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探索“数币+影院”纾困惠民的金融创新研究
2022-12-29邵怀华支菲娜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如何在电影领域实现新探索、新突破,是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间电影业的重要课题。2022年以来,江苏、湖南、北京等地,各自尝试了数字人民币(下称数币)的观影消费活动。其中,尤以春节以来苏州推动的“数币+影院”为时早、范围广、效果好。这些探索,不仅落实了国家关于数币推广的相关政策,也践行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提及的扩大电影消费规模、推动各地电影文化惠民工作的理念。
一、“数币+影院”推广基础
苏州有强大的地方经济社会基础、厚重的电影历史人文传承、广阔的观影消费市场和国家支持的数币推广政策,为“数币+影院”的尝试提供了较好的培育土壤。
(一)良好的观影消费基础
苏州有较好的文化消费基础。苏州2021年 GDP达2. 27万亿元,拥有四个全国百强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 2%和8. 4%。作为“新移民城市”,苏州总人口1274. 8万人,城镇化率81. 72%,列全省第三,远高于全国水平的64. 72%。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287万人,占比22. 5%。潜在观影人群较为庞大, 15-59岁人口占比69. 49%, 60-64岁人口占比4. 52%。
(二)全国领先的电影市场
苏州有庞大的观众群体。自2014年起,苏州连续8年成为全国十大票仓城市之一,且是其中唯一一个地级城市,其票房甚至超过省会南京。至2022年,全市约有影院200家、银幕1400块,常年放映电影约200万场。即便在受疫情明显影响的2021年,观影人口也逾2500万人,人均年观影2次。
苏州也是中国电影“金鸡奖”永久评奖基地,市民对电影文化和电影消费有深度热爱。疫情爆发后的经济复苏阶段,苏州电影主管部门推动“夜经济+观影”“修复+主题影展”等多项活动,培育了全国影市高度关注的多样化观影氛围。
(三)积极的数币消费氛围
2019年12月,苏州获准成为入选全国首批数币试点城市。苏州正式启动数币试点以来,市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局和全市各大银行联动,开展了多场大型数字人民币红包推广活动,使数币在市民中间有了较好的认知度和使用基础。至2022年6月末,全市试点场景超过80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24个行业大类;至8月末,开立个人钱包3000万个、对公钱包168万个。苏州数币交易金额、个人钱包数量、首创场景数量等各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
二、步骤与成效
央行研发数币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提升金融普惠水平、提高央行货币发行和支付体系的效率。电影消费虽然是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场景,但此前一直是数币消费盲区。在苏州市委宣传部和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支持下,苏州电影业协会的“数币+影院”的推广探索,利用今年的春节档和国庆档两大重要档期,分两个阶段实施。
(一)春节档阶段
2022年春节前夕,苏州全市启动第二波数币红包活动,共计15万个、3000万元。为抓住这次机遇、用数字促进跨界融合,苏州电影业协会与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联合推出了“惠动光影·数字苏州”数币消费场景的活动。优惠模式为影院线下消费“满50减20”且“每月减10笔”。在10家影院进行试点,总投入100万元。因正月初八苏州影院受疫情影响关闭,活动仅上线13天,但开立数字货币钱包300多个,约占同期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开通数字钱包总数的12. 5%,成效显著。苏州吴中区胥口镇的中影乐汇影院是一家乡镇影院,春节期间数币活动成交607笔共计30424元,其中会员卡消费增加29800元,有效培育了乡镇影院观众观影习惯,疫情之下营造了祥和的“在苏过年”节日氛围。
(二)国庆档阶段
2022年国庆节,苏州电影业协会与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又联合推出“光影金秋·数惠苏州”数币消费场景。优惠模式为“满30减15”,共补5万份,在全市40余家影院试点,总投入75万元。比春节档活动更便捷实惠之处在于,利用苏州电影业协会官方售票平台“苏影通”实现了在线选座。活动期间,苏州太仓市实现了影院场景数币支付全覆盖。至11月,支持“苏影通”小程序数币消费功能的影院已基本覆盖苏州全域。
三、实施特色
除苏州外,交通银行等也与北京、湖南推动了“数币+影院”的活动。与这些活动相比,苏州“影院+数币”活动支付更便捷、优惠力度更大、结算更方便,让数币在更多文娱场景更大限度到达受众,实现了观众、商户与银行三赢的局面,践行了数币惠民和文化惠民的精神。
(一)主推“小额多频”,减少“鸡肋凑单”
