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党建+”工程 引领矿井高质量发展

2022-12-30黄金波

中国煤炭工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党建+矿井管控

文/黄金波

“党建+”工程,即“党建+安全”工程、“党建+生产经营”工程、“党建+科技创新”工程、“党建+人才培养”工程、“党建+服务”工程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新时代新阶段,给煤炭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河南能源鹤煤公司九矿着眼实际,立足长远,创新实施“党建+”工程,大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一、实施意义

实施“党建+”工程,是新时代国有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就要坚持抓党建从工作实际出发、抓实际工作从党建入手,坚持服务企业中心工作不动摇,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

二、具体举措

1.实施“党建+安全”工程,全面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一是深入开展“三违”反思大讨论,设立曝光台。鹤煤九矿在各区队中开展“三违”反思大讨论活动,引导员工深刻认识“三违”危害性,找准“三违”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同时,要求各基层支部设置安全不可靠人员曝光台,以此增强广大职工拒绝违章、远离“三违”的自觉性。

二是全面推进“四员”反“三违”和“三亮三比”活动。要求纪检监察科深入开展党员身边无“三违”活动,团委组织青安岗员开展井下查“三违”,工会组织群监队伍织密“安全网”,女工协管组织持续开展下基层讲安全、“安全嘱咐进班组”等活动,共同筑牢安全防线。同时,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在各基层党支部中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比技能、比业绩、比作风”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完成各项安全生产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强化安全管理执行力,加大“安全型”班组建设力度。狠抓干部工作作风建设,要求对矿上规定的制度、确定的事项、安排的工作一抓到底。将区队管理人员下井跟班作为日常检查的重要内容,每月底进行通报,检查结果纳入月度安全“双基”和工资薪酬中进行考核。以“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为抓手,开展劳动竞赛、“工人先锋号”创建等活动,加大“争当优秀班组长”评比和典型选树工作力度,有效提升了班组安全自理、劳动组织等能力。

2.实施“党建+生产经营”工程,促进矿井降本增效

一是结构调整促开源,狠抓节支降成本。洗煤厂党支部引导全体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强生产工序管理,协助产品结构调整促增收,实现矿井销售收入最大化。人力资源科支部结合工效指标及限员要求对基层各个岗位科学定员,进而根据定员标准开展劳动组织优化工作。同时,各党支部严格执行矿成本管控办法。如机运科负责对电费、租赁费、井下设备及修理费进行管控考核,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费用;企划科牵头,供应科、党委工作部、纪检监察科参与,联合召开材料超支分析会,帮助超支单位查找原因,制定管控措施,有效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

二是经营督查严管控,帮扶攻坚促生产。成立由企划科牵头,供应科等部门组成的经营督查小组,主要对井上下材料的收发使用、电费管控等进行督查。对查出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调度室负责督查每天调度会领导安排事项落实情况,纪检监察科负责日常劳动纪律检查考核。

三是形势宣贯增信心,建言献策助脱困。政工部门成立宣讲队伍,根据不同时期矿井形势需要,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开展宣讲,坚定职工对矿井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积极开展“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建言献策”活动,对有助于企业改革脱困、生产经营发展的建议,及时收集梳理并建立台账。建议一经采用,即给予相应奖励。

3.实施“党建+科技创新”工程,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带动点,积极发挥其优势,定期组织采掘、机电、通风等专业技术劳模骨干人员,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创新钻研能力。

二是建立创新奖励机制。在全矿树立鼓励创新,激励创新,引导职工自主创新的新风尚,充分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规定凡有利于创新提质增效的创新项目,均给予大力支持和奖励,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强化创新人才培育。深入开展后备技能人才培养活动,充分利用各专业技术“大拿”专业技术强的优势,通过开展技术讲堂、导师带徒等举措,积极做好传帮带,大力培育防治水、机电管理、防突管理等重点人才,为煤炭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4.实施“党建+人才培养”工程,增添后备发展力量

一是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全面贯彻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把愿不愿意做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和使用管理人才的重要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技术培训、导师带徒等方式,让一些管理人才实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推动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创新构建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青年职工脱产学习、技术比武、导师带徒等人才赋能培养方式,不断壮大经营管理型人才和专业技术型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兴企、人才强企。

三是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建立后备人才库,推行人才动态管理,鼓励青年职工上大学、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并给予一定经济“补贴”,激励广大青年职工学知识、提技能,为矿井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四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分配、职业规划、评先创优等载体,为岗位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土壤。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树立先进典型,不断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

5.实施“党建+服务”工程,让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

以“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广泛深入开展“谈心交心”活动,主动了解困难职工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按照标准建档、排查摸底、入户慰问等。把关爱职工身体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倾力打造职工关爱工程,常态化开展职工体检,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建立巡视发现问题督办机制,开展职工代表上岗巡视,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

三、实施成效

1.“党建+安全”,促进了党建与安全的深度融合

坚持把抓安全作为党委第一政治要务,形成了党政工团纪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强大动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矿井安全生产的新路子,实现了矿井安全“零”目标。

2.“党建+生产经营”,保证了成本管控更加有效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深入一线,查找成本管控的难点,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使降本理念深入人心,材料费由原来的500万元/月以上,控制到300万元/月以内。

3.“党建+科技创新”,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成功打造了“技能大师马学亮创新工作室”“革新能手牛灿辉创新工作室”等一批党员引领的科技创新基地。两年来,九矿用“红色党建”促“黑色增收”,共计创效370余万元。

4.“党建+人才培养”,激活了矿井高质量发展动能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职工上大学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求学成才的热情,两年来共计报考大专以上学历56人,加大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一大批“80后”“90后”的年轻干部成为基层单位干部队伍的主力。

5.“党建+服务”,保证了矿区职工身心健康

推行降低食堂菜价、取消班车费等惠民举措和“暖心工程”落地建成,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广泛好评,实现了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

猜你喜欢

党建+矿井管控
矿井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高温矿井制冷降温技术应用与分析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及其作用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