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歌《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色
2022-12-29郑登科
郑登科
山东民歌是当地人民的智慧产物,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表达了山东人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沂蒙山小调》是山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经典性的传统民歌,拥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在我国传统民歌领域一直有着深远影响。从发行至今已经历六十多年的发展,在该过程中,《沂蒙山小调》之所以能得到反复传唱,并被称为中国代表性民歌,与其音乐特色、艺术特征有着极大关系。当前,《沂蒙山小调》凭借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在起到革命传统教育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一、《沂蒙山小调》的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沂蒙山小调》的作词人为阮若珊,作曲人为李林,两人都曾参加1935年北平学生救亡运动。李林从小便对音乐怀揣热爱,在逃荒期间学习了众多民间音乐,这给《沂蒙山小调》的创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创作《沂蒙山小调》时,李林并没有一味借鉴传统民歌编曲风格,而是将山东音乐语言作为主要素材,采用较朴实的创作手法,融入真挚情感,为世人塑造全新的民歌作品及音乐形象。1998年,李林于上海逝世[1]。阮若珊不仅是新时代女性的杰出代表,也是在歌词领域有着独特造诣的作词家,十分擅长创作诗词,即使在战争时期同样不忘诗词创作。她将个人情感、思想渗透到作品中,所作的作品时常呈现一些新颖的创作体裁,她的诗词作品中可以侧面反映社会的黑暗,同样可以体现创作者本人对光明的向往与歌颂。在创作《沂蒙山小调》歌词时,阮若珊几乎投入自身全部的才能、灵感,在歌曲中体现当地人对祖国家乡的热爱,通过一个个字眼鼓励人们勇于追求新生活。2001年,阮若珊于北京逝世。
(二)创作背景
《沂蒙山小调》的发行时间应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初,1953年,李广宗、李锐云等人重新修改记谱,把歌词中原有的抗日主题更改为家乡主题,并增加两段全新歌词,歌名改为《沂蒙山小调》,也是在此时该歌曲正式版本诞生。《沂蒙山小调》最初版本创作于1940年,当时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队既要对抗日本侵略者,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国民党对抗日行为的破坏。国民党利用“黄沙会”这一反动势力组织散布谣言,抗日军队的抗日行为遭到严重阻碍。为解决该现象,抗日文工团通过文艺宣传方式发挥积极作用,也是在该次活动中,文工团成员李林、阮若珊在临沂短暂停留过程中创作了《沂蒙山小调》。起初该歌曲名为《打黄沙会》,后续才被更改为人们所熟悉、传唱的《沂蒙山小调》[2]。阮若珊既是《沂蒙山小调》的作词人,也是首位演唱者,在庆功会上阮若珊首次演唱《沂蒙山小调》,群众听完歌曲后均表现得异常激动,该歌曲鼓舞着人民努力、勇敢追求新生活,该次庆功会成功鼓舞三百多人报名参军,至此,《沂蒙山小调》便在各大抗日根据地中得以广泛传播。整体来看,《沂蒙山小调》的歌词通俗易懂,曲调十分接地气,符合人们的兴趣爱好,后续随着一些专业人士及业余爱好者对歌曲歌词进行修改,既保留了《沂蒙山小调》的抗日激励作用,又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及时代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前,《沂蒙山小调》并没有发行任何正式版本,基本上均以口头形式实现传播。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出版多个版本,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沂蒙山小调》作为山东民歌融入《独唱歌曲200首新编》中,这为歌曲的永久性传播提供有力条件。
二、传统民歌《沂蒙山小调》的艺术特征
(一)地域性
