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煲汤为何养人?
2022-12-29白玮
除了烹饪手法和调味手段可以调和食物的阴阳外,中餐中的很多烹煮器具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阴阳原理,中国的陶罐显然是最具典型的代表。可以说,陶罐的发明无疑是人类从生食时代进入熟食时代一个最伟大的发明,也是中国饮食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
陶罐,黄帝最早发明的这个土制的器皿充分地蕴含着中国一贯的天地阴阳和合之道,或者说,这个器具充分体现出了中国阴阳和合的世界观。在某种意义上,陶罐就是中国阴阳哲学思想的具象萌芽。
水为阴,火为阳。水和火原本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事物,水火不容,水火相克。
如果不通过任何介质,将水和火直接接触,水火之性由于相克相灭,就实现不了二者的结合和统一。
但是,如果将水放进陶罐里,通过陶罐这个器具,就可以将水火高度地融合在一起来实现中餐烹煮的目的。
这个原理正如后来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根据我们的理解,这个“道”就是阴阳之道,天地造化之道。而具象的陶罐本身又寓意着这个“一”。它包含着博大的天地之道,它中空的特征就像空荡的天空和山谷,抱阴而负阳。
试想一下,当古人用陶罐的内部抱着阴之水,守着外部的火之阳,借助阴阳二气的相冲和相和,将一锅生的食物煮熟后的那种幸福,竟有着怎样的天地造化和天地和合之美?
所以,用陶罐煮制食物的方法所隐含的哲学道理相当深远,几乎无法用语言来描绘。
另外,陶罐又完美地将阴和阳融于“一”中。这个“一”又是将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羹汤。所以,就使这锅烹煮的食物既有阳的热烈,又有阴的温柔滋润,充满了阴阳和合的融合之美。故此,用土制的陶罐烹煮出来的汤羹才滋润身心,它是中国最具传统文化内涵的食物,也是符合天地之道的食物,更是符合我们生命所需的饮食。
这也是道家阴阳太极图的内涵。
如果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解读,陶罐烹煮食物的过程也符合五行之道。火代表着五行中的火,土制的陶罐本身又有土的属性,土经过加热炼制又生成了金,陶罐之中的水代表着五行中的水,水里包着的食物又有着木的属性。如果罐中的食物也能按照五行的属性调制五味,这样,整个五行的相生链就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一来,这锅煮制的汤羹就更具备了五行和五味的高度融合。
这也正是后来道家炼丹思路的渊薮。
其实,这一原理具体到人的世界,也寓意着男女的和合之道,当男女之间相克的时候,如果通过中间一个介质来进行调适,就能实现一个完美的和谐之家,五好家庭也就得以成立。
(摘自研究出版社《文明的味蕾:华夏饮食的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