一是消费限制少。近几年各地政府推出的文化消费优惠活动和一些购票平台的优惠券,对单笔消费额度门槛要求较高、满减力度小,且常常局限于电影票消费。春节期间票价较贵,苏州平均票价52. 8元,且观众购买卖品频次高,客单价较高。苏州数币优惠是“满50减20”和“每月减10笔”,优惠力度远超既往其他各种优惠,且可用于购买会员卡、电影票或小食、衍生品等,更好满足消费者的影院多样化消费需求。
二是优惠额度大。针对国庆期间同行观影人数多的情况,“满30减15”的优惠有效覆盖了国庆档平均票价41. 4元的苏州市场,观众在实际购票体验中无需“鸡肋凑单”。
(二)观众操作门槛低,使用体验好
一是简化操作程序,提升观众使用黏着性。此前的数币或其他文惠券消费活动,需要绑定承办方银行卡及下载银行app、登陆领券平台再绑定购票平台,进入购票平台再输入优惠券码等,才能进行返现再消费。实际使用发现,常见问题是手续繁琐、平台界面不够简单直接,使用条件较为苛刻,对用户而言不够友好。但春节档期间的苏州数币活动,观众只需开通中国人民银行数字钱包实名认证后即可消费和结算。而此前,经过市政府相关部门推广,苏州市民对数币钱包已有较高认知度和普及度。无论对影院还是对观众来讲,“数币+影院”活动的使用便捷度和满意度都明显提升。
二是利用本地官方售票平台提升使用体验。“苏影通”是苏州电影业协会官方售票平台,也是全国首个地方自主票务平台,在苏州观众中有较广大的用户基础。通过在“苏影通”小程序上推广数币购票满减,观众可以在线选座、在线支付,下单时长仅需20-25秒,与微信平台或淘宝平台购票体验无异。
(三)影院结算速度快、无结算成本
一是影院结算较便捷。数币的推广场景以零售业的中小微企业为主。许多地方中小微企业一般在本地银行开通对公账户,这些本地银行没有发行数币资格,不能开通对公数币钱包。而再到受权发行数币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几家大型银行开通对公账户和数币钱包,手续又非常繁琐。实践发现,大多数影院缺乏对公数币钱包,而影院多属影管公司连锁,新开立对公账户或数币钱包需要层层报批,手续繁琐、耗时耗力。但苏州地区的大多数影院都开通了“苏影通”。经苏州电影业协会进行协调沟通,只要影院在“苏影通”端口开放授权,无论此前是在哪家银行开通的对公账户,都无需开通额外的银行账户即可利用数币钱包进行结算,影院的对公数币钱包全覆盖得到快速推广。
二是影院无结算成本。市场通行规则是,商家使用银行聚合支付结算的话,手续费约为3‰;使用支付宝、微信企业版二维码结算的话,手续费约为3. 8‰。而在“数币+影院”活动中,影院结算手续费为零。一家千万元级营收的影院,每年可省下至少3万元结算成本。对备受疫情影响的电影院来讲,可成为开源节流的新渠道。
四、经验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线下销售端的影院可通过银行间协作共建,接入数币系统。苏州利用数币推广这一国家政策,推动电影行业复苏,尤其是在重要档期推行活动,有效降低票价,赢得观众的广泛好评和舆论大力支持,为国家大力推广数币应用场景提供了新渠道。其经验主要有三点,可供全国同行参考。
(一)行业协会培育好平台
苏州能够推动“数币+影院”工作的技术基础,是苏州电影业协会开通的地方自主票务平台“苏影通”。苏州电影业协会成立于2018年,在长期的电影市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是本地影院业主团结发展的“大本营”。其“苏影通”平台信息和服务,内容接地气、使用灵活度高,获得了很高的本地化,除是影院业主的重要售票平台外,也是苏州观众获取本地影讯、享受本地文化惠民优惠的重要渠道。
(二)探索金融支持新渠道
金融助力电影发展一直需要破题,但电影与金融长期处于“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电影院这个消费场景又具有“小而散”的特征,难获金融业青睐。苏州是最早试点“数币+影院”的城市。近三年来,电影业作为疫情打击之下的特困行业,更加受到金融业的忽视。苏州春节档阶段“数币+影院”场景的落地成功后,经中央媒体报道形成了较广范围的传播,让全国金融业对电影的群众消费能力和舆论宣传支持力度有了广泛认知,改善了金融业对电影行业的信心;也为后续“数币+影院”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的合作,积累了基层探索经验。
(三)专人“打通最后一公里”
由于在指定银行开通对公账户和数币钱包手续繁琐,一开始,影院普遍遇到很多障碍。例如,太仓一家影院参与意愿强烈,但其总部只允许在南京银行开通一个对公账户,南京银行并不是数币发行单位,无法开通对公数币钱包,因此迟迟无法参与活动。
苏州电影业协会给出的解决方案成立专门的产业金融分会,设立金融专员。由既熟悉金融业又熟悉电影业的专员负责梳理银行协作清单,沟通南京银行和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帮助该影院在南京银行开立数币对公钱包,由工商银行提供钱包服务,并捆绑原有的南京银行对公账户。这一解决方案得以进一步推广,年内有望打通全部数币发行银行的线上支付接口,达到苏州影院线下消费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全覆盖。
苏州影视金融举措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此次苏州电影市场的数币应用场景创新,为提升电影消费模式、克服疫情影响、激发潜在观影消费,引入了金融“活水”,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顺应数币发展趋势,期待苏州探索可复制、可推广,为行业纾困复苏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