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视角下的林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30翟雨佳庄妙丹杨建州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林地分化农户

翟雨佳,于 赟,庄妙丹,杨建州

(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福州 350002)

我国集体林地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立了农户家庭的经营主体地位。但是,分林到户后的林地细碎化、资源配置不优等问题日渐凸显。为了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林农收入,亟需进行林地产权流转,以适应规模化林业经营的发展趋势[1]。影响集体林区林地流转的因素有很多,它们共同制约着我国林地流转市场的活跃度,而林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也成为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研究问题。

1 关于我国集体林地流转现状的研究

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全国确权集体林地面积1.8亿hm2,发放林权证约1亿本,约5亿农民获得了林地承包经营权。至2013年末,我国集体林地累计流转面积为146.00万hm2,占已确权林地比重的8.10%[2];截至2016年末,累计增加到10.50%[3];至2015年,我国集体林地流转市场中参与流转的农户比例约为7.15%[4]到8.34%[5],林地流转规模目前仍然较小。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参与林地流转农户的比例,则需要站在农户角度对激励和制约林地流转的因素进行探究,找到突破口来推进林业规模经营[6]。

2 关于我国集体林地流转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2.1 户主个人特征

关于户主年龄对林地流转的影响,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所得的结果不同。①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年龄越大的农户劳动能力越弱,一般会选择维持原有规模,不愿意流入林地[7],甚至减小原有经营规模,选择流出林地以获得租金[8];②从风险偏好的角度:年龄越大的农户风险偏好性越低,流入林地去扩大经营规模的概率也就越低[9];③从职业依赖的角度:年龄越大的农户对农林业依赖程度越高,为了保障生计,他们通常不会将土地转出[10]。

关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学者们的结论较为一致。①在流入模型中:学历越高的农户,能更好地经营林地,故更倾向于转入林地来进行规模化经营,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11];②在流出模型中:因为林地自然产出的属性,大多数农户可能会选择兼业,不会轻易放弃家庭林地的经营权利,因此受教育水平不显著影响农户转出林地[12];但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工资也较高,当林业经营边际产出较低时往往会转出林地以获得租金收入,故有少数研究结果也显示教育程度与林地流转负相关[13]。

2.2 农户家庭特征

关于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影响,林业生产为劳动力的家庭提供了就业途径,为了获得更多收益,他们更有可能扩大林业经营规模从而流入林地[14-16];对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农户家庭而言,他们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更倾向于将林地转出[17-18]。值得注意的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往往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偏多,此时林地的自然产出如果不能满足家庭劳动力的日常所需,此时农户可能就会将林地转出,即家庭劳动力数量对于林地转出的影响会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不断显著。

关于农户家庭总收入,一般认为家庭收入越多,闲置资金流入林地的可能性越大;但当家庭非农收入占比提高时,收入水平所带来的土地流入影响就会随之而显著降低,此时可能不会再流入土地[19]。

2.3 林地资源禀赋特征

拥有大面积林地的农户,其在生产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会更高,增加林地经营所带来的成本会阻碍农户流入林地[20-21],若林地转出的收入大于经营所得,其可能更倾向于将已有林地转出[22]。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拥有较大面积林地的家庭更熟悉经营管理,从而更倾向于转入林地来实现规模经营[23-24];反之,拥有林地较少的家庭,通常会选择外出务工,从而流出林地获得部分的租金[25]。

一般认为细碎的林地会增加农户的经营成本,在流入时也存在更高的交易成本,从而使得农户不愿意流入更多林地[26];他们更倾向于流出土地,然后从事非林劳动来支撑生活。然而,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细碎林地可以分散林农的投资风险,这种倾向会抵消掉林农转出林地的意愿,使结果不显著。

2.4 农户认知特征

农户认为当获得采伐指标容易时,经营收益也较容易实现,越愿意扩大经营规模从而流入林地;反之更愿意将林地转出。但是,农户的决策行为是一个过程,采伐指标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会随农户经营面积的增大而不断显著,当家庭林地面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采伐指标可能不是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刘璨等在调研中发现,在南方集体林区很多树木到了轮伐期却因没有采伐指标而不能及时采伐更新,面对这种高额损失,林农则不愿再进行林地经营。