不同地区诞生的民歌都极具本土地域特征,山东民歌也是同理。山东民歌不仅可以体现山东地区的地理环境,还能体现当地人朴实、幽默的性格特点。《沂蒙山小调》便是一首具备山东地域特点的小调,在发展初期该歌曲只在山东临沂部分地区流传,后来随着社会进步逐渐传播至国内其他地区,现如今已在国内外留下发展足迹。在歌曲中既可看出对沂蒙山大好风光的赞美,也歌颂了沂蒙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过上了美好生活。《沂蒙山小调》歌名便流露出鲜明的地域特征,该歌曲前身为《打黄沙会》,创作于山东临沂费县的一个小山村,该村子三面均为大山,被绿树所包围,村前流淌着小溪流,“绿水青山”在小山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歌词中再现了小山村的优美景致。并且,政府部门特地在村前建立纪念碑,以此来纪念该歌曲诞生,这既可体现《沂蒙山小调》地域特点,也进一步向世人介绍歌曲的诞生信息。
(二)人文性
山东传统民歌风格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环境、风俗等密切相关,从整体来看,可以将山东民歌分为粗犷、抒情、欢乐、幽默等几大类型。粗犷类民歌主要体现人民在与其他势力作斗争时的坚强品质。抒情类民歌旋律优美,可以体现山东临沂的优美景色或描写爱情,表达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及赞美[3]。欢乐类民歌大多为对唱形式,主要演唱猜谜、探亲等内容,节奏愉悦、明快,极其受当地居民喜爱。幽默类民歌则以讽刺、诙谐等内容为核心,旨在通过歌曲侧面反映当地人民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站在《沂蒙山小调》视角来看,该歌曲主要属于粗犷、抒情类民歌范畴。歌曲前身《打黄沙会》主要以抗日为主题,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军队注入动力,激励一线抗日英雄不畏艰险、不惧牺牲,勇敢保卫国土不受侵犯,为人们刻画了一个个鲜活、勇敢的抗日人物形象。修改过后的《沂蒙山小调》以家乡为主题,引领人们产生对家乡及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也向人们展示沂蒙山的优美景色。
(三)丰富性
仔细观察《沂蒙山小调》可发现,该民歌具有丰富性特征。从歌曲诞生至今已经历八十多年岁月变迁,在我国传统音乐领域占据核心地位,拥有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首先,《沂蒙山小调》的作词手法较多样,能同时体现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情景,为世人塑造多元化人物类型。其次,虽然该歌曲为小调体裁,但旋律十分优美,流露的情感较鲜明,还蕴含少部分山歌风格,从这一点来看,该歌曲的体裁具有多样性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沂蒙山小调》的艺术价值。《沂蒙山小调》中蕴含浓厚的情感,我国大多数民歌都会“用情”,可以将其分成委婉型、直接型,山东地区所创作的本土民歌用情方式取决于人民性格及歌曲内容。通常,劳动号子或秧歌等民歌常用直接型方式,民间小调、大型民歌等则常用委婉型方式,《沂蒙山小调》是山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小调作品,采用的是委婉型用情方式。歌曲为三拍子,歌曲整体节拍数基本相同,再借助流畅旋律和装饰音提高歌曲的抒情意味,以一种更加细腻的情感描述沂蒙山美好景色。《沂蒙山小调》既给人朴实感,又使听众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细腻感,利用多样化情感丰富和升华歌曲情感因素。
三、传统民歌《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色
(一)歌词特色
从《沂蒙山小调》整体歌词来看,主要描述沂蒙山的风光,可概括为“绿水青山”“风吹草低现牛羊”等,从中可以流露出当地人对美好新生活的喜爱及赞美。从第一句歌词中的“人人都说”可以看出,沂蒙山的好风光已经家喻户晓,并得到一致赞美。从第二句歌词的“青山”“草地”“牛羊”等词汇,可了解沂蒙山景色、事物,向人们介绍了沂蒙山的主要景物。第一、二句歌词主要歌颂沂蒙山风光,进入第三句歌词则转变为歌颂新生活,“万担”“堆满仓”等歌词可以体现当地人民已经过上幸福生活[4]。第四句歌词则进一步阐明美好生活的具体由来,表明在共产党领导下才有了今日的幸福美好生活。每句歌词都有“哎”这一衬词,衬词在传统民歌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灵活使用衬词可以增强音乐趣味及想象空间。衬词由人类语言发展得来,可以起到有效的衬托、装饰作用,在演唱衬词时应以较轻巧的方式演唱,才能确保整体旋律流畅。在《沂蒙山小调》中采用衬词,可以使演唱者及听众对歌词所描述的场景加以想象,既可帮助演唱者更好地抒发情感,也能令听众深入体会当地人民在幸福生活中的正面情绪。对比最初版本的《打黄沙会》和修改后的《沂蒙山小调》可以发现,后者的歌词更加精炼、完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的音乐追求得以提升,主要对后续歌词进行调整,赋予歌曲更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曲式结构特色
