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数据多跑路 基层大减负
2022-12-30刘继宝通讯员赵迎春
□ 本刊记者 刘继宝 通讯员 汪 萌 赵迎春
江苏油田机关生产管理人员老周以前每次出差时,都要带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因工作需要,他必须随时掌握油田4000多口油水井及各个站库基地的生产情况,时不时就得用电脑联网,查阅有关数据。现在,老周出差再也不用随身背电脑包了,只需要用手机登录“岗位通”APP,就能解决上述问题。
去年以来,江苏油田推进信息化建设,聚焦岗位,研发工作信息手机移动端“岗位通”APP,解决信息流转不畅的问题;创新报表填报方式,解决重复填、多头报的问题;让信息多跑路,解决数据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通过信息化促进数据资产保质、提质,打通了“减轻基层负担”最后一公里。
开发岗位通手机APP,获取信息告别“四处要”
以往,江苏油田员工要想掌握油区道路走向、岗位安全风险、现场工作流程、单位部门联系方式、班站物料状况等信息,必须返回办公地点才能查询各类信息和数据,或打电话四处询问,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油田信息中心开发了岗位通手机APP,对党建工作动态、钻井试油动态、新井重点井动态、专利申报动态、招投标动态等各类信息和重要数据进行大汇总,真正做到了“一机在手,什么信息都能有”,彻底打破机关与基层之间、业务板块之间的信息壁垒,有效帮助各层级各岗位人员快速获取信息,高效完成岗位工作。
油区道路复杂,有些站库在一般地图上找不到,管理部门每次下去都要找人带路,自从开发“油区导航”功能,不仅方便了人员快速到达指定井场,而且能在地面环境复杂的区域寻找长停井、多年废弃井。油田安全部门负责人说,以前到基层检查,因为不识路径,有时不得不跟基层打招呼,有了“油区导航”,大大方便了安全部门检查。一年来已有2 万多人次使用“油区导航”,来往生产现场快速高效。
打开手机“岗位通”APP,“风险提示”功能帮助岗位员工及时获悉当前工作中安全风险点在哪里,增强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护;使用“电子巡井”“站库巡检”小程序,使当班人员根据巡检终端的提示,轻松完成一个个定制好的工作步骤;使用“通讯录”小程序,可以查询到员工权限范围内所有单位、所有人员的联系方式、办公地点信息;“员工健康”功能可查询员工历年体检数据;“物资速递”可以便捷填报物料申领单、查询岗位所需的物料库存及送旧换新情况……
信息化手段减轻基层员工资料报表工作量
为基层减负是江苏油田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基层生产报表数量、人工抄写工作量一直减不下来。从去年开始,江苏油田开展班站及站库信息化改造提升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减轻基层员工资料报表工作量。
他们改变一直以来按报表已有格式填写的方式,将报表拆分成一个个数据项,分析哪些是自动化采集产生的,哪些是其他系统已有的,哪些是当班人员要手工抄填的,对这些数据项进行格式定义,形成独立的数据项库,将要当班人员抄填的数据项汇集在一起,由人工填写,其余数据根据来源做好导入规则由相关系统自动导入,这样就完成了所有数据项的收集。系统中再建立报表生成机制,通过报表名称、所需数据项的组合、配置,即可生成所需报表。这样今后无论报表如何增加,报表所需数据项如何调整,系统均可以自由配置完成,且所有数据项进系统后可以共享给其他系统使用,做到一次录入,无限次使用。
黄4联合站报表数据项289个,其中自动化数据项138个,其他系统共享数据项119个,真正需要人工抄填的数据项只有32个。“通过信息化数据采集后,三相分离器流量、压力、温度,注水泵压力、排量等数据均自动生成,岗位员工工作量比以前减少40%。”黄4 联合站岗位长许桂荣说。
让信息多跑路,提高数据利用率
江苏油田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和使用,已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但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员工使用数据还不很方便,数据平台中的数据利用率也不高,数据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近年来,油田信息部门搭建应用商城平台,建立了从单井信息,到采、注、输、研等各类应用功能,促进了油田数据资产的保值增值。
他们借鉴总部“数据+平台+应用”的信息化应用建设模式,探索“平台+产品+用户”的应用生态建设。基于油田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搭建信息化应用商城,每个员工、每个团队、每个单位在商城中均可以开发自己的应用系统,并可以作为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油田其他用户使用,这为油田信息化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
目前,应用商城已上架应用60 多个,涵盖物探地质、油藏开发、钻测录、采油工程、生产运行等业务,为油田增储上产、节能降本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单井360”应用,为科研、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单井全生命周期、所有数据、大量图表的一体化查询、下载和使用,对基层技术人员运用这些数据分析井况、地层、岩性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图表助手”应用,为基层科研人员提供了一款强大的图表快速生成工具,一方面使他们不用再为找不到数据而发愁,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从手工绘图转移到科学研究,释放他们本应有的技术研究生产力。“产量分析”应用,对基层技术人员每天关注的油井、区块、班站的日产液、日产油、含水和油井动态等数据变化情况、产量走势等进行分析,促使他们查找产量变化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稳定产量。“实时数据监控”应用,基于生产信息化现场实时采集到的数据,对油井采集到的回压、示功图、电流图、基础电参进行统计汇总,并且按照日度、单井等方式进行分类展示,同时将采集缺失或采集不全等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醒,方便基层生产及运维人员及时跟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应用商城上线半年多来,点击访问29 万多次,开展应用8300多次,累计节约员工查找、分析、汇集数据工时2.5万个,在减少差旅费、车辆使用费用和节约人工成本方面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