学者通常认为农户对林改政策的满意度可以反映为其经营林地的意愿,对林改政策越满意的农户进行林地转入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取消“木材一家进山收购”、停止收购育林基金等政策推行后,育林成本降低且木材收购价逐步被市场价取代,即便木材收购价处于下跌趋势,农户依然感觉到木材价格在上升,对经营更有信心,这有效地对冲了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农户挤出林业生产的风险。

调查发现进行林地流转的农户大多是对林权交易中心有所了解的。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费用过高一直是林地流转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重要因素,林权交易中心可为林地流转提供交易场所和供求信息,为农户提供一个有法律保障的平台,所以农户对其认知越多,就越愿意参与流转。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林权流转交易平台,促进交易的规范化和透明化,使农户更加信任流转市场、交易成本更低。

2.5 其他内生变量

关于非农就业,有学者构建了双内生农户决策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非农就业显著抑制林地转入,却对林地转出影响不大[27]。理论上农户非农就业的结果是对种植地投入的时间和人数减少,从而正向促进林地转出,实证结果却与主流观点不一致,主要原因是林地投入产出期限较长,而非农就业的农户更多表现出暂时性在外务工,返乡时若林地仍处于流转状态,会影响农户的生计。为了提高林地综合收益,让兼业户将林地转给专业的人来经营,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些农户返乡后的生计问题。

关于制度与政策,总体上,政策激励效应还是存在的。就土地确权政策来说,确权是实现林地三权分置以及进行土地流转交易的前提,确权政策的实施确实促进了农户林地流转,且确权年限越长,农户潜在流转的可能性越大。但有学者通过量化与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文本,发现土地流转的政策激励存在着门限效应,即政策激励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促进林地流转。

关于交易成本,结论较为一致:即无论是流入还是流出,都是农户流转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阻碍因素。徐秀英等发现在相同的情况下,因为与多个农户交涉存在高额的交易成本,故农户从其他农户处流入的林地面积仅为从村集体处流入的57.10%。现阶段我国集体林区产权不明晰现象广泛存在,林权纠纷频发;是否明晰产权后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加速林地流转,是今后可研究的方向。

2.6 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在集体林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有些研究结果并未达成一致。主要体现在:农户年龄、家庭林地面积和非农就业。分析这些研究的数据来源,发现多数研究都是基于某个县区某时点的小样本调研数据来做实证分析,农户所处的地域以及平均年龄段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性。

①就农户年龄而言,不同角度下研究的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不同:研究中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的农户平均年龄偏大,基本不再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其子女大多从事非农工作,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已下降,此时更倾向于流出林地;而从职业依赖角度分析的农户平均年龄偏小,其依然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而在这个年龄区间的农户,年龄越偏大,未来从事非农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小,为了保持生计其更重视林地的经营,就更倾向于流入农地;②就家庭林地面积而言,不同研究中农户的职业类型不同:当所研究的农户大多为非农就业时,大面积的林地交易成本更低,转出林地所带来的收入通常大于其经营所得,农户更倾向于转出林地;若所研究的农户多数正在从事林业经营,很熟悉林业经营工作从而对林农这个职业产生依赖,其自然倾向于流入林地来提高经营效率;③就非农就业而言,张寒在其对于林地流出的影响研究中,与主流观点表现出不一致,原因是研究中涉及的农户大多数表现为在城市等地短暂性打工,其担心年老后无收入保障,从而不愿流出林地。

综上,所研究的农户职业和收入不同,其研究结果也不同。同时是否当非农就业的农户所从事的职业有稳定的退休工资或收入较高并不用担心老年生计时,其就更倾向于转出林地呢?因此,研究非农就业的职业结构性分化对于林地流转的影响也有着重大意义。

3 关于农户分化对林地流转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户进城务工的机会,收入水平与职业类型的变化最终会表现为农户分化。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农户总是试图追求效用最大化,并选择最利己的行为。分化后的农户可能会对土地的偏好和依赖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最终决定了农户的土地流转决策[28]。

