切都有意义了。不要看轻这样一个小改革。不久以前,日本小学生总动员拾起香烟盒里的锡包,积起来,买得一只飞机。小学、私塾总动员改习字为抄课本,每年可得一万万部不费钱的教科书。

八、攻破灯油关

四万万人,八千万家,家家读书,这可算是文字教育普及了。但是究竟要怎样才无流弊,我们必须绞脑筋,打破砂锅问(纹)到底。这是每一位普及教育者的责任。我曾拜托几位熟悉家务的穷朋友代我做了一些估计。点菜油灯,每天多点一小时,每盏灯每年要点1块钱的油。八千万盏灯每年就要多费8000万元。用洋油呢?每盏灯要4元一年,每年要费掉3.2亿元!美孚洋行的买办要高兴了。煤油大王要晓得这个消息,也要笑得说不出话来。他可以打算再拔一根毛,到中国南方来办一个协和医院。这票买卖是被太阳夺去了。太阳老牌也会到地球上来争夺市场的,奇怪!普及教育者主张在日光下施教育。还是《老少通》里的老调儿,“起得早,睡得早,省油省灯草”。早点起床,稻草窠里少睡一刻,午饭少抽一袋烟,就省下这每年的3.2亿元,好不好?

猜你喜欢

习字盏灯饭碗
娘的那盏灯
浅议小学生习字入体方法
“十四五”时期,中国饭碗如何端得更牢
“丢掉饭碗”的由来
王献之依缸习字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怎样用黄金格临摹楷体字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Vocabulary Translation
“练”而不“习”,事倍功半
选择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