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图景中的城市商业空间形态及其当代启示
——基于《东京梦华录》的解读
2022-12-30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在读
窦 逗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在读
1 东京城城市空间结构
1.1 空间布局规制严明
1.1.1 三重嵌套的城郭空间结构
北宋东京的都城,由位于中心的皇城、里城以及外城组成,形成三重嵌套的关系。外城是军事防御的首要屏障,内城是军事缓冲之地,城中河流纵横,蔡河是都城交通与漕运的通道,也是内城的护城河。
1.1.2 中轴对称
为了突出宫城是整个都城结构的核心位置,中轴对称的城市结构是中国古代对中央集权制的集中体现。从皇城的宣德门到跨州桥,再通过朱雀门与龙津桥到外城的南薰门,这是东京城南北方向的轴线,也是都城内举足轻重的一条街道,即御街,是皇帝祭祖与南郊大礼等重大活动的主道。
1.1.3 以宫城为核心的政治空间功能形态
内城中虽然分布繁华闹市,但是宫室、官署、庙社等政治功能空间仍然占据统帅地位,保留了保护宫廷区的政治活动的基本特色。通过御街的划分,东京城遵从“左祖右庙”的基本制度。都城中的内城是政治中心区的延伸,也是都城商业活动和居民居住区。原文中,详细描写了宫城外城市空间结构与政治空间的关系。
1.2 通达的商业空间
北宋时期城市街道的本质转变是坊市制的崩溃与街市的诞生。这对城市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有重要的影响,奠定了北宋在古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客商们通过汴河从南方到东京城内,北宋官府在沿汴河或在城内建造邸店。邸店是提供客商们堆积货物、交易和寓居的行栈,于是汴河的沿岸产生了“行市”。行市,上市则聚市罢则散,不长期占用土地资源。随后发展为沿汴河租借官府的土地,建造房屋,形成永久性的行市,逐渐稳定固定下来。东京开放的街市,职能丰富多样,除了交通,街道也是日常活动和商业活动的载体。传统商业、服务业项目被继承和发展,又有了新类型的出现,从而构成了北宋丰富的商业结构。
2 正式与非正式商业的连接
2.1 新型商业的模式的发展
由于城市中的贫民阶层没有能力经营固定的商铺,只能做小本生意,就出现了新型的商业模式,即流动摊贩。流动摊贩是对商号的支脉与补充,是商号、店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扩展。流动摊贩大多也活跃在都城的夜市与晓市上,起到商号所起不到的作用,呈现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与交融。百姓突破了阶层隔阂,城市活力由集体主导走向个体泛在,展现了对个体的尊重、对行为的包容以及人性的解放[1]。
北宋出现很多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形成了以酒楼和茶坊为中心的商业区以及具有商业性质的大型综合性演艺娱乐场所,即瓦子勾栏。《东京梦华录》中对琳琅满目的售卖商品列举的非常详细,如“饭后,饮食上市,如酥蜜食、枣锢、澄沙团子、香糖果子、蜜饯雕花之类。”[2]
2.2 不同类型的集市
东京城内出现不同类型的集市,如早市、日市、夜市以及季市等,按地点分还有桥市、庙市、瓦市等。其中夜市是北宋时期特色的集市类型,正如文中的“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2]
2.2.1 夜市
商业交易没有了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街市完全开放的基础上,夜市通宵达旦。城市中有众多夜营业的酒楼与茶坊,并且大型的娱乐场所聚集,如分布众多的妓馆。营业时间的延长与坊市制的废除与市民自由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2.2 勾栏瓦子
瓦市是一种以娱乐目的为主,混杂有餐饮和售卖的公共娱乐场所。瓦子易聚易散,形式简单灵活,对建筑形式没有过多的要求。如原文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2]
2.3 强烈的品牌意识
东京城内出现大量流传下来的商铺和被顾客们认可的品牌产品,如以店主人姓氏命名的张家酒楼和李家香铺,以店铺所在地段和店主姓名命名的街东车炭家酒店、得胜桥郑家油饼店,还有以仁义风雅等字和以吉祥字意命名的丰乐楼、会仙楼、清风楼酒店等。
原文中写到“九桥门街市上酒店,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在商业如此繁华的城市中,出现了中国传统广告民俗的主要形态,即招幌与招徕[2]。招幌是“招牌”与“幌子”的复合式通称,是工商行业用以宣传所经营商品特点和档次等信息的视觉标识。招徠是工商等诸行业用以宣传经营内容等招徕性信息的听觉标识。这些商业贸易的产物起到了宣传、促销以及吸引顾客的作用,反映了东京城商业的繁华与发展的成熟。
3 东京城商业空间形态分析
3.1 依据都城的规划布局
东京城三套城垣的基本城市结构,在城关处形成了人流和物流的聚集地,发展成以城关为核心的商业区,并形成与城垣分布同构的近似圈层结构。城市东南部,商业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使东京的商业重心偏重于东南部,都城西南与南部是使馆区、国子监和太学所在地,形成了文化娱乐餐饮区。
3.2 商业中心不平衡
东京都城的商业中心体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区段、一条大街”结构。一个中心是指皇城东南部的相国寺至马行街的内城商业中心,三个区段是指朱雀门内外、望春门内外以及闾阖门至金梁桥大街3 个商业段,一条大街指的是景阳门至安远门的御街。宫城外东部与东南部的商业中心形成南街北市的形态,体现了经济中心对政治中心的依附,东南部商业中心体现了交通运输对经济中心的影响。
3.3 形成节点商业空间与商业街
