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熬夜族”请警惕突发性耳聋

2022-12-29

现代阅读 2022年6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你每天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那可要当心患上突发性耳聋。

什么是突聋?

突聋(突发性耳聋)是指 72 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它在听力图上表现为至少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不小于 20dB HL(分贝听力水平)。

什么原因会导致突聋?

突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被阐明。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突聋和生活作息密切相关。

当一个人在连续工作彻夜不眠、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引发此疾病。

除了以上引起突聋的诱因,我们还发y04V7K7499qhx3iAWZ5qK8x1R0ESX8yMOb+B9Uhr65o=现它的发病和一些血管性疾病有关;另外,当身体被病毒感染(如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或风疹病毒),内耳也会出现血供障碍,从而引起突聋;再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颞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都与突聋有关。

突聋有哪些临床表现?

1. 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2. 耳鸣(约 90%患者)。

3. 耳闷胀感(约 50%)。

4. 眩晕或头晕(约 30%)。

5. 听觉过敏或重听。

6. 耳周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

7. 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

如何治疗突聋?

在临床上,经常会看到因为工作忙,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年轻人,他们的治疗结果都不是很好。提醒大家,耳朵出现听不清、耳鸣、耳闷和眩晕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就诊。

突聋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或静脉输液,同时给予增加内耳血液循环和改善神经营养的药物,必要时还需辅助针灸和高压氧治疗。一个疗程需要 10~14 天,疗程结束后再次复查听力,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致病原因及疾病类型的不同,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个体化差异,有些患者听力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或是恢复到患病前的听力水平,有些患者的听力得到部分提高,但也有的患者听力没有明显变化。

如何预防突聋?

其实只要避免以上提到的各种诱因就可以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

做到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注意用耳卫生,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

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的患者,还要注意控制基础病,同时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如果突然发现自己听力不如以前,绝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听我说耳健康》 主编:王宁宇 杜晶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