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一句话打赢一个官司
2022-12-29
真挚
正如19世纪享誉世界的“英国皇家大律师的摇篮”剑桥大学法学院著名教授罗茨利所说:“真挚是律师应当具备而且要时时表现出来的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它与朴实、判断力、勇敢、顽强、雄辩一样,也是律师的必备素质。
说得具体些,它应该被扩充解释为“真挚的感情”。
就像医生绝对不能对他的病人表露出缺乏诚意一样,律师对他的当事人亦不应当感情冷漠。否则,他怎么能要求法官和陪审团相信他为当事人所作的辩解呢?
曾被英国王室授予“皇家大律师”头衔的马歇尔·霍尔就以其在辩护中对当事人感情真挚而著称于世。他曾说过:
……作为被告辩护人的律师,假如能够感情真挚地为当事人服务,陪审官们就会认为,这个律师对自己必胜的信心是十足的。那么,在通往胜诉的道路上,他已经先行一步了。
他曾经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谈起旁听过的一次法庭辩论:
……起诉方在语言文字、谋篇布局和逻辑运用上是无可挑剔的,但是他给人留下的是感情淡漠、冷若冰霜的感觉;而答辩方在语言文字和谋篇布局上虽然很差,但是他感情真挚,以情动人,终于赢得了这场官司。
几天后我刚好碰到一位陪审员,我问他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他说:“啊?啊!您说的那个起诉方的陈述好是好,只是那个律师自始至终感情冷漠,似乎连他本人对自己所说的话都不相信,我们怎么会被他打动呢?”
马歇尔·霍尔律师还有另一种宝贵的品质——仁慈,富有同情心。他对可怜的人总是怀着深深的怜悯之情,这使他在法庭辩护中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心。人们评价说,在欧洲没有哪一个律师能像他表现得那样突出。
马歇尔·霍尔律师刚从剑桥法学院毕业时,曾为一个被指控谋杀其嫖客的妓女作辩护。这是个47岁的妓女,从前楚楚动人的花容月貌,早已被非人的妓女生活所吞噬,残留下的是苍老和憔悴。
在马歇尔·霍尔的辩护发言即将结束时,他的目光不禁又落在那个坐在被告席上弯腰弓背、衣衫褴褛的女当事人身上。一股怜悯之情禁不住又涌上他的心头。于是,他又临时增加以下这些话:
看吧,诸位陪审官先生,请看一看她吧。这个可怜的女人,上帝从来不肯恩赐好机会给她,难道你们也这么心狠,连一次好机会也不肯给她吗?
马歇尔·霍尔律师的话,充满了人类的仁义博爱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令法庭上的旁听者潸然泪下,从而使眼看无望的辩护又绝处逢生。
1924年,一位英国下议院女议员就一家报纸含沙射影地攻击她竞选下议院议员是为了获取最佳着装女议员之事,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该报在诽谤她。
当年11月11日,作为被告的代理律师,马歇尔·霍尔向陪审团发表答辩词,中途被一件事——全场起立静默两分钟以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所打断。当陪审员们重新落座后,他立即触景生情,插入一段话:
诸位陪审官先生,我们刚刚举行一年一度的世界大战停战纪念仪式。在这场战争中,我们都遭受过巨大的苦难。……现在,从我们民族伟大的纪念仪式刚转出来,就发现我们竟然是站在法庭上,为这位女士的微不足道的委屈空耗精力……
当时在法庭上的一名听众后来说:“马歇尔·霍尔先生的言行简直是令人作呕的感情游戏。”而另一位听众却说:“马歇尔·霍尔先生正是靠这段话巧妙地利用气氛来渲染感情,使诉讼在顷刻之间获胜。”
