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中的翻译选择
——以《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英译为例
2022-12-30王晓惠侯慧玲
王晓惠,侯慧玲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少数民族文化外译是民族文化的对外输出,可视为民族工作的一部分。本文以《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为例,深入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中的翻译选择问题。“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以下简称“都才都寅歌”)唱述了一个名叫都才都寅的瑶族男青年从人海求缘到与意中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在历经了媒妁之言、下聘说亲、问卜合婚、筹备聘礼、择日迎亲等一系列完备而庄重的仪式后,都才都寅最终情定终身,迎娶佳人。“都才都寅歌”将瑶族古老而丰富的婚俗文化娓娓道来,唱出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弘扬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外译的关系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弘扬中华文化,各个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中华文化“走出去”,于内而言,有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于外而言,亦可通过少数民族文化外译实现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首先,对外译介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彰显中华各个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繁荣之景,让外国读者了解到中华各民族文化既能保持各自的独特姿态,又能统一于中华民族这个文化大家庭中,有助于对外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明大国形象。
其次,对外译介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可增强外国读者对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让外国读者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共同体。外部认同与内部认同共同作用,可以相互产生推动和促进作用,强化和传播“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外译和传播,可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互相了解和共同发展,增强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自信。
二、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在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华夏儿女勠力同心,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当然山水相隔,各个民族之间也存在一些自成一体的文化现象。
“文化基因是文化内涵组成中的一种基本元素,存在于民族或族群的集体记忆之中,是民族或族群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①徐杰舜:《文化基因:五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虽历经朝代更迭和社会变迁,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从未彻底间断。一些民族在文化发展方面持包容之心,认可、接纳了其他民族文化,将之内化到本族文化价值体系中,丰富与发展了本族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蚂蚁过着群居的生活,具有很强的合作精神,是勤劳团结的象征;龙是中华各民族共享的文化基因,是高贵、尊荣、吉祥和成功的象征,老虎亦是如此。瑶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其婚俗服饰文化便体现了这一中华文化的特色。“都才都寅歌”中的“衣领绣出黄蚁图,/衣袂镶成红蚁形”和“抽丝绣出龙腾图,/引线绣出虎斑纹”等描写就是其体现。②韦生发等编:《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第228—231页。婚礼前夕,瑶族人会将红蚁和黄蚁图案绣在伴娘礼服的衣领和衣袂上,呈列队爬行之状,含众人送亲之意;在直襟和斜襟上绣龙图和虎图,预示龙神和虎王对新娘的护佑。
由于地理等因素,部分少数民族在某段历史时期减少了与外界的交往和交流,期间培育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形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繁荣之景。“异质性是文学的根本所在,也是文化的根本所在。”③刘云虹、许钧:《异的考验——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外国语》2016年第2期。古语亦云:“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因此,民族的文化不可一味同化,削弱其文化异质性。
三、瑶族婚俗古歌文化中的翻译选择
以下将结合相关的例子,对瑶族的相关婚俗文化及译者的翻译选择进行分析。
(一)服饰文化翻译
原文:衣领绣出黄蚁图,/衣袂镶成红蚁形。
译文:The figures of yellow ants are embroidered on the collars,/the figures of red ants formation are embroidered on the sleeves.④韦生发等编:《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第408页。
原文:抽丝绣出龙腾图,/引线绣出虎斑纹。
译文:Drawing needles to embroider the figure of little dragon totem,/ drawing threats to embroider the stripes of little tiger.⑤韦生发等编:《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409页。
分析:显而易见,译者在翻译时未能体现这些文化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而是按照原文的形式直白地将其字面意思直译出来,如“yellow ants”,“little dragon”和“little tiger”。译文在语言形式上完成了语际之间的转换,但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有待于进一步凸显出来,以展现中国“多元一体”的文明大国形象。
(二)彩礼文化翻译
原文:没钱就只能放弃,/无财就只好分开。
译文:You would give up if you don’t have money,/you would separate if you don’t have money.⑥韦生发等编:《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401页。
