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教辅图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22-12-29龙凤连
龙凤连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校主体作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家长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政策旗帜鲜明地对准了义务教育阶段,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辅图书市场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在这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一、“双减”政策下教辅图书面临的挑战
对于“双减”政策,各界普遍将目光投向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致命打击,而淡化了其对教辅图书的影响。实际上,作为“双减”政策之一的“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势必对教辅图书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方面、多领域、宽角度的。
(一)系统类教辅图书重新评议竞争大
“双减”政策对教辅图书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因“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而导致教辅图书发行量的减少。因为,通过评议的系统类教辅图书一直处于紧跟国家的各种“减负”政策进行动态修订、完善的状态中,如针对作业总量的要求已经根据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做了调整,“双减”政策对系统类教辅图书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将面临重新送评议的考验上。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各地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系统类教辅图书将面临重新送评议的考验。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教材、教辅图书质量的管控与要求更加严格和各地中小学教辅图书送评议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各大民营书商、外地出版社、原创社都参与到系统类教辅图书市场份额的争夺中,由原本的几个竞争对手增加到几十个竞争对手,这种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若多套教辅图书通过评议,原本系统类教辅的份额就会减少,一旦原有系统类教辅图书未通过评议,其损失将是毁灭性的。
(二)市场类教辅图书生存空间变狭窄
由于系统类教辅图书一直处于紧跟国家的各种“减负”政策进行动态修订、完善的状态中,所以受“双减”政策的影响不是致命性的,但市场类教辅图书品类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受“双减”政策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双减”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1],这就使得针对小学一、二年级的教辅图书大量减少。第二,“双减”政策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这就要求现有教辅图书严格按照此要求来设置课后作业,势必会使单本教辅的容量减少。此外,那些以题海战术为主的教辅图书显然与“双减”政策精神背道而驰,这类教辅将面临淘汰的危险。第三,作为“双减”政策内容之一的“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势必会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遭遇致命打击,也减少了一些小型校外培训机构对教辅图书的采购,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类教辅图书市场萎缩。第四,由于“双减”政策落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包括线上线下)为了寻找出路,将损失降到最低,可能会与出版单位合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将原有学科类辅导资料正式出版进入教辅图书市场,使萎缩的教辅图书市场“雪上加霜”,竞争异常激烈。
(三)新技术或将冲击教辅图书市场
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结合传统技术,组成“互联网+”的形式。在教辅图书领域,新技术正在走向舞台的中央,或将对教辅图书产生重大影响。“双减”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再加上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各不相同,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这种指导最直接的方式是布置个性化作业,在这方面单靠一本纸质教辅图书很难达到要求。对于当下教辅图书市场,所有学生都用一本教辅图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另外,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双减”政策要求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后,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制作适合学校的校本教辅、校本题库、数字化资源等,再通过集团的教育系统同步教学节奏,给学生布置作业,还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满足了学习过程中讲、学、练、测、评的全过程。通过集团的教育系统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打印不同层级的个性化作业。而且电子化的作业时效性非常强,免去了传统教辅图书烦琐的印制、运输等过程。集团化办学普及后,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系统有了自己的个性化作业,对教辅图书的需求大大减少了,这对传统教辅图书的打击不可小觑。
二、“双减”政策下教辅图书发展的机遇
“双减”政策在给教辅图书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教辅图书市场提供新的机遇。这里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催生新市场、提供人才输入渠道、带来销售增量等方面。
(一)为教辅图书出版催生新市场
“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减少了,参加课外培训的时间也减少了,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亲子互动和阅读,对课外读物的需求量自然增加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进行亲子阅读,亲子类、家庭教育类读物的需求量或许会增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多出来的时间就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对名著类、推荐阅读类、经典图书类等图书的需求就会增加。如果教辅出版商能够抓住机遇,策划与此相关的优秀选题,出版此类教辅读物,不仅能提升教辅图书的市场份额,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此外,“双减”政策旗帜鲜明地提出,“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1]。开展这些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的活动,需要一定的资料作为理论指导。虽然这些资料不能像学科类教辅图书一样做到人手一册,但所需资料涵盖的领域宽、范围广、种类多,可研发的教辅图书空间较大。例如,在科普领域,可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科普类教辅图书,为学生课后服务提供实验器材、流程指导、原理讲解、操作示范等指导,将一些简单的科普知识融入趣味小实验中,培养学生爱动脑的习惯和勤动手的能力。在这方面,猿辅导旗下的南瓜科学就已经做得很成熟了。在“双减”政策下,我们要趋利避害,利用好课后服务这个市场,研发出科普、文体、艺术、劳动、编程、棋类等适合广大师生使用的课后服务类教辅图书。
