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以煤为基” 保障能源安全

2022-12-30本刊评论员

中国煤炭工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煤炭能源

文/本刊评论员

面对能源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从战略的高度,强调确保能源安全。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面对实现国家远景发展目标对能源稳定供应的新需求,面对国际地区冲突引发能源供需紧张的新变化,面对“双碳”目标愿景下能源绿色转型的新形势,要想端稳端牢能源“饭碗”,必须立足“以煤为基”的基本国情,多点发力,统筹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夯实能源安全基石。同时要顺应能源发展趋势,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切实保障能源供给安全。

以煤为主,筑牢能源供应保障基石

端牢能源“饭碗”,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我国能源赋存条件的再认识,那就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对煤炭产业发展的注意力不能分散。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稳定的兜底保障作用,贡献了煤炭力量。特别是“十三五”以来,煤炭行业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建设,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先进优质产能建设和释放,构建起了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煤炭安全保供能力显著提升。

以2021年为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达到114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高于6%的预期目标,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而煤炭作为支撑经济较快增长的主体能源功能,再次得以充分彰显。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历史性地超过40亿吨,达41.3亿吨,原煤产量、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5.7%、4.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主体能源地位突出。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面对能源供应持续紧张的局面,广大煤炭企业响应政府号召,克服疫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加快组织生产进度,加大优质产能供给,为经济恢复发展和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了有力保障,彰显了煤炭担当。

近期,面对国际能源供应形势严峻复杂、能源价格不断攀升,国内煤炭消耗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召开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专题会议,围绕煤炭稳产增产工作,探索出台增产保供的新政策新举措。同时,从推动手续办理、加强应急储备等多方面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强化煤矿生产调度,进一步释放优质煤炭产能,确保产能合理,产量充裕,运销畅通,安全保供。

这再次体现出政府对于立足“以煤为主”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凸显了煤炭在能源供给大局中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

多点发力,构建煤炭发展新格局

在“双碳”目标愿景下,煤炭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稳固能源供给基本盘事关重大。这就要求煤炭行业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煤炭革命,积极构建发展新格局。

要在煤炭生产和消费两端同时发力,打造绿色智能清洁低碳的煤炭供需新格局、新体系,提升煤炭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煤炭保供能力。一方面,煤炭生产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先进产能建设,释放优质产能,提升供给质量;推进智能绿色开采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建设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矿井和大型露天煤矿,着力形成以大型智能化煤矿为主体的煤炭生产结构,提升煤炭生产能力,确保安全稳定保供。另一方面,要大力做好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工作,提高煤炭洗选比例,促进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进煤炭清洁转化。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协调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提高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推进煤炭绿色低碳转型。

煤价稳则电价稳,能源价格的“基本盘”就稳,能源保供的大局就有了可靠保障。煤炭价格的异常波动,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损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障能源安全,重点要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所以,要坚持和完善煤炭上下游产业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近期,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重点是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健全煤炭价格调控机制,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这是新形势下,完善煤炭价格机制、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有力举措,有助于推动煤、电上下游协调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维护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我国煤炭开发供需的不均衡性,以及需求变化的波动性,致使煤炭对能源调峰作用的重要性逐年凸显,加快煤炭储备建设十分必要。要支持资源条件好、安全有保障、环境友好型的煤矿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开展弹性产能试点;要统筹政府、企业、社会储备资源,加强煤炭储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煤炭储配基地应急保障能力。国家发改委近日提出要加快推进2亿吨以上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国务院支持贵州省在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布局建设大型煤炭储配基地,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将有效缓解煤炭需求季节性波动和时段性紧张局面,进而稳定能源保供大局。

协调推进,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为新时期做好能源工作指明了科学路径。

近年来,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国新能源发展迈上快车道,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能源消费量仍处在较快增长阶段,可再生能源仍然不能完全满足能源的增量部分需求。

所以,必须立足煤炭是主体能源这个实际,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推进煤炭与新能源协调发展,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一方面,不能分散对煤炭的注意力,持续抓好煤炭先进产能的开发建设,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转化,提升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清洁发展水平,稳固能源保供基石。另一方面,要以能源结构转型为重点,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因地制宜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实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利用率,进一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要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装备自主化进程,在大规模储能、智能电网、先进核电、氢能和燃料电池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抢占能源转型变革先机。

总之,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当前,我们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定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的认知和信心,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促进煤炭与新能源协调发展,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是端稳端牢能源“饭碗”,确保能源安全的根本所在。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煤炭能源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谈能源安全不能只看能源本身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北京市能源安全水平评价分析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