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拉格最窄巷道维娜纳

2022-12-30月驰图ChiccoDodiFC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布拉格红绿灯红灯

文 月驰 图ChiccoDodiFC

▲维娜纳巷道,号称“ 欧洲最窄街道”,因其通行不便,政府三番在道路两边设立红绿灯、提示牌等引导。因巷道内部光线不足,还安装了悬挂式路灯。

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坐落在欧洲大陆中心地带,伏尔塔瓦河畔,充满浪漫、神秘的历史人文气息。在人们的印象中,布拉格是一个多桥之城,其中查理大桥最为有名,它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城堡,又将河岸各式建筑系于一处,被印在布拉格的邮票上。查理大桥不远处的建筑群间,有一条独特的维娜纳巷道,号称“全欧洲最窄最小的街道”。

维娜纳巷道一端起于卡夫卡博物馆,另一端终于河边。与其说是一条小道,不如说是两座建筑间的一条缝隙,它极其狭窄却不幽深,宽度七十厘米左右,仅能容纳一人单独通过,长度不足十米。往里面细看,会发现两侧的墙壁经过岁月冲刷后,裂开了几道不明显的纹路,部分墙面呈现褪色和脱落。光线从头顶泄漏下来,只能隐约照亮脚下的路和一小块墙。

这样一条逼仄、破败、阴暗的小路为何会存留至今?许多游客,甚至当地人,都曾对维娜纳巷道存在的意义持怀疑态度。

其实,这条小路的诞生,要追溯到中世纪时期,那时,布拉格中心地域的大部分建筑都采用联排式木结构房屋。这种结构轻便舒适,还可以防腐,缺点是容易着火。曾经一场意外火灾,让布拉格半个城市毁于一旦。于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火灾再次发生,捷克政府在规划城市建筑群时,尽量选择靠近河边的位置,再设计一些用于消防水运输和逃生的通道。维娜纳巷道就是当时的一条无名通道,归属于周边建筑的一部分。

后来,随着时代变迁,一些房屋和消防通道过于老旧,逐一被取代消失,但一名叫维娜纳的老太太以私人土地为由,拒绝出售房屋,因此也保留下了屋子附近的通道。老太太去世后,捷克政府遵守其意愿,将巷道以她的名字命名,并以“历史古迹”的身份保留至今。因“钉子户”而得名的维娜纳巷道,现已成为布拉格历史的一部分。

其实,捷克共和国的城市规划,普遍以旧城的格局为基础改造,而非重建。其中一些老街老巷,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交通压力,维娜纳巷道也有类似的“作用”。不仅巷道内部,两边的间距也非常狭窄,如果多人同时进入,拥堵现象常常发生。为了缓解拥堵,政府只好在街道出入口设置手动红绿灯。有人通行时,就在巷道一端按下通行按钮,红绿灯指示牌亮起红灯,对面的行人看到红灯后,就知道巷道已有人,需稍作等待。然而,即使有了红绿灯,部分“重量级”人士还是会被卡在巷道中无法动弹。传闻一名日本摔跤手与友人打赌进入通道,被困于其中长达三小时,政府再次在路口处设立提示牌,用于提醒“重量级”以上人士禁止通行。

猜你喜欢

布拉格红绿灯红灯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红绿灯前
EMERALD IN THE ROUGH
神奇的红绿灯
会说话的红绿灯
红灯笼
布拉格之旅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变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