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

2022-12-30刘万波

中国煤炭工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碳煤炭企业煤炭

文/刘万波

实施“双碳”战略过程中,要防止把战略问题战术化、长远问题短视化、系统问题碎片化

“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双碳”战略,给能源行业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作为主体能源,煤炭行业必须转变长期以来依靠数量增加、规模扩张、价格上涨的外延粗放型发展模式,必须转变观念,居安思危、居危思危,准确把握新发展形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新发展任务、精准运用新发展策略,着力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准确把握煤炭企业在“双碳”目标下面临的新形势

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实施“双碳”战略过程中,要防止把战略问题战术化、长远问题短视化、系统问题碎片化。煤炭企业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推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1.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性改变

积极顺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跟上我国能源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的步伐,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年度煤炭需求量仍在40亿吨左右,这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煤炭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安全基石。

2.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占比将持续下降

按照相关规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将达到25%左右,到203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有望降至50%以下。截至2021年底,全国原煤产量41.3亿吨,同比增长5.7%;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4.6%,能源需求保持增长。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型,从高速发展逐渐转变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煤炭能源需求未来增速将缓慢下降,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持续下降,建立多能融合供应体系将是“十四五”时期及未来一段时间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

3.我国煤炭能源定位将变为能源保障稳定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有所上升。然而受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影响,可再生能源安全性、可靠性、持续性目前还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且经济储能技术还不成熟,大比例接入电网将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双碳”目标下,在能源转型中,煤炭作为新能源逐步替代过程中平抑电力波动的稳定器,仍将继续承担支撑国民经济发展能源供应的“兜底保障”重要使命。

4.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已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2021年底,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44。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500处以内,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煤矿72处,产能11.24亿吨/年;在建千万吨级煤矿24处左右,设计产能3.0亿吨/年左右;年产30万吨以下小型煤矿产能占全国的比重下降至2%左右。全行业建成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8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多种类型煤矿机器人在煤矿井下示范应用,推动了煤矿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主动迎接煤炭企业在“双碳”目标下面临的新挑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党中央对这场大考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也要深刻清醒地认识“双碳”目标下企业面临的新挑战,这是战胜当前困难和赢得未来发展的关键。

1.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

从需求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政经格局演变,外需增速将逐步回落。国内疫情恐将延续局部反复趋势,内需恢复还不充分,经济、消费和投资增势减弱;从供给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对供给端的影响仍将持续,特别是大宗商品自身存在供给弹性不足的特点,保供稳链压力仍然较大;从预期来看,疫情不确定性、需求不足、成本高企等因素将继续影响市场和企业预期。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防风险、调结构任务依然艰巨。

2.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双碳”目标下,“去煤化”论调被反复炒作,煤炭行业某种程度还存在“被污名化”甚至“妖魔化”的情况。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国家及地方政府势必进行能源资源战略调整,煤炭相关利好政策可能将逐步退出。随着煤炭资源的持续开发,煤炭资源开采深度、灾害程度、开采成本等逐年增加,优质焦煤、化工用煤等储量大幅减少,煤炭资源开采成本增加,老矿区面临资源枯竭转型难题。生态保护的红线要求煤炭必须绿色开发,建设绿色矿山,而充填开采、矸石处理、保水开采、塌陷区治理等现有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技术普遍存在效率低、效益差等问题,因此绿色低碳高效开发技术体系亟待提升。煤炭市场多种不确定因素增加,市场对煤炭需求的弹性要求提高,2021年以来政府保供稳价政策密集出台,效果明显,煤炭需求由紧平衡向基本平衡方向发展,煤炭价格将逐渐向合理区间理性回归,拼成本、拼价格、拼质量依然是市场竞争的主题。

贯彻落实煤炭企业在“双碳”目标下发展的新措施

在“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需要在全面落实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及清洁高效利用,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规模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

煤炭企业必须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引领,以实现煤炭行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为目标,始终坚持“安全为天、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现金为王、以人为本、和谐稳定”的原则,按照“安全有保障、经营有效益、创新有动力、体制有活力、发展可持续”的路径,推动煤炭行业和企业自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2.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坚持发展不得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思想,坚守安全底线。落实安全工作政治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全员岗位责任。强化煤矿“双基”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弥补安全治灾欠账。强化干部安全履职作风建设,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实施“人、物、环境、管理”等要素的本质安全耦合,彻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努力实现煤炭企业零死亡、零突出、零超限、零水患、零发火的“五零”奋斗目标。

3.提倡资源节约降耗开采

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聚焦“绿色开采+清洁利用+生态治理”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开采全绿色、治理全过程、洗选全覆盖、资源全利用”原则,“一矿一策”优化井下采选工艺,合力搭配开采,降低原煤灰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煤矿井下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井下通风防尘和降噪系统,推进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的节能减排;积极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加大瓦斯抽采与利用力度,做好矿井水的循环利用,挖掘煤炭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增盈空间,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吃干榨尽”。

4.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

以煤炭安全、绿色、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先进开采技术和工艺的应用等工作。健全和完善煤炭科技创新平台,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的持续优化建设,打造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智慧矿山建设,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五化”融合发展,改善井下作业条件,降低矿工劳动强度,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5.创新治理开发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的开发要结合煤炭行业特点,结合矿区的特殊区位,借鉴和应用外部成功、成熟经验和做法,利用内部闲置资源,盘活土地资产,盘活废弃矿山,探索发展光伏发电与农林开发结合、矸石山治理种植果树等产业形式,实现矿区整治与农林经济、旅游和康养休闲、矿井地热水资源开发及利用等的融合发展。积极融入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参与的生态产品开发体系,争取政府生态保护补偿,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注重资源方与投资方、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联络,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品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双碳煤炭企业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