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社区融合的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2-12-29珠海市金湾区南新小学

师道(教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家校劳动校园

文/珠海市金湾区南新小学 黄 涛

近几年,有关青少年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不会劳动的报道接连不断,体现出劳动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从学校角度看,过分重视成绩,必然会轻视未纳入考核体系的劳动教育;从家庭角度说,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在家务方面过分包办;从社会角度讲,我国长期流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一、构建劳动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劳动意识

当下小学劳动教育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有待解决:绝大多数学校仅满足于完成课时,劳动教育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现象突出。因此,构建劳动课程体系,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有利于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开足开好劳动课

学校要确保每周至少有1节劳动课,提供课程所需的器材、场地等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讲解、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模仿逐步过渡到独立进行劳动实践。

2.整合学科劳动教育资源

语文、数学、美术、信息、科学等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所以,各学科教学应整合资源,有机融合,因势利导地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增强劳动观念。

3.开发校本劳动特色课程

各学科教师可根据个人特长,开发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校本劳动课程,比如烹饪课、彩绘课、剪纸课、种植课等,必要时可以通过家校合作,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到校为学生授课。

4.布置劳动教育实践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性作业,布置体验式、探究式、观察式的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二、开展校内劳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小学生提高劳动技能。

1.创设热爱劳动的校园氛围

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参与班级劳动文化建设,鼓励学生通过剪纸、手抄报、书法作品等方式,精心设计最美教室和班级走廊。校内广播、校园公众号也可以用来宣传劳动模范和典型事例,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

2.开展校园保洁劳动

开展校园保洁劳动能给学生创造劳动机会,改善学校卫生状况,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同时,班主任可以将班级事务列成清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不同的劳动任务,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开辟劳动实践基地

学校利用校内的空块,开辟劳动实践基地,用来种植花草树木、农作物,办起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让每个班级认领绿植或“责任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种植、除草、松土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农耕中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4.举办校园劳动节

在开学第一周举办校园劳动节,进行班级大扫除和校园大清洁,使学生在亲历劳动过程中提升劳动素养。同时,还可以举行颁奖仪式,表彰校园劳动中表现出色的“劳动之星”,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5.举办劳动技能比赛

为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学校可以开展学生劳动技能比赛,如低年级比赛在最快的时间内穿好校服、戴红领巾、整理书包等,高年级比赛叠衣服、穿鞋带、整理书桌等。

三、鼓励家庭劳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学校应有机整合家校资源,通过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召开家长会、劳动观摩课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1.改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在当今社会转型期间,青少年儿童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忽视了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要努力转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

2.加强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

学校应组织老师和家委会代表共同商定,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家务清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学期要学会“作业完成整书包”“饭前筷子我来摆”等,三四年级学生要学会“作业完成整书桌”“饭后碗筷我来收”等,五六年级的学生要学会“作业完成整书房”“饭后厨房我来整”等。

3.家校共同开发劳动教育活动

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开发劳动教育活动。例如,每到“母亲节”“妇女节”等节日,布置“给妈妈洗一次脚”“今天我当家”等亲情作业,使学生感受父母的伟大;寒暑假时,学校可以让学生挑战“21天家务打卡”,使学生养成坚持劳动的习惯。

四、开发社会资源,拓展学生劳动途径

学校可以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发挥好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使农场、商店成为劳动教育的场所。教师可以组织“红领巾小队”,定期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等,进行清扫卫生等志愿服务;或者到工厂、饲养场进行实地观察学习,激发劳动兴趣。

五、健全劳动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劳动积极性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因此,评价学生劳动时,要合理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注重情感和态度评价。

1.从学生劳动过程进行评价

学校在开展“每天10分钟家务”活动时,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劳动技能过关项目,使用“劳动技能过关卡”记录学生“过关等级”“师长微评价”“学生微收获”,对学生劳动技能进行多维度评价,激励学生掌握更多劳动技能。

2.从学生劳动成果进行评价

每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后,教师可给予学生展示劳动成果的机会,灵活运用“赏识教育”,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课后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日记、手抄报等方式记录劳动心得。

3.从学生劳动课表现进行评价

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不仅要体现在课程表中,还要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评价,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总之,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将健全劳动课程体系和评价方式,搭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劳动实践平台,逐步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会劳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家校劳动校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热爱劳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