3.1 农户职业分化对林地流转的影响

职业分化是农户由农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工、商等不同职业的过程。①大多文献对农户职业分化的研究是从农户不同兼业程度展开的,将农户划分为专业农户、以农为主的农户、以农为辅的农户和非农户。理论上,专业农户有更高的林地经营效率,通常林地流入的总预期收益大于流出总预期收益,因此专业农户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更倾向于流入林地[29];以农为主的兼业户对土地依赖度稍弱,故具有林地流入、流出的双重倾向;而以农为辅的兼业户和非农户对林地的依赖度较低,更倾向于流出林地;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回归结果与理论表现出一致[30]。一些不同的职业划分方式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张蕾等将农户家庭户主的职业按照远离农林业程度分为六类,结果显示农户离农程度越高,其林地流出概率越大,但是否远离农林业对农户林地流入的影响不显著。②农户职业分化的结构也是影响林地流转的因素之一。差异化的职业首先使得农户对于林地产权表现出差异性偏好,而其又会体现在农户的经营意愿上,从而影响农户的流转决策[31]。在自营工商业,以及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农户更倾向于流出林地[32],因为工作更加稳定的人,返乡从事林业经营的可能性更低,并且有稳定退休工资或较多的收入积累,不大会担心未来生活保障问题;而在城里的临时工,随时可能会返乡务农或年老后没有退休工资,其就倾向于保留林地的使用权,避免生活来源的突然中断。因此,培养农户的非农就业技能,促使其稳定就业,这样既能实现农民增收也能为林地流转创造基础条件。

3.2 农户收入分化对林地流转的影响

关于收入分化带来的影响,主要为以下两个层面:①收入水平分化:从流出的角度,调查林地细碎化程度较高的福建地区发现,收入水平的分化使得农户林地流转的意愿和行为存在差异性,收入高的农户在意愿上倾向于不流出林地,因为其不在乎流出土地所带来的部分租金,但是在村里合理配置林业资源的气氛带动下最终却选择了流出林地。从流入的角度,调查林地细碎化程度不算太高的抚顺地区发现,收入水平会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林地流入意愿和行为,因为收入越高的农户使用大型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能性就越高,其就更倾向于流入土地来进行规模化经营;②收入结构分化:冉陆荣等将收入结构划分为以经营性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和多样性收入三个层次,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越高,农户扩大经营的意愿就越强;其他学者用不同划分方式也得出了相同结论。

综上,学者们在农户职业分化对林地流转影响的研究中,普遍得出结论为非农属性与林地流出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林地流入的关系不显著。可能的原因为,农户的职业通常与收入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在农户收入水平对林地流入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户,收入水平对流转行为呈现的影响时正时负,因此将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农户分组进行异质性检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林地流转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主要从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林地资源禀赋特征、农户认知特征四类控制变量及非农就业、林地流转政策和制度、交易成本等关键变量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也通过分析不同研究者对于相同影响因素产生差异性结论的原因,并着重从农户职业分化和收入分化2个角度梳理了农户分化对于林地流转的影响。

从目前大多数文献的研究来看,仍存在一些研究的进步空间。第一,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户对于林地流转的意愿和行为,较少从需求层面对农户林地流转的动机进行深层次研究。资源禀赋、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故仅从这些方面去测评其流转意愿和行为,可能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深入调查已流转的农户为什么愿意流转从需求端激励才能真正地激发林地流转的内生动力,让政策更加有效;第二,农村的社会关系网络比城市的更强,农村居民的行为更易受他人的影响。已经进行流转的农户在流转过程中的现实需求,如果不能够得到切实的满足,会对其他农户的流转行为产生抑制作用。故应从已流转农户的流转前、中、后的需求进行分析,保障流转全过程稳定可靠,从而激励其他农户的流转行为;第三,学者分析农户流转意愿行为差异多是由农户分化导致,而农户分化现象主要植根于中国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随着二元结构的逐渐弱化,土地流转达到一定规模,未来的流转行为和意愿应主要从兼业户角度出发来考虑,例如兼业户是否愿意回乡承包林地进行规模经营?又或者兼业户是否能够克服因害怕在城里“扎不了根”而不愿意流出林地的心理?因为未来兼业户会占很大比重,并且激励完全脱离林地生产的农户进行林地流转较为容易,而当城乡协同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还完全投身于农业生产的农户也很难改变其思想和行为,所以对兼业户的林地流转行为意愿和流转需求进行研究也许更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第四,学者们实证分析的数据大多数来源于某一时点某地区的调查结果,但农户的决策是一个行为过程,并且决策行为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行为和意愿出现偏差,如果能够对多个地区进行一段时期的连续观测获得面板数据,从而对某一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可能会使分析结论更加准确,从而提出更为适用的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林地分化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Summer Is Coming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