城市的出入口和市内道路网的交叉口形成节点型空间,是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汇集处。节点型商业区需具有一定数量的大型商店作为核心,围绕核心分布相当数量在功能上关联密切的商铺,发挥商业功能并具有吸引力。城关处是连接城内外的交通枢纽,城内街道交错、水道纵横、桥梁众多。这些节点处是外来人口、工商贾贩以及流动艺人聚集活动、出入频繁的地方,吸引了大型的酒楼、茶肆、瓦子等商铺在此布设。由此节点处的大型商铺为核心,形成了人口高度密集,具有贸易、娱乐、文化等功能的繁华商业区。东京城内主要街道除了交通功能,也是商业活动的载体,构成东京商业空间形态的骨架。
4 东京城商业形态的形成原因
4.1 市场
市场是决定东京都城商业格局的最本质原因。正是北宋市场经济的高度繁荣,才使得商业资本可以按照经济规律来进行运作,市场成为了商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4.2 可达性
自由街市形成后,商业空间的发展根据都城规划布局和各区域社会构成,按照商业发展规律形成一定的功能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与交通系统的便捷,使得商业市场变得更加广泛,也具有良好的商业扩展性。
4.3 人口规模增大与漕运的发展
东京城在最繁荣的时候有户13.7 万左右,人口约150 万左右,包含很多达官贵族与豪门显贵。北宋人口的大量增长,主要原因是其集权政策的推行。由于北宋时期的土地政策,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从而流向城市。东京庞大的人口数量,是突破坊市制形成街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东京城水道漕运也对商业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纵横的河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与商业空间形态的演变。都城内汴河与护城河形成了完整的河道体系,便于商品的售卖、运输与储存。由于这些沿河地区交通便利,有大量的人流汇集,河道桥梁周围区域出现了桥市、行市与商铺逐渐聚集的结果,就形成了以桥梁为节点的核心商业区。
4.4 奢侈的城市生活
宋朝商业经济发达如此,是因受到极度开放与先进文学思想地影响。例如,举世闻名的“三苏”——苏洵、苏辙、苏轼,北宋理学家程颐与程顥,宋代著名的女性词人李清照等,可见当时思想的开放与先进。
社会财富的累积与商品经济高度繁荣,使得娱乐与餐饮等消费都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在这种奢靡风气之下,北宋的士大夫与达官贵族成为了消费的主要群体和潮流引导者,随之而来的是商业的急剧膨胀。这种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使东京成为了他们寄生的载体。坊市解体、街市形成、商业空间增大等,都是高度发展的消费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刺激。
5 对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营造启示
5.1 融合的模式与空间
东京城市场格局的大转变,影响了商业模式的时空维度与城市形态的转变。从原本坊与市完全割裂,到坊与商业区的融合,激活了城市商业的活力。
《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的东京城已经出现了商业街,呈现带状分布,且沿街建筑大多对外开门。反观当下,城市消费行为以前所未有的动能,与创意休闲、互联网经济、城市文化密切结合,重塑了城市消费空间的形态、结构与功能[3]。当代商业空间设计要结合新消费模式,如利用“网红消费”的时空优势与社群互动关系,紧抓消费活动的热度。在这种消费模式的带动下,商业空间也要迭代更新,如大热IP 的商业街快闪店、数字媒体展览、线下创意活动等,给商业空间增添时尚色彩。
5.2 灰色、弹性的边界
东京城中,各基层人群的交流频繁,正式与非正式商业相互融合,商业要素与生活要素联系紧密,这些都值得现在商业空间设计学习与参考。商业设计中应柔化各功能区的边界,避免给消费者带来闭塞感。商业活动与公共空间范围需要弹性调控,既不可引导商业侵占行为,也不可建设以贯之的固定模式。在《东京梦华录》中的临街商业已经形成灰色空间,值得现代商业空间借鉴学习。在满足红线的基础上,划分出可营造的非正式活动的空间,提高了商业街道空间的步行友好性。
5.3 商业空间的文化自信
《东京梦华录》中对市区街道的详细描写,对商业空间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方面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东京城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工营造出来的融洽建筑群。在都城选址时就将河流规划进城市的范围,城市的商业聚集点围绕着地理与交通情况形成。城市商业区建造上,门面形制、细部装饰与店内产品摆设都彰显出北宋独特的文化审美。
6 结论
商业街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民俗风貌,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彰显了强大的文化自信。目前,国内大多商业街道盲目追求商业效益,甚至全盘抄袭,严重缺乏地域特色,忽视了对当地文化、材料、色彩图案的运用与创新。商业街的临街立面最直观地体现了建筑风格,要对当地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与适当改造,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使其融入整体城市风格。利用好地域文化中的习俗、生活习惯、色彩搭配等细节要素,将其应用到当代商业街的地域文化打造中,细节中彰显文化的特色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