尽管两种看法大相径庭,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们都认识到霍尔律师在调遣感情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方面,是颇为成功的。
幽默
幽默,在庭审中不是不可或缺的宠物,它不可能像其他必备素质一样,为每个成功的律师所掌握。在法庭上,它在那种特定的气氛中只停留片刻,不可能自始至终都存在着。英国政治家、律师约翰·西蒙说:“幽默像冰冻的香槟酒,在打开瓶盖、冲溢而出的那阵子,是最为沁人心脾的,当气儿跑光之后,味儿就大不如前了。”
适当地运用幽默,有时比严肃地声明或轻狂的举止都更为有效。因为幽默常常三言两语,既妙趣横生,又鞭辟入里,往往使人拍案叫绝,忍不住笑出声来。笑完之后,低头沉思,又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
“皇家大律师”费恩利·惠廷斯托尔只用一句十分平常的幽默语,就结束了一场令人心烦的诉讼。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下午,费恩利·惠廷斯托尔律师出席伦敦市法庭为一个酒醉开车的人辩护。这个被告人正在受到对方律师既冗长又乏味的盘问。盘问翻来覆去,喋喋不休地只想证实一个问题——即便他没有酒醉,他的开车技术也是很差劲的。
盘问进行了两个小时还没有结束。此时天气酷热难当,在场的人都大汗淋漓,有的甚至昏昏欲睡。费恩利·惠廷斯托尔律师转身对他的助理律师说:
我真不明白,到底谁是更大的傻瓜?是我们的当事人,还是那个无休止地盘问他的家伙?
审理了一整天的陪审员们认为,这句幽默话确实道出了法庭现有的局面。因此,10分钟内,他们就作出裁决,结束了这场庭审。
另一位法庭幽默大师是“皇家大律师”伍德西尔,他受理的最出名的一桩讼案只用一句话就打赢了。这场诉讼使他成为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律师的传奇,他说的那句话成了他的注册商标。
那是在檀香山市地区法院。他的委托人是当地一个很出名、很有钱的脑外科医生,被控偷税、漏税。法庭辩论已经结束,证据收集完毕。现在辩护律师和公诉人分别向陪审团陈述案情。
伍德西尔的委托人这一回不是无辜的,他在联邦所得税申报表上玩了个不大不小的花招,这当然瞒不过经验丰富的税官。于是通过电脑检索近几年的纳税情况,情况就开始严重起来。这是个惹眼的案子:一个年收入百万的脑外科医生鼠窃狗盗般地逃避应承担的义务,不惜以身试法。对于法院来说,这可是挂一漏万的发现,但正好杀一儆百。用美国人的话形容,这家伙是个“又深又鼓的钱包”,正是放血出气的好对象。对于夏威夷民主党派系法官来说,穷人的利益,或者说代表美国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的情绪是司法裁判的试金石,如果争议双方得失接近,这些思想激进的法官总是倾向于判有钱人或大企业败诉。
但伍德西尔律师不喜欢这个。他是个共和党,主张富人的利益优先考虑,实际上美国从来就是这么做的。为了讨好选民大众,就把古老的衡平原则忘诸脑后,这是他不能容忍的。谁也不知道伍德西尔这回有什么石破天惊之语。只见这个衣着考究的老家伙白发上蜡,梳得纹丝不乱。他把手扶在隔开律师和陪审团席的木栏上,身体微微前倾,把脸几乎贴到面前一个陪审员的椅子上,眯缝着眼,微笑着说道:“我只有一句话对你们说。”
他停下来,用严厉的目光扫视8位陪审员中4个有夏威夷血统的人,“这个案子只需一句话……”
然后他把脖子伸得长长的,活像一只老乌龟,用几乎听不见的耳语对他们说:
“HO'Opunipuni.”
这4个夏威夷陪审员脸上立即泛出玫瑰色光彩,好像听到自己重孙出生的喜讯一样绽出幸福的微笑。他们很快乐,极力想忍住不张嘴笑。可是他们确实感到非常非常好笑,忍俊不禁。嘴唇像一朵蓓蕾那样微绽的笑是有点儿滑稽的,也是很动人的,因为他们欢畅奔流的血液都听得懂这句夏威夷土语。
随后,伍德西尔把脖子缩回他浆洗得笔挺、带有剑桥纺带扣子的律师衬衫衣领里,换了一副悲天悯人的面孔,对余下4个非夏威夷血统白人陪审员说:
“Shibai.”
