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基于D高校的实践经验

2022-12-30韩旭超陈赞群钟琪欣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信息化

韩旭超,陈赞群,钟琪欣,李 璐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150040)

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会计电算化,历经 30 多年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经历不断的蜕变和升华,未来还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变化[1]。财务信息化建设在助力高校财务工作实现效率提升、服务多元和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对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管理碎片化、系统架构纵横向断裂、数据标准不一致、制度不健全、复合型财务人员短缺等挑战[2]。因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如何转变工作思路,更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近年来D高校将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用高科技手段代替传统方式,在简化业务流程,优化服务模式等改革中取得实效。本文基于D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认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从现阶段向智能化推进,需要从平台建设、安全管控、人员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力,旨在不断推动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深化落实“放管服”的改革要求,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财务系统与资产、人事、教学、科研等系统的共建体系不够成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校信息化建设能够最大程度地打破信息桎梏的壁垒,实现财务信息与科研、教学、资产等管理系统的对接,使财务信息不再是“孤岛”,可以全方位地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然而目前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少统一规划、部署,缺少一体化共建平台,各个系统只针对于本部门工作需要分别选用不同的合作平台,各个平台的开发、建设和维护的进程也都不尽相同,就会产生信息不兼容的问题。由于缺失顶层设计,严重阻碍了业务融合与共建,延缓了财务智能化服务的升级。随着教学和科研的不断深入发展,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工作也要朝着精细化的方向推进,如果不能建设一体化共享平台,就会在信息流转环节出现问题,降低办事效率。同时信息化的弊端在于深度融合和共享带来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有关内部滥用和外部入侵等方面的安全事故,很可能发生薪酬发放、学生缴费、日常报销等方面的信息泄密或数据破坏,相关损失将无法估量[3]。

1.2 高校财务智能化服务有待升级

随着科技进步,高校财务工作也在不断发展,从手工记账到计算机记账,从财务信息内部局域网互联到网络时代参与度更高的财务信息共享,新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财务智能化服务已成必然趋势。然而,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服务的转型不够彻底。一方面,会计人员仍没有从机械式报账中解脱出来,主要工作集中在日常报销、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借款等重复程度高的审核业务,对各项数据的加工和使用大多停留在统计和汇总阶段。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号答疑机器人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不能对模糊问题进行精准识别。QQ群、微信群、钉钉预审等即时通讯工具投入使用,大量的财务咨询工作也需要财务人员投入很多时间与精力。据统计,D高校2019年会计核算总凭证数达6.8万余笔,同比增长7%。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出现一定程度滞后的情况下,会计核算凭证也达到5.7万笔,录入会计分录30余万条。透过庞大的报销数据看问题,如何全面推进财务智能化服务,使财务人员能够从繁杂的一线业务中抽身,用更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用更多的时间做更好的事,给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

1.3 高校财务人员适岗能力需要增强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财务人员提供更精准和优质的专业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财务人员不仅仅是财务工作者,在学校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中更承担了立德树人的艰巨使命。同时财务工作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纪律性等特点,按章办事已经成为固定程式,只要求“合规”忽视“合理”的工作方式需要亟待转变。国家积极推动落地“放管服”的相关政策,要求真正做到“放要有准则,管要有分寸,服要有质量”,使高校财务人员以往的工作方式受到了较大冲击。随着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科研任务不断加重,现行的财务制度、管理办法等都不尽完善,为了适应和满足科研教学的实际需要,也给高校财务人员的适岗能力带来很大的挑战。

2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建设信息共享系统的“软硬件”保障力度不够

在软件方面,高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意味着各职能部门的数据要集中处理和分享,其涉及到的数据库是很庞大的,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信息的丢失和泄露,会给高校带来一定的损失和风险[4]。信息化建设是一把“双刃剑”,信息安全管理更是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建设高校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不够完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教育、风险决策、内部控制等理论学习,缺乏相关纪律性约束。在硬件方面,高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不仅需要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更需要内部各职能部门协同发力,一方面需要增加资金投入用于建设和维护平台硬件设施和各系统模块,另一方面风险控制也有待加强,采集、运营、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软件系统和硬件平台设施都需要级别更高的维护,用于防范计算机病毒、物理侵入、信息泄露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