《沂蒙山小调》为一段体单乐段曲式结构,与其他传统民歌相比,该歌曲的曲式结构更加严谨,虽然整首歌曲只有四个乐句,但完整的包含了起承转合四部分。每个乐句节奏、形态相同,各乐句均采用拖腔结尾,且拖腔均为微调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歌曲的可唱性。虽然《沂蒙山小调》的起承转合与小调体裁民歌特点相一致,但可以突出该歌曲曲式结构的特殊性。通过整合性特点强化各个乐句停顿,保留乐句的过渡痕迹,为乐句提供演唱动力,也能使听众对下一乐句的出现满怀期待。而且,该歌曲前三个乐句节奏几乎一致,这种形式并没有削弱歌曲可听性,反而提高歌曲稳定性。《沂蒙山小调》整首歌曲大部分为大二、纯四度音调,随着演唱进程逐渐深入,旋律从高至低发展,最后在主音上结束[5]。
(三)演唱特色
对于任何音乐作品而言,在演唱时,演唱者必须全面了解作品,并掌握准确的演唱技巧,如,应使用怎样的音色、气息演唱,或如何咬字等,这些都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关键,对于《沂蒙山小调》而言亦是如此。在演唱《沂蒙山小调》时,演唱者必须选择适宜的音色,山东民歌的显著特点之一便是语言,在创作山东民歌时,大部分创作者会融入当地方言,以此来凸显独特的音乐语言风格,在演唱过程中必须关注山东方言的体现,在音乐响起时,演唱者就需快速代入当地人角色,通过婉转、甜美的音色加以演唱。同时,长腔也是《沂蒙山小调》的特色,在演唱时同样值得关注。在音乐演唱中,演唱者的气息会决定声线、旋律及演唱效果。通常,为确保《沂蒙山小调》的演唱效果,演唱者会跟随前奏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在开口前调整好呼吸频率与情绪,在起音前注意呼吸合理,可同时通过口、鼻吸气打开腔体。歌词是构成一首完整歌曲的重要内容,在演唱中咬字同等重要,咬字是否清晰、准确直接影响演唱效果,再加之《沂蒙山小调》中涉及衬词、方言等内容,对演唱者的咬字要求更加严格。《沂蒙山小调》主要描述沂蒙山的美好景色、人民幸福生活,若演唱者不能准确咬字,便会导致听众听不清歌词,无法理解歌曲想传达的情感。因此,在演唱前演唱者需摸索歌曲中每个字的字头、字尾及字腹。音色、气息及咬字均是《沂蒙山小调》的演唱特色,三者缺一不可,要想推动《沂蒙山小调》长远发展,演唱者必须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及时代精神。
四、传统民歌《沂蒙山小调》的艺术成就
《沂蒙山小调》发展至今已拥有丰富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极具地位。《沂蒙山小调》在传播过程中,陆续出现许多不同的演唱版本,在器乐作品中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器乐形式。自1953年《沂蒙山小调》正式发行后,便在全国各地陆续传播,由于人们的音乐追求、审美存在差异,使该歌曲发展呈现多元化色彩。目前,已出现的器乐作品主要有二胡作品、笙作品等,在器乐考试中该歌曲为必选曲目。可以看出,《沂蒙山小调》在传统音乐领域已有着极高地位。
其二,已是临沂文化招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愈加繁荣,在该环境下,各个地区开始弘扬本土文化,山东临沂提倡弘扬及传播本土文化,《沂蒙山小调》则已成为山东临沂文化的主要招牌。除在音乐领域拥有艺术成就外,在推动临沂经济发展上也产生积极影响,比如,《沂蒙山小调》为当地酒业发展注入动力源泉[6]。《沂蒙山小调》的永久性传唱,开启了沂蒙山旅游的大门,每年前往沂蒙山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为沂蒙山开辟一条红色旅游道路,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而言起到积极的影响,众多游客便是在《沂蒙山小调》的引导下前往沂蒙当地,深入领略歌曲中描述的风光。
其三,《沂蒙山小调》使人们更加了解沂蒙景色。随着国内影视行业不断进步,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发布了《沂蒙山小调》故事影片,该