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的探索
——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

2022-12-30李悦昕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育人

田 浩 李悦昕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教育需要顺应所处特定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发展需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与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实施,就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强化价值、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助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1]。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以建设高水平、示范性育人体系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由此可见,一流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课程思政的“知识-能力-价值”一体化追求是建设一流专业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而一流专业的“高水平、示范性”特征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二者在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高水平人才这一目标上可谓殊途同归。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开展了几年时间,取得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然而,当前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以散点式形式开展,缺乏完整、清晰、明确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案,系统性、整体性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一)课程思政的多元主体尚未形成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是多元化的,多元主体的互动和协作对课程思政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部分主体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协作不够顺畅。首先,一些专业课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课程思政意识不强、课程思政能力不足、课程思政方法欠缺等问题。其次,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评价者、反馈者、建设者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最后,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割据”、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协同育人效果没有充分展现出来[2]。

(二)课程内及课程间的思政要素尚未形成有机融合

一方面,课程内部的思政要素多以散点形式存在,尚未由“点”连成“线”。单门课程主要是以“融入点”的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即在某门课程中选取若干章节加入课程思政要素。而课程内部思政要素“点”与“点”之间的关联还不紧密,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课程之间的思政要素也尚未形成有机融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专业人才的养成规律为依据形成的兼具结构性和层次性的育人体系。同样,课程思政建设也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思政体系也应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因此,如何完成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系统性转变,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3]。

(三)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尚未形成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专业教师具备思政教育的意识,更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思政教育理论,并进一步将理论转化为思政教育实践。这意味着课程思政理论与课程思政实践缺一不可,二者的融合对课程思政建设至关重要。而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时生硬地套用思政教育理论,没有与专业教育有机衔接和有效融合。二是部分教师以直觉、经验为基础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没有以宏观的思政教育理论为指导。总之,空洞的理论和凭直觉开展的实践不仅阻碍了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而且潜在地削弱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综上,高校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在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开展融合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长期以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培养高水平人才为目标,持之以恒地耕耘与探索,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2019年,应用心理学专业被确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扩展课程思政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能力、建设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进行了探索。

二、高校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以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到目前为止,已在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态与环境心理学等10余门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探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概括而言,课程思政要取得良好实施效果,需要推动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需要重视课程内及课程间思政要素的有机融合,需要促进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一)课程思政多元主体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4]。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团队针对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主体“弱化”和“割裂”问题,采取多举措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思政育人体系建设。首先,注重发挥党组织力量,通过党支部专题活动,推动党员教师带头开展课程思政研究,自觉将党性修养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同时,定期邀请思政课教师为专业课教师提供辅导和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其次,注重发挥榜样力量,积极推动老教师、教学名师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并支持他们通过讲座、研讨、督导等途径传授课程思政理念和经验,以带动全体教师认同课程思政价值并主动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最后,强调和突出学生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把握学生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获得感,推动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整体评估和动态调整。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已初步建立了多元主体协作的课程思政格局。师生普遍意识到,课程思政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其中党组织的引领、党员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学生的参与和反馈起着关键作用。从效果上看,多元主体的参与产生了较好的协同效应,应用心理学专业整体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二)课程内及课程间思政要素有机融合

早期的课程思政探索多是以“融入点”的形式在单门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即在课程的若干章节加入课程思政元素。这导致课程思政元素“点”与“点”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没有形成融合性的育人体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完成由“点”到“线”的转变,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团队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从专业核心课程入手,对加强课程内思政要素的有机融合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实践。首先,通过系统梳理课程内思政要素的“融入点”,建立各思政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推动课程内思政要素从局部融入向整体结构体系的构建转变;同时,积极吸收课程思政相关研究的前沿性成果,推动已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思政结构的落地转化。其次,根据专家的评估结果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在每年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时,注重对课程内部思政要素的总结,及时将课程思政要素加入教学大纲,推动课程思政的制度化,形成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方案。最后,注重构建有利于课程内思政要素发挥作用的“生态系统”,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配套教材和在线课程的建设,为课程内部思政要素的融合与延伸提供动力。

