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物常见编校差错例析及对策探讨

2022-12-29雷红娟

传媒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政治性编校台湾地区

雷红娟

近年来,出版行业大力改革、竞争激烈,图书零售市场规模都在日益扩大,图书品种和数量也在大幅上升。然而,图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在利益驱使之下甚至有下滑之势,各种粗制滥造、重复出版的出版物充斥着图书市场。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兼具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属性,它作为传播思想、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和传递文明、交流信息的重要的基本工具,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唯有守住图书出版质量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出版社方能稳中求进,祖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蓬勃发展。

一、图书常见编校差错分析

根据数年编辑工作经验,图书编校差错主要分为三大类: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和其他差错。下面分别展开讨论。

(一)政治性差错

出版物中可能出现的政治性差错主要包括涉及禁止内容的政治性差错[指《出版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版)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的内容]和不符合编校规范的政治性差错。禁止内容主要指违反宪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危害国家统一,关系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等大局问题,涉及重要政治立场、政治和思想观点等具导向性、原则性的重要内容。不符合编校规范的政治性差错是因为对相关规范不清楚、认识模糊等所导致的。这类错误往往比较隐蔽,属于细节性的,可以说是“无心之过”。下面具体举例分析。

【例1】云南中烟滤棒结构相关专利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但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对于一些比较新型的结构改进专利展开了海外布局工作,例如针对卷烟滤棒用薄膜的聚拢技术改进、对不燃烧滤棒结构的改进等向台湾地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韩国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了多件专利申请。

分析:此例主要讲了云南中烟滤棒结构在国际上的专利区域分布,属于国际语境,后半部分提到云南中烟向台湾知识产权局、韩国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了专利申请,而“台湾”和“大陆”为对应概念,故“中国境内”改为“中国大陆”。

根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海外”即“国外”[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台湾地区属于境外、国内,此例中“海外”一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应改为“境外”。

【例2】湖北中烟的红金龙和黄鹤楼品牌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国内市场销售量保持连年增长,成为名优烟中最具成长性的品牌。2006年,湖北中烟开始探索海外市场,产品陆续出口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2018年开始,湖北中烟MOK加热不燃烧产品,已经开始向韩国首尔部分优选零售户铺货,这是湖北中烟加热不燃烧产品首次走出国门进入境外市场。

分析:上例中“2006年湖北中烟开始探索海外市场,产品陆续出口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则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归属到国外,属重大政治性差错。应将此处“海外市场”改为“境外市场”。大陆与台湾之间、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贸易,因为是不同关境之间的贸易,故可称“进出口贸易”“进口”“出口”等,但不能称“对外贸易”,应称“对港澳台贸易”等。因此,此例中“出口”一词用法无误。例中第一句提到“在国内市场销售量保持连年增长”,第二句承接第一句而来,提到出口港澳台地区,显然将港澳台地区划归到“国内市场”的对立面,此处应将“国内市场”改为“境内市场”。此处错误比较隐蔽,须结合上下文分析方可看出。最后一句中“走出国门进入境外市场”语句赘余,且范围有重合,仅保留“走出国门”即可。

【例3】专利HK1148913A1申请于2008年6月25日,主题为“吸烟物品”,2013年8月2日获得授权,该专利共在全球十余个国家/地区申请16件同族专利,该专利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在中国、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已获得专利权保护。

分析:根据“该专利共在全球十余个国家/地区申请16件同族专利”可知为国际语境,“台湾地区”为国内语境的用语,对应国际语境应改为“中国台湾”。另外,从国境来讲,“中国”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故可直接删掉“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即后半句改为“该专利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在中国、加拿大、日本已获得专利权保护”。

【例4】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香港、台湾、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与台湾占据主要份额。

分析:根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外商”是指外国商人和外国企业,“外资”是指由外国人投入的资本[1]。此例中将香港、台湾的企业归于外商显然不对。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上只是列举了工作中积累的几个实例,不能涵盖政治性差错的各个方面,仅供参考,以举一反三。想要处理好书稿中的政治性问题以免酿成大错,编辑首先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时俱进,日常中多关注时事政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二)知识性差错

知识性差错是书稿编校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差错,包括科学性和事实性差错[2]。由于作者水平参差不齐,治学态度也存在差异,原稿质量自然因人而异。另外,有时为了赶进度,一本书很可能没有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再加上编辑本身知识面上的局限性或责任心不够,导致知识性差错的出现。知识性差错通常比较隐蔽,不像错别字和语法错误那样易于发现,有时甚至需要查阅各类资料经过多方求证方能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下面将举例探讨。

