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式P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的效果

2022-12-29曹宝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骨伤科病例案例

曹宝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辽宁 沈阳 110032)

中医骨伤科学是临床上的重要学科,其治疗疾病包括骨病、内伤、脱位、骨折等,理论及实践性均较强。在临床教学时,往往因内容较多、专业性较强等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操作无法完全理解掌握,教学效果不理想,需要有效结合临床与理论[1]。临床教学是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衔接的重要桥梁,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在以往的临床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感性认识欠缺,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疑惑及厌烦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2]。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科学有效、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案例式PBL教学法是近年来各学科临床教学应用较多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3]。本文分析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式PBL教学法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骨伤科实习的70名学生。所有学生均接受规范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教学,具有较好的临床沟通能力。已排除未坚持完成带教过程以及有抑郁、焦虑症的学生。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5名,男21名,女14名;年龄23~27岁,平均年龄(24.78±0.59)岁。对照组35名,男22名,女13名;年龄23~28岁,平均年龄(24.86±0.64)岁。2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应用常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充分备课,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及实践操作演示。观察组学生应用案例式PBL教学法,具体方法:(1)计划:结合教学大纲、案例式PBL教学相关研究、临床教学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准备经典病例,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及假设;授课前,将案例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熟悉案例相关知识及操作方法;设置教学目标:学会系统总结中医骨伤科、解剖学知识,理解科室常见疾病类型、治疗方法、预后处理等知识及操作。(2)入科教育:开展入科教学,介绍教学工作计划、重点及难点,使学生对整体教学计划有一定了解;帮助学生熟悉中医骨伤科的工作环境、相关制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3)提出问题及查阅文献:将典型病例资料发放给学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选择病例,并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专科查体,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后,做出中西医诊断,并说明诊断及鉴别依据;随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病例分析,内容应包括中医病机、四诊、辨证论治以及西医查体、诊断、检查及治疗方案;并提出设计问题及假设,要求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解答问题,使学生学会使用教科书、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学会汇总资料。(4)集中讨论:在集体讨论课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介绍病例,陈述观点,总结查阅资料,回答教师问题;在讨论时,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及把握问题核心,在出现讨论偏差时进行纠正,激发学生讨论积极性。(5)总结及评估: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教学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疑问,使学生彻底掌握相关知识及操作;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反馈至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了解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1.3 评价标准 (1)评价2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病历书写得分、教学满意度得分及沟通技能得分,前2项以书面形式考核,各25分;教学满意度以调查问卷形式评估,总分50分;沟通技能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准备启动、信息收集及给予、理解病患、沟通结束等方面,总分25分。(2)评价2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包括探寻真相、开放性思维、分析问题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认知成熟度、求知欲等方面,各项均包括10个条目,各条目均按1~6分评价,总分70~420分。

2 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出科成绩、病历书写得分、满意度得分、沟通技能得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 分)

3 讨论

中医骨伤科学知识点复杂,且实际操作性较强,需要全面性学习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熟练掌握实践性临床操作技能,因此在临床教学时需要学生结合医学知识及临床实践[4]。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是一种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较为被动,互动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的培养,且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可能出现学习懈怠的情况[5]。同时,近年来,随着病患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学生临床实习难度明显增加,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明显提高。此外,医学教学需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6]。由此可见,教学模式落后、教学要求提高以及临床实习难度增加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为改善该情况,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同时应优化教育布局结构,转变教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式。

PBL教学法,即问题式学习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1969年由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Barrow提出,并逐步完善、推广,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法[7]。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将学习与问题、任务、病例挂钩,真正地将问题融入真实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集体讨论以及教师指导,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目的[8]。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的出科成绩、病历书写得分、满意度得分、沟通技能得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案例式PBL教学法的临床价值。总结本次研究体会,第一,在病例选择及问题设置时,应尽量选择典型病例,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第二,在课堂教学时,虽然应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应掌握课堂的主导权,把握核心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第三,为方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可尽量营造相对真实的临床环境,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了解医院及科室情况,尽可能多的接触、观察、了解患者[9];第四,应对学生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对其薄弱的项目应进行反复强化训练,尤其重视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第五,为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临床应变能力,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应尽量采取多种途径使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学习者[10]。

综上所述,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式P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更高,且有利于学生沟通技能、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伤科病例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