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2-12-30

中国煤炭工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矿山煤炭煤矿

韩正:统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3月22日主持召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专题座谈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听取有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意见,研究部署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

韩正表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切实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国家能源电力安全保供。要深刻认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统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科学有序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韩正强调,要加强统筹谋划,聚焦重点领域,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合力。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抓住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推动煤炭清洁高效生产和洗选,抓好电力等主要用煤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大力加强散煤治理。要加强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突出应用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要完善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共同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迈上新水平。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布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能源储备体系更加完善,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城市、核心区域、重要用户电力应急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我国出台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规划》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应急管理部: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3月14日,应急管理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介绍矿山安全生产情况。

据通报,2021年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国矿山共发生事故356起、死亡503人,同比分别下降16%和12.7%。我国煤炭产量41.3亿吨、同比增长5.7%,创历史新高。煤矿发生事故91起、死亡178人,同比分别下降26%和21.9%,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44,同比下降24%。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煤矿企业投入建设资金727.8亿元,达到三级标准化以上煤矿2508处。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813个,已有29种煤矿机器人在370余处矿井现场应用。着力推进“一优三减”,“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煤矿达1914处。转隶清退劳务派遣工7.96万人。取消夜班采掘作业煤矿436处。努力提升人员素质,累计培训矿山从业人员68.3万人次,补贴培训资金3.9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开展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专项核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并召开动员部署会,安排近期对各地和中央企业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情况开展专项核查。

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企业要对照签订履约政策要求进行自查梳理,不符合要求的抓紧整改。要签足中长期合同,签实中长期合同,规范签订中长期合同,严格合同履约。核查组将采取查阅原始数据资料、座谈、个别谈话、现场调研等方式,深入各地和中央企业开展核查。根据核查情况,对签订履约情况好的予以激励表扬,对签订履约情况差的按照能源保供相关制度要求进行追责。签约履约情况将计入企业信用记录并与产能核准核增、运力配置等政策措施挂钩。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加强矿山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

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各省级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制作举报奖励公告牌,在辖区所有矿山入井井口或工业广场醒目位置悬挂。

通知要求,各省级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各省级局拓宽举报奖励宣传渠道,在当地电视台滚动播放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主要信息;节选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关键内容,在当地主流媒体刊登或播出;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充分利用检查执法、督导检查和明查暗访等契机,积极向矿山企业广大职工宣讲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充分调动全社会特别是矿山企业职工举报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的积极性,形成举报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的强大声势。

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煤炭无人化验室通用技术标准立项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信息公司申报的《煤炭无人化验室通用技术标准》,在中关村标准化协会组织召开的立项建议审查会中通过立项审查,标志着煤炭无人化验室正式进入团体标准建设阶段。该项标准的立项将填补国内空白,对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无人化验室使用区块链技术存储化验数据,全程无人工干预,在大幅提升化验效率及可靠性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化验成本、压缩煤炭流转周期。

煤制天然气催化剂首次完全实现国产化

近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透露,其与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15亿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CNGC—2气体调节剂和CNJ—8甲烷化催化剂供货合同。该合同的成功签订标志着煤制天然气催化剂首次完全实现国产化。与国外催化剂相比,西南院CNGC—2气体调节剂变换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CNJ—8甲烷化催化剂提升了单程甲烷化反应的转化效率,可适用于更低的氢碳原子比(H/C)和汽气比,是更节能、更高效、适应性更强的新型催化剂。

全国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能源保供”组合形式债权融资计划成功落地

3月18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通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成功发行2022年度第四期债权融资计划,规模10亿元,期限1+1+1年。该产品是全国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能源保供”组合形式债权融资计划。本期债权融资计划将第三个计息年度票面利率与融资人预设可持续发展目标——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新增个数指标完成度相挂钩,助力企业通过智能技术和装备的迭代升级加快智能化矿井建设步伐,推动绿色开采落地见效。

全国煤炭行业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揭牌

近日,全国煤炭行业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上海)、华电煤业产业链人才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智链·创合”人才品牌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全国煤炭行业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上海)是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融入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举措,也是该协会倾力打造的第一个煤炭行业管理人才教育培训试点。

煤电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项目开工

3月10日,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全国首个煤电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项目——浙能兰溪CO2捕集与矿化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开工仪式在浙能兰溪发电公司建设现场举行。项目计划于今年底建成。项目投运后,将实现在全球首次把低能耗CO2两相吸收剂及基于化学吸收工艺的吸收剂胺逃逸控制装置应用于工业示范,是全国首个将CCUS技术与煤电全流程耦合的项目,捕集CO2能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降低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较好的科技示范效应。

陕西省推行煤矿矿长安全生产考核记分管理制度

近日,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联合印发《陕西省煤矿矿长安全生产考核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明确,考核记分从煤矿矿长正式任职之日起实施,至其不再担任全省任何一座煤矿矿长之日结束。1个记分周期(即“1个自然年”)内总分为12分,按照记负分的方式进行。煤矿因多项安全隐患同时存在多种记分情形时,对煤矿矿长进行累计记分;煤矿因安全隐患和罚款金额同时出现不同记分情形时,按照绝对值高的进行记分。

河北省上收煤化工项目环评审批权限

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2年本)》近日发布并实施,上收部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根据《目录》上收部分建设项目分为两类:一是将2013年下放的乙烯项目和煤化工项目、2019年下放的不涉及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上收至省级;二是明确张家口市、雄安新区和河北省自贸试验区享有的省级审批权限,不包括“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权限,即不包括乙烯、焦化、燃煤发电等“两高”项目审批权限。

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装备产业研究院揭牌

3月22日,河南省第二批省实验室和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集中揭牌仪式举行。本次集中揭牌的共有3家省实验室、13家省中试基地和15家产业研究院。15家产业研究院中包括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装备产业研究院。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装备产业研究院是由郑煤机集团作为牵头建设主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相关高校院所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产业研究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力争“十四五”投放煤炭先进产能1000万吨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印发《自治区关于振作工业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着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能源供应。协调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科学制定生产计划,保障煤炭持续稳定生产。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煤矿核增生产能力,安全有效释放先进产能。加快惠安、新乔等煤矿开工建设,力争“十四五”投放煤炭先进产能1000万吨。

山东能源集团“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3月23日,山东能源集团“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上海分中心、青岛分中心在鲁南化工公司揭牌。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前身是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依托企业设立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也是科技部命名的全国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步入新序列的山东能源集团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按照“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和区域协同、油化结合的总体思路,建设国际一流的煤炭清洁转化利用技术开发、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基地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晋能控股集团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取得新突破

近日,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科学技术研究院公司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创立的煤矿区全矿区、全层位、全时段煤与煤层气共采“四区(规划区、准备区、生产区、采空区)联动”井上下联合抽采模式和系列技术体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性实践成果。应用该项成果,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成庄矿基本实现了全系列抽采,瓦斯抽采量达1.3亿m3/年,瓦斯抽采率达84%以上,保障了高瓦斯矿区低瓦斯采煤。

猜你喜欢

矿山煤炭煤矿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