【例5】近年来,美国安龙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和辉瑞公司获得的巨大成功。

分析:注意,此例句中有时间限定词“近年来”,这是2021年出版的某书的原稿中出现的。据查证,美国安龙公司已于2001年倒闭,跟当下时间显然不符。书稿中经常会出现“近几年来”之类字样,碰到这种情况,编辑须对后面的事实进行仔细核实,以免出现时间或信息的不对应。

【例6】国际晶体学学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IUCr)在1992年重新给出晶体的定义,认为任何能给出基本上明确衍射花样的固体,均可以称之为晶体。

分析:经查证,不存在“国际晶体学学会”组织,此处准确的名称应为“国际晶体学联合会”。

【例7】儒家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和子路(公元前542—前480)、曾晳(公元前542—475)、冉有(公元前522—?)、公西华(公元前509—?)这四个弟子聊天、聊人生、聊理想。

分析:此例中有两处错误:首先,经查证,此处“曾晳”应为“曾皙”,“晳”属于异形词,同“晰”;其次,曾皙的生卒年有误,“公元前542—475”应为“公元前542—前475”,不然此人活了一千多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三)一般性差错

对于多字漏字的情况,一般只要仔细通读就能发现问题,予以纠正。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颠倒字的问题,当我们采用速读法阅读时,一些颠倒字完全不影响我们获取相关信息,但从编辑出版的角度来说,颠倒字属于必须消灭的硬伤。下面就一些案例对一般性差错问题进行探讨。

【例8】可见,人类与动物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那些只属于人类的智力或情感特征,动物也有。

分析:“那些只属于人类的智力或情感特征,动物也有。”既然“智力和情感特征”只属于人类,为何动物也有?前后逻辑矛盾,根据语境可知,应删去“只”。

【例9】人类能理解黑猩猩的智力,毕竟我们大部分的基因是一样的,一样拥有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域一直被认为是智力产生的生物学基础),只不过小一点。

分析:句子后半句“一样拥有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域一直被认为是智力产生的生物学基础),只不过小一点”,主语发生了转换,承接前面可知,是人类和黑猩猩都拥有前额叶皮层,“只不过小一点”这其中存在比较,谁比谁小却语焉不详,查询相关资料可知,人类的前额叶皮层远大于黑猩猩的,故最后应改为“只不过黑猩猩的小一点”。

【例10】在黄昏中等强度照射下,猫的瞳孔会变成枣核般形状。

分析:“强度”是无法“照射”的,“强度”后面补上“阳光”或“光线”方能与后文搭配。

【例11】将圆柱体试件按照预设厚度进行等份切割,做好相应编号后进行后续实验。

分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等分”为动词,意为把物体分成相等的若干部分,如“等分线段”,“等份”为名词,表示分成的数量相等的份儿。据此,应将“等份切割”改为“等分切割”。类似“等份点”应为“等分点”。

二、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对策探讨

(一)优化选题,提高单本图书效益

面对生存和竞争压力,近年来许多出版社进入给钱就出版、盲目扩大选题范围、片面追求选题数量的怪圈。如此一来,编辑们全年都在为完成超大工作量而疲于奔命,图书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出版机构领导层转变观念,不再追求“短平快”的出版模式,要从长远效益出发,打造常销书,追求单本图书利润。这样,编辑和校对才能从海量稿件中解放出来,花更多的时间精心打磨重点图书,从而提高出版物编校质量,杜绝大印量图书被召回的荒唐事件。

(二)从源头把关,提高原稿质量

成书质量与原稿情况息息相关,目前,作者水平有高有低,原稿质量也就参差不齐:面对质量太差的稿件,编辑和校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可能也难使最终图书达到合格要求,更不用说做成优秀图书了;反之,对于质量优良的原稿,整个编校过程就会轻松很多,很容易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欲提高原稿质量,组稿编辑须从选题源头把关,筛选出优秀、认真负责的作者,对其写作过程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敦促作者修改,为后面图书的顺利出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编校能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编辑队伍是出版社的灵魂,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顺应时代潮流的高素质、创新型编辑队伍对于出版社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身处信息洪流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以应对信息的瞬息万变,作为图书编辑,我们更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接受专业学科领域的新知识,同时坚持参加出版行业继续教育培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三、结语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中重要一环,编辑能力决定了出版物的质量。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头等大事,提高出版物编校质量是出版社和各位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而实现的高码洋、多品种是出版行业应坚决避免的误区。编辑作为图书整个生产流程的重要主体应努力发扬脚踏实地、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以出版高品质图书为己任,在建设书香社会、提升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思想境界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猜你喜欢

政治性编校台湾地区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参与家事审判机制及其启示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
出版物中与港澳台相关的政治性问题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以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为参照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