2.2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所需复合型人才资源匮乏

财务智能化的发展是经济发展需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管理应用结合的自然产物,对专业和技术能力兼备的复合型财会人才的需求很大而且相当迫切。[5]目前,高校财务人员大多具有财经专业的学历背景,即使是在学习阶段接受过通识教育,也仅涉略于经济与金融范畴,缺少数理统计、计算机编程等内容的学习。然而根据学者的相关研究指出,对数据的收集、加工、分析等会逐渐成为未来财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也会逐步加深,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计算与统计。

2.3 财务人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转型进度较慢

一方面,传统的报账模式已经推行多年,根深蒂固。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报账人员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思维定式”的误区,现行标准化流程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工作的创新性和灵活性。财务人员面对日益复杂的业务,面对层次更加多元的报账群体,报销流程也需要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影响之大超乎想象,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理念也应该跟紧形势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模式化和机械式的工作很容易消磨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财务人员如果没有深植服务育人的理念,难免会产生抵触和急躁的情绪,这样就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放管服”的深入推进。

3 D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践与经验

3.1 软硬件协同发力推进智能化报账

近年来D高校的网银支付系统、网报平台、自助接单机等相继投入使用,并设有专门负责的工作人员对校园内6台自助接单机进行系统维护,确保每日早8点至晚6点全天开放。财务咨询微信群,钉钉预审,微信公众号答疑机器人等同步上线为师生及时解答报销问题,微信公众号运营小组定期推送财务知识为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2020年自助接单机接收报销单据4.5万笔,打通全校师生的报账通道,彻底扭转了多年“报销繁、排队难”的局面。

3.2 重视人才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一直以来D高校财务部门鼓励校际间的沟通交流,着力培养高端会计人才,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让财务人员查找不足,提升素养,补齐短板。D高校财务部门通过定期开展内部集中业务学习、特邀专家讲座、与教学科研部门联学联建等方式使财务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科研财务管理的政策,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3 完善工作机制保障财务安全

D高校财务部门在不断优化服务的同时高度关注财务安全问题,从师生线上操作到财务人员线下审核,从信息平台建设人员的后台控制到一线报账人员的前台操作都切实地做好安全和保密工作。自助接单机投入使用后,财务人员特别注意在取单、分单等环节做好记录与统计,确保能够掌握每一笔报销单据的流转情况。新冠疫情期间,财务部门还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确保师生无障碍报销。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财务信息安全管理,从线上到线下全过程监控

信息安全问题伴随着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用好信息化建设这把“双刃剑”,更加考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者的担当与智慧。严防输入端,落实到人细化管理,妥善保管好个人财务系统的账号密码,严禁非工作人员上机操作,严禁工作人员私自将办公电脑连接到互联网。严控输出端,财务凭证经审核、复核流转到出纳付款时,涉及收款人账户名称和账号的关键信息已经锁定不允许改动,保证资金安全到达指定账户。严守后台端,为保证数据安全可防、可控,建设基于管理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与财务环境等层面建立预警指标体系[6]。同时财务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权限要保证既具有独立性又处于监管中,可以通过“痕迹管理”追溯其对财务系统的后台操作。

4.2 扩大投入规模,从平台建设到人员培养精准施策

在平台建设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业财融合。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精准施策。财务管理平台要从服务学校全局发展战略的角度研发设计,不断强化财务工作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积极作用。在人员培养方面要注重智能财务团队建设,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多维度素质的培养。

4.3 增强适岗能力,从服务理念到服务模式创新提质

在思想建设方面,根治家国情怀理念于工作中。鼓励财务人员从程式化的工作中“走出去”,通过形式丰富多样的党建活动、观摩一线科研教学部门系列活动、趣味运动会等多项赋能实践,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服务于学校建设。在优化服务模式方面,将工作重心放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上来。注重业务实践,积累宝贵经验,开展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出台管理细则,从单一报账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真正实现“报销无死角”。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信息化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