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鞋是否在伤害你
2022-12-29王云亭
常言道,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可是鞋子是否合适,你又真的知道吗?
别穿窄小的鞋
光脚踩在纸上,先用笔将脚的外围轮廓画在纸上,然后再将常穿的鞋的鞋底轮廓画在纸上,如果鞋底轮廓比脚印还窄,那么就说明我们长期在穿窄于自己脚掌的鞋子。
长时间穿着窄小的鞋,会使趾端部位聚在一起,容易形成拇指外翻。另外,鞋尖部位空间小,空气流通困难,容易造成细菌滋生。不合脚的鞋还容易对脚的前半部形成压迫,造成血流不畅,甚至变形。长此以往可能就改变了你走路的姿势,对膝关节软骨造成损伤。
买鞋要在下午,因为早上脚比较小,到了下午,经过走路、运动的脚部有轻微肿胀,这时候试穿鞋子比较合适,不会买到比自己脚窄的鞋。如果已经买到了窄小的鞋,可以将废报纸捏成一团,越紧实越好,将报纸团整团沾到水,但不要过湿,然后再用一张干报纸裹住湿报纸团,塞在鞋子挤脚的部位,把鞋子密封在一个塑料袋里过夜,第二天就会发现鞋子没有那么窄了。
鞋底有隐患
高跟鞋是常见的导致膝关节软骨受损的直接原因,尤其是5厘米以上的高跟鞋,会使人无法正常运用脚部肌肉来支持身体,身体难以保持平衡就会给膝关节软骨施加额外负担,从而导致膝关节内摩擦力增加。即使是看起来较稳健的粗跟高跟鞋,对膝关节软骨造成的压力也不小。女性在穿着高跟鞋时,重心落于脚前部,膝盖容易有往后顶的情形,也就是过度伸直,此状况会加速膝关节软骨磨损及退化,使得膝关节产生疼痛。另外,骨盆会因此有往前倾的现象,造成屁股往上翘,腰椎过度前弯,加速腰椎关节压迫及背后肌肉长度缩短,长此以往会出现下腹部肌肉松弛、腰酸背痛的现象。
某些平底鞋,如千层底布鞋、雪地靴等鞋子看似安全,但是过于平的鞋底对脚很少或完全起不到支撑作用,也会引起许多严重的足部和腿部问题,比如使脚部受压、膝盖内弯等。穿这种平底鞋引起的笨拙步态增加了膝关节受伤的风险和背部疼痛的概率。
穿硬底鞋走路时,膝关节软骨要比光脚、穿人字拖或软平底鞋走路时多承受7%~15%的压力,因为过硬的鞋底不仅无法矫正作用于脚的压力,还会增加压力。人行走时脚跟着地的冲击力可以沿着下肢骨、脊柱直达头部,过硬的鞋底无法减缓这种冲击力,使得脚着地的瞬间多达60%的体重都压在后脚跟上,路走多了,上传的冲力就会引起足踝、膝、髋关节和腰等部位的疼痛。
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隐患是拖鞋。拖鞋不能为足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穿拖鞋行走时,身体重心会不自觉地向前倾,膝盖习惯性弯曲,大大增加膝关节软骨所承受的压力,也容易导致小腿肌肉扭伤和足底筋膜炎,长此以往,踝关节与膝关节的软骨组织会退化。
很多老年人鞋子穿松、穿旧了之后也不舍得扔,或者穿鞋的时候不把鞋带系紧,穿着这样的鞋子就如同穿拖鞋一样,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老年人在挑选鞋子时,最好选择高鞋头,脚趾在鞋头可以微微弯曲,鞋前端至少要有0.5~1厘米的空间让脚趾活动。鞋子不能太窄,左右应该有0.5厘米的活动空间。鞋后跟部分一定要适当硬一些,最好有2~3厘米的坡跟。这样的鞋最能保护双脚,人行走的姿态也会更好。
(摘自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我是大医生: 医生不说你不懂3》 编著:北京电视台《我是大医生》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