分析:此句歌词是瑶族彩礼文化的相关描述。彩礼指婚前男方一次性给女方的聘礼。在瑶族的婚礼习俗中,男方要给女方两次彩礼,首次是男方舅舅上门说亲之时,再次则是新郎迎娶新娘之日。译文无论在内容还是语气上都与原文契合。然而,按照当今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上文所述的彩礼习俗值得进一步思考。从原文内容来看,有婚姻买卖、棒打鸳鸯之意。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一句俗语:“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体现了中国人对婚姻的尊崇,而唱词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这种崇敬之意,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进一步做出修改和提升。
(三)婚恋交友文化翻译
原文:两颗牙齿刚长出,/两只手臂刚长大。
译文:His teeth are going to teeth,/his arms are just able to move.①韦生发等编:《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387页。
原文:逛到村屯识姑娘,/走到村寨交情友。
译文:Hanging around villages to meet girls,/wandering about villages to make friends.②韦生发等编:《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版,第387页。
分析:此处为描述都才都寅寻找意中人的唱段。从字面上看,“两颗牙齿刚长出,/两只手臂刚长大”表明都才都寅尚且年幼,正处于懵懂无知的阶段。但原文中的题解则着重强调,都才都寅外出寻访意中人时,并非如古歌里所表达的孩提时代,而是已经步入少年时期,符合当下我国社会提倡的婚恋交友观。“地域文化的时代传承与创新发展必须在内容上紧贴现实生活,反映地域社会乃至民族国家的新气象新风貌,才能更易于被民族群众所认可接受”③杨玢:《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面向》,《青海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译者在翻译中不可原封不动照搬原文字面的意思。译者在翻译中选择弱化原文的“交情友”“谈恋爱”之意,处理为“make friends”,而不是“fall in love with someone”,不仅符合我国社会的主流趋势,亦表现出瑶族男女善于交友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特性和共同的追求,这样的翻译更容易得到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中的翻译选择原则
翻译是一个充满选择的过程,译者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后续的一系列活动,甚至是译文的最终效果。
(一)翻译目的的确立:紧扣国家战略
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翻译目的,因为翻译目的起着统领的作用。“译者进行翻译活动,都是为着一定的目的的,其动机将有形或无形地始终影响着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选择与取舍。”④许钧:《翻译动机、翻译观念与翻译活动》,《外语研究》2004年第1期。翻译目的不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亦不尽相同。
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献典籍翻译,皆属国家文化发展工作的倾斜对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翻译少数民族文化时译者应紧扣国家的大政方针,自觉肩负起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以此为翻译的目的和初心,并在此目的的指引下,做出恰当的翻译选择。在上文所列举的瑶族服饰文化及其翻译中,译文未将瑶族中的龙、虎和蚂蚁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之处凸显出来,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翻译目的未能有效实现。译者可选择添加脚注的翻译技巧,详细解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如:For the Yao people,the dragon and the tiger represent power,success,auspiciousness,while the ant equals to solidarity and diligence,showing their best wishes.
(二)翻译策略的选择:文化强化与文化过滤
若想恰到好处地译介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译者要对该民族的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即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⑤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16年版,第195页。因此,译者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追根溯源,探究其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实际内涵,提高自身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否则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翻译势必会举步维艰。
文化译介之难源于其文化独特之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实践中,译者尤其要注重文化独特之处的处理。
遇到“文化空白”的问题,为了让读者顺利地理解译文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可进行文化补偿,从而达到强化文化的效果。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以及译文读者的期待来看,译者在文化缺省的补偿过程中应尽力使译文读者欣赏到原文所特有的异国情调和原文所蕴涵的文化信息,而不能因补偿过量使译文读者失去获得文化探索享受的机会。①王大来:《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原则》,《外语研究》2004年第6期。因此,译者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变,需把握度的问题,不可过度补偿。
“文化过滤是跨文化文学交流、对话中,由于接受主体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习惯等原因而造成接受者有意无意地对交流信息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创新等作用,从而造成源交流信息在内容、形式上发生变异,文化过滤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功利性特征。”②曹顺庆:《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不仅是译文接受者,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译者,亦可基于自身的理解和判断对所翻译的文化内容进行创造性“叛逆”,对文化内容和形式进行过滤,或“移橘为积”,“借体寄生”,赋予少数民族文化新的生命。盲目过滤文化无法将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播出去,达不到文化交流、树立民族形象的效果。因此,译者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检视,产出高质量的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