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赛道:新兴三年内的行业
2022-12-29吕白
美国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说:在未来,每个人都有15分钟成功、成名的机会。这个未来现在已经来了。
前阵子,我看到一个微博热搜“在北京月薪一万过得怎么样”,其中一条评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北漂8年,月薪8千,没有生活,只有活着。
博主毕业时入职一家报社,随着融媒体兴起,大众获取新闻的习惯转移到手机端,报纸行业不再那么景气,尤其遇到疫情需要裁员时,公司把他放在了裁员名单上。他哭诉着:“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就是不能成功?”
因为在成功的因素里,努力占的比例非常小。
雷军做金山软件时非常努力,后来发现很多后辈超过他了,他得出一个结论:你如果真的想做成一件事情,不是说自己有多厉害,而是要找到一块在悬崖上的石头,用力把它推下来。
努力只是标配,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而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世界给你的回报不是看你有没有努力,而是看你有没有遇到好的机遇,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向。
选择一条好的赛道,你能超过90%的人。
有一位互联网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发的内容引发了四百多条评论。他写了自己晋升的故事:工作10年,非科班出身,非统招本科,做过几年外包,因为起点比别人低,所以比别人都努力,自学了很多技术栈(多种技术组合),后来有幸加入互联网大厂,凭借自己的努力年薪涨到了200万。
这条动态的下面,有这样一些高赞评论:“时代比个人努力更重要。”“前面10年刚好是红利期,后人复制很难。”“楼主很努力,必须点赞,但和你一样努力的也很多,比你努力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他们没有200万?”
被时代所造就的人们,多少都有自己是凭借一己之力开天辟地的错觉。但那永远只是错觉。
时势造英雄,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绝大多数人会高估自己的才华,忽略时代的重要性,殊不知,他们的成功很大部分也是因为连续踩到很多个风口,踩中一个不行,一定是连续踩中。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赛道?
选择新兴三年以内的赛道
一个行业的发展通常为“1-3-5-7-10”模式:1年启动,3年初具规模,5年爆发,7年巅峰,10年没落。
一个从零起步的行业,容易夭折,加入这样的新兴行业需要承担太大的风险;相反,如果一个新兴行业存在了3年,它就有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因为新行业需要1年时间吸引一流人才,接着需要1年让人才融入和发挥作用,等到第三年,该行业就能吸纳市场大多数人才,彼时已能形成基本的商业模式,迎来5年爆发时期和7年巅峰时期。
例如,微信公众号2012年面世,2014年至2015年有大量创作者涌入,2016年至2017年开始爆发,商业模式成熟,2018年至2019年步入巅峰,而如今,大众从文字转向视频,公众号增量放缓。
而当一个行业发展至第十年,空间接近饱和,这个行业的秩序、规则已经被先入场的人写好了,你怎么能超越别人呢?比如金融行业,专家通常都是中年人,他们有阅历,有无数操盘经验。对于这种确定性的行业,你加入之后就只能拿确定性收入,在什么年纪晋升到什么级别、获得多少薪资回报,这些都是确定的。
而在新兴三年内的行业里,厉害的人少。这里没有成型的方法,没有专家。而且,如果你加入的是一条特别好的赛道,该赛道今年市值50亿,明年翻倍达到100亿,即使你什么都不做,都会跟着赛道被动地增值。
我有一个北京大学毕业的朋友,在校期间选择“躺平”,当清华、北大的其他同学选择毕业后加入投行、金融等确定性很强的行业时,他选择了更轻松的教师职业,去了一家在线教育机构。别人都很诧异为什么北大毕业还会选择当网络老师,但就是这么机缘巧合,在线教育赛道兴起,他很快赚到1000万。
如何正确判断和选择新兴赛道?你要了解资本都投向了哪里。
商业从来不是做慈善,资本都是主力军。投资人的背后有非常强大的背调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他们替你研究好了当下什么行业最具备可能性。一般来说,融资多的行业就是未来的新兴行业。
前十几年,市场的钱都砸向了房地产,所以房地产迎来了黄金十年;后来,资本转向互联网,互联网时代来了;最近一两年,资本投向新能源,走向了新的赛道。
在新兴赛道里,选择你喜欢且擅长的赛道
除了选择新兴赛道,你还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你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有长期持续从事的可能,没有人会在一件不热爱的事情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行业,即便你每天能赚到钱,你的热情依旧会被消磨,导致很容易放弃。
区块链很火时,我有一位客户是某区块链平台高层,但是她不喜欢区块链,也不喜欢比特币,当大多数公司同事都选择“现金+比特币”的薪资方案时,她选择了纯现金的方案,后来比特币大幅升值,很多普通员工因此财富自由,她却错失良机。
很多人会问:我如何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很简单,你只需要反问自己两个问题:你在什么地方花的时间和金钱最多?这件事能否给你带来正反馈?时间和金钱可谓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和金钱,这件事情一定是你喜欢且相对擅长的。
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中魔法学校的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曾告诉哈利·波特:“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正确的选择。”这句话也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真情流露,罗琳从穷困潦倒到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人之一,就是因为基于自己所热爱的事情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并且长期满怀坚定的信念。
J.K.罗琳从小就喜欢写作,擅长讲故事,6岁时就写了一篇兔子的故事,并且将故事讲给妹妹黛安听,这个习惯保持多年。上大学后,她主修法语和古典文学,继续钻研自己所擅长的专业。
1989年,罗琳在从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上偶遇一个瘦弱的戴着眼镜的黑发小男孩,那个男孩一直在对着她微笑,从小天马行空的罗琳开始在脑海里想象一段又一段的故事,哈利·波特诞生了。期间,她经历了无数个贫穷、黑暗的日子。家里经济落魄,她靠着政府的救济生活,经常去附近的咖啡馆写作。直到1997年,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才得以出版。
由于对创作的热爱和坚持,J.K.罗琳创造了一个风靡全球的属于哈迷的魔法世界。
无论如何,去大城市打拼一次
我有一个朋友在北京创业,公司一年营收几千万元,2020年他去西安给中小企业讲课,把北京创业公司的一些经验、常识讲给西安人听,他们觉得受益匪浅。这瞬间让他意识到北京和西安在某些方面的差距:“其实不是我厉害,而是北京厉害,在北京,能人异士太多了。”
因此,无论你将来选择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定居,都一定要来一次大城市,因为这里聚集了诸多优秀的人,在这里,你会接触到很多的资源和机会,获得更大的眼界和格局。
美国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说:在未来,每个人都有15分钟成功、成名的机会。这个未来现在已经来了。
(摘自北京日报出版社《10倍速成长:如何高效超越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