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学习单,助推学力生长

2022-12-29高美婧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力教者帽子

高美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迈入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生的学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学力也称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它是儿童的生长力,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能力。近日,在市级研讨活动中,有幸聆听徐瑛校长执教的《方帽子店》一课,该课借助学习单,有效地助推了学生学力生长。

一、课前导学,在前置学习中培养“自主力”

在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再疏通字词。遇上长课文,往往要花费十几分钟,这样的课堂效率是低下的。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会产生依赖性,他们会形成一种认识:课堂,才是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自主力的培养绝不是学生完全脱离教师的独自学习。教者精心设计了“前置性任务预学单”,让学生“先学”。“预学单”的内容除了涉及“认真朗读课文”“给多音字注音、组词”这些基础性的要求外,还有指向学生阅读初体验的问题:“你认为这个故事有趣吗?”这既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珍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受。此外,教者还引导学生对故事提出问题。这样的前置性学习,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课文亲近,扫清字词障碍的同时,又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愿学、会学、乐学”中,培养了学习“自主力”。

二、课中活学,在言语实践中促进“表达力”

如果说有一种能力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那一定是表達力。《方帽子店》是故事类文本,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课堂上,教者利用课堂学习单承载起学生这份言语实践的重任。

1.巧妙梳理,找准言语实践的兴趣点

想要详细复述一个故事,先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复述的前提。教者根据自读提示,设计了第一个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找出故事中让你意想不到的内容,画出关键词句。这个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的问题,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响应,纷纷联系课文内容说出了意想不到的地方。巧的是,将这四个意想不到的内容串联起来,就是整篇故事的主要情节。学生根据情节的变化,轻松地将这个长故事划分成了四个部分,为接下来的复述理清了思路。

2.讲评结合,着力言语实践的训练点

如何让学生把意想不到的故事生动详细地讲出来?教者在学习任务二中给了两条建议:第一,用自己的话来说;第二,精彩内容不遗漏。当一名学生在复述第一部分故事内容时,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后,再评价。有学生说:“我觉得这名同学在复述时,要把‘方帽子为什么不舒服的语句说清楚;还可以再加点动作,这样会更加生动有趣。”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讲故事的学生,还是点评的学生,都在思考和表达中得到了充分的言语实践的机会。

有了同学的示范,教者再让学生和同桌互相练习复述,说完了再互相评价。最后,四名学生完整而生动地复述了整个故事,讲完故事,学生继续评议。学生在反复的言语实践和评价中,实实在在地进行复述训练,逐步提升表达力。

3.创设情境,探寻言语实践的生长点

情境是学生认识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它让学习活动生动又有趣,让学生在知识和实践的交互碰撞中真正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在学生能完整地复述整篇故事的基础上,教者又出示了第三个学习任务——完成情境对话。

方帽子店主人看到对面的帽子店生意火爆,而自己的店却无人问津。他越想越着急,想了几天几夜,他决定改变。这天他把儿子叫了过来……

父: 子:

父: 子:

父子俩开心地笑了起来。

三、课后延学,在学科融合中提升“创造力”

语文课的结束,并不意味这篇课文的学习到此为止。课后,教者布置作业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请来智能助手口述作业,让学生边听边记录。这样“听和写”的双向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让学生听和写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教者是这样设计课后作业的:

1.练习复述《方帽子店》,录一段视频,结合评价单做点评;

2.好帽子应该有怎样的标准呢?设计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加上一句意想不到的广告语;

3.小组探究帽子文化:中国历代帽子的演变,英国女王帽子的百变。

相较于常规课后作业,这份作业清单颠覆了传统作业设计观念,不局限于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更将学生的视野和探索的脚步引到广阔的生活中去。2022版新课标指出,要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样的作业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一步提升“创造力”。

四、关于这节课的两点思考

1.复述故事的前提是梳理内容

现行的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其中之一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复述故事”的前提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认真研读本单元教材,不难发现课后已有梳理主要内容的方法。单元首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和第三篇《漏》都是精读课文,分别在课后第二题提示我们梳理故事内容的方法:学习填写表格,借助表格了解故事内容;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了解故事主要内容。本文和第四篇《枣核》都是略读课文,课后并没有在梳理内容上给予提示,但根据编者的编排特点,精读精讲精练,略读巩固练习,我们不难做出判断,尽管这两篇课文没有任何梳理内容的提示,但我们还是应该带领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进行故事内容的梳理,将前一篇课文学到的梳理方法进行巩固,将过程显现化。

2.语言表达的内核是思维提升

语言表达的内核是思维的呈现。没有思维,就无法构成语言。在“情境对话”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对话是有的,但对话的内容却背离了教者设计对话练习的初衷。以下是两名学生扮演父子的对话。

店主:亲爱的儿子,你的生意这么火爆,能不能休假几天,也让我火一火呀?

儿子:可是,我停了,大家就买不到合适的帽子了!

店主:那你让顾客来我的店里买帽子,不也行吗?

儿子:可是你的帽子不舒适啊,我这边有舒适的帽子,为什么还要去你那边买呢?

店主:你就让我开心几天嘛!

儿子:可是,就算让你开心几天,顾客也不会来啊!

店主:要不,我们一起开新帽子店吧!

儿子:好啊好啊!

很显然,这位“店主”到此刻也没有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只是一味地要求其他店关门。情境对话的主要内容,应该聚焦讨论方帽子店主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情境对话教学的设计,要紧扣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表达,引发他们深入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纵观全课,教者借助学习单,尝试在课前培养学生的自主力,在言语实践中促进表达力,在学科融合中提升创造力,我们应该带着这样的追求,不断探索“学力课堂”的最佳路径。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学力教者帽子
学历与学力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大学生学力评价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
以实验促进学生学力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