课程思政效果的提升有赖于系统化、结构性实施方案[5]。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必须跳出在单门课程实施的思维框架,聚焦整体性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层次的育人体系[6]。为此,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着力对课程思政要素由“线”到“面”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在前期部分课程开展的课程思政实践的基础上,聚焦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层次,以人才发展规律为依据科学设计思政育人的整体体系,力图建成具有内在结构的课程思政体系。例如,在低年级阶段,更加注重专业认同、传统文化、理想信念等方面思政要素的融合;在高年级阶段,更加注重社会服务、职业道德、科学精神等方面思政要素的融合。这样,通过思政要素结构化、阶段性地融入,逐步建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植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摆脱了单门课程的“散点式”模式,探索出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发展阶段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推动了课程内及课程间思政要素的结构化和阶段性融合,逐步建立了点、线、面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

(三)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若要获得理想效果,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步提升,并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和螺旋上升。在课程思政理论提升方面,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注重多渠道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通过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组织教师探索课程思政的途径和方法,强化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例如,采取课前导入、课中融入、课后启示的递进方式,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职业道德等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的探索。同时,在课程思政实践方面,致力于搭建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红色”专业实践平台,促进课程思政理论的落地与转化。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师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干部心理支持项目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公众心理疏导等工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责任意识,坚定了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经过多年的探索,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形成了较好的互动循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有了较大提升,并能将课程思政理论自觉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与此同时,通过各类以课程思政为指导的实践平台的运行,师生普遍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和乐趣,从而为课程思政理论的落地和转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高校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效果

(一)培养出一批“又红又专”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在高校的全面实施,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2个方面表现优异,获得一系列高水平奖项。例如,2020年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银奖,2019年获全国首届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竞赛二等奖,2019年获第5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3等奖,2017—2019年连续3年有项目被评为北京林业大学十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8和2019年度有项目被评为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这些奖项的获得,一方面得益于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学生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

从学生对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看,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校生对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满意度较高。特别是普通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评价分数近年来稳步上升,有力地证明了课程思政的实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毕业生对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也有较高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根据第三方评估机构麦可思提供的《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2017)》,与其他专业相比,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对专业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名列前茅。其中,核心课程的满意度为85%,位列全校第5;实验教学的满意度为87%,位列全校第8;实习教学的满意度为93.7%,位列全校第5;而且毕业生对母校和本专业的评价和认同度也很高,校友综合评价指数为97.92%,位列全校第2。

(二)磨砺出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学生的引路人,其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都尤为重要。为此,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师资引进和培养中,将思想政治素养作为第一标准,以确保师资队伍整体的思政素养持续优化。例如,专业的主要负责人均由“80后”优秀党员教师担任,保障了专业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活力。同时,注重加强专业教师党支部活动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建成了较为稳定的课程思政育人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和改进措施的研讨,逐步建成了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此外,还鼓励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针对学习困难和学习适应困难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关爱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从而培育了和谐有爱、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

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还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近年来,专业教师共主持市级、校级的思政课题和教改课题15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教育教学领域的专著4部;先后有1名教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奖、3名教师获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名师奖、5名教师获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三)创建出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服务品牌

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是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以服务国家和社会为己任,坚持将个人发展、专业发展融入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在自闭症儿童心理干预、脱贫攻坚干部心理支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积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创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服务品牌。

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创建的彩虹宝贝特殊儿童心理干预项目,12年来坚持服务特殊儿童群体,获得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和肯定;多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依托北京市教育工会心理咨询中心平台,以北京市教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相关项目被评为北京市职工心理服务优秀助推项目,还荣获“职工心灵驿站”等称号。

再如,近2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工作,采取多种方式为扶贫干部提供心理服务,并开展了相关研究,撰写的研究报告获有关部门的积极评价并被评为中国林业职工政策思想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师生践行“仁爱、智慧、勇为”的系训,广泛参与非常时期的社会公众心理服务,通过央广网等多种平台开设了20余场线上心理讲座,为疫情期间的心理科普和心理疏导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相关工作被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名师专项)“一流专业背景下的整合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编号BJFU2020MS00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整合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编号2021-NLZX-YB41。

猜你喜欢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百日坚守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Pilot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eness and Prosodic Features
The Impact of Surroundings on the Characters in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