这4个人立刻搓掌大笑起来,笑得10个手指头抖颤,四下翻滚。这个词在夏威夷英语里的意味,像酒精,像炸药,像夜晚的雨,润入心田,无法言喻。
以上两个词在中文里都没有对应的翻译。生拉硬扯,有点儿接近北京话“瞎掰”,但用在非常独特微妙的场合,是一种文字游戏。不知是假装还是出自真情,伍德西尔悲怆地咧嘴哑笑,这使他看起来像个穷苦出身的老好人,十分严肃,恢复了他人性中最纯真的东西。
3小时后,陪审团认定脑外科医生无罪。
事实
英国前高等法院法官休厄特曾说:“律师应该掌握案件中所有的事实。”如果律师没有以事实作为其辩护的基础和出发点,即使他具备了各种必备素质,也是空中楼阁,毫无用处。
要掌握案件的全部事实,律师就得勤奋刻苦地工作。他必须如数家珍似地把他承办案件里的有关人物、时间、地点、细节全部牢记于心,才能在辩护中运用自如。
“皇家大律师”费恩海默曾为一个年轻人担任辩护。当事人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死了一个法国女子。
这两个年轻人本来相距很远,他们以一本杂志作为媒介互相交换了地址。开始时的通信是很平常的,后来就逐渐温情脉脉了。小伙子很浪漫,他强烈地爱上了这位远方的姑娘,而他对姑娘相貌的了解,不过就是凭着一张照片而已。
年轻的姑娘对她的求爱者似乎也表示了炽热的感情,她因此到英国来旅行,认识了这个热烈向往着要把他们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的人。见面后,小伙子的感情没有消减,而且发展到了极点。可是姑娘则显得对她的伙伴的相貌有点儿失望。但她不露声色,每天仍然与那个自以为已经是她的未婚夫的人相会,后来突然通知他绝交。小伙子痛苦极了,用匕首刺杀了不幸的姑娘。绝望的年轻人很想自杀,他躲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凝视着他心爱的姑娘的照片,不停地哭泣。被传讯后,他几乎不回答法官提出的任何问题,尽管法官是很和蔼的。
此案到了重罪法庭。检察官的任务很简单,他认为小伙子的行为没有什么好辩解的。姑娘在结识了与她通信的人之后,有权收回自己的许诺。况且经过法医对尸体的检查,证实姑娘还是个处女,她没有委身于他,也没有背弃他而委身于别人。这个结论有点儿轻率了,以后的情况将证明这一点。
辩论中,费恩海默想起那姑娘的手提包在出事以后被封存起来,一直未经检查。负责预审的是法院中一位最有经验的预审官,但他也曾认为,在如此简单的案件里,被告对受害人没有表示丝毫的责备,所以这种检查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费恩海默律师当众表示,“人们常常会在封存的物品中发现一些实情。”于是,法官派人清点手提包,人们特别注意到里边有一个日记本。姑娘在日记中用法文记录了她每天的时间安排以及一天的感想。费恩海默律师在继续辩论时,让人翻译了日记。结果,这个私人笔记本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本案的一些根据。日记的头几页显示出姑娘曾向年轻人明确地允诺了,而后几页则告诉人们,她在英国又结识了另一个男子,对这人的爱慕胜过了对她的未婚夫,这正是起初无法说明的绝交的原因。
最后的判决是宽容的,而这是在辩论开始时所不能指望的。
在开庭审理之前,律师将面对大量枯燥乏味的收集资料的工作,要绞尽脑汁、精心设计辩护计划,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法庭用语。一旦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他就可以雄辩滔滔,所向披靡。他那动人的风采,深谙法律的威仪,令人肃然起敬。他曾经付出的种种代价,将在胜诉的裁决中领取到最高的奖赏。
(摘自中国法制出版社《金牌律师:剑桥辩才如何制胜》 编著: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