(二)为提高教辅图书质量提供人才输入渠道
在学科类校外培训辉煌的时期,培训机构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以较高的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等优势条件,吸纳名校毕业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一线教师,甚至海外留学生加入。此外,为了将品牌做强、做优、做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还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到外地学习同行业的优秀做法等。“‘双减’ 政策对从业人员资质、培训时间及培训内容等方面新的要求使得大量教育培训机构一线授课教师面临再就业的问题,其中部分人员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资料了如指掌,也深刻了解什么类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这为教育出版产业进一步提高教材教辅质量提供了人才资源。”[2]这对教辅出版来说是招贤纳士的好机会,教辅出版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面向校外培训机构招聘、吸纳和储备人才。
(三)为市场类教辅图书带来销售增量
“双减”政策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被大大缩减,但是家长对于孩子教育学习的期望值和重视程度并没有因为“双减”政策的落地而消减。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成为被分流的那百分之五十,将缩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间转嫁到多做教辅练习上来。对于家长而言,在“双减”政策下,教辅图书是最能帮助孩子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工具。据某资深店主透露,每个学期放假后两周和开学前两周是教辅图书最热销的时候,“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暑假和第一个学期,教辅图书的需求量尤其大,有些家长甚至提前给孩子囤教辅图书。“双减”政策落地后,不仅线下书店教辅图书卖得火热,淘宝网、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教辅图书销量也大增。据身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表示,由于学校不再布置家庭作业,孩子放学回家后就是玩,为了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会为孩子准备一到两套教辅图书,让孩子自主学习。
三、“双减”政策下教辅图书应做到“三个重视”
(一)重视选题策划
在“双减”政策下,教辅图书的选题策划应紧扣“双减”政策精神,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双减”政策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据此,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策划教辅图书类选题时,要多方面考虑。第一,常规类选题。由于多年的积累和努力,一些常规类教辅图书选题已经非常成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评议通过的系统类教辅图书,应稳固其核心业务。第二,科普类选题。就科普类选题而言,针对小学生可策划科普知识类选题,如十万个为什么等;针对中学生可策划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实验操作类选题。第三,劳动教育类选题。国家将劳动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策划关于劳动教育类的地方教材供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使用。第四,优秀传统文化类选题。可结合教材内容,策划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选题,给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第五,家庭教育类选题。“双减”政策要求,“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据此,可策划家庭教育类选题,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理性确立孩子的成长期望值,构建和谐家庭。第六,心理健康教育类选题。“双减”政策要求,“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据此,可策划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选题,为学校、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二)重视图书质量
“双减”政策要求,“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作为教师教学重要辅助资料的教辅图书,在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内容质量好的教辅图书能有效地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而内容质量不高的教辅图书,会产生既没有让学生温故知新,又占用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的反效果。”[3]因此,提高教辅图书质量,任重道远。提高教辅图书质量,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第一,教辅图书与教材配套。根据教材的版本,配套相应的教辅图书,不做通用版教辅图书。第二,合理划分课时。同步类教辅图书的课时分化要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符,便于师生使用。第三,讲解全面。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点的讲解,又注重对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和迁移。第四,作业分层。在设置练习题时,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第五,精简习题。对于同一知识点的考查,练习题不宜过多,要注重习题的质量。第六,更新题目。对于一些时事材料,要注重时效性,每年更新素材。第七,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情境,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讲解、例题和练习题中。第八,创设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设置练习题。
(三)重视数字化发展
虽然“双减”政策没有对教辅图书数字化提出明确要求,但隐含的影响非常大。目前,绝大部分教辅图书都只是纸质书,没有配套对应的数字资源,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要求和个性化的服务。对于配套数字资源的呈现方式,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主页,也可以提供下载数字资源的网站,还可以通过小程序等途径获取。数字资源的内容应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视频。既有对重点知识的讲解,也有对例题、练习题的分析。第二,课件。同步类教辅可根据纸质教辅图书的相关内容,制作对应的课件供教师教学时参考。第三,个性化作业。由于每个学生的学情不同,纸质教辅图书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教辅图书可填补空白,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料。第四,课后拓展。可根据教材内容,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第五,实验操作。针对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对实验要求较高的学科,可根据内容链接完整的实验操作过程。在免费向学生提供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方面,教辅类图书应把握机遇,配套相应的数字资源,参与政府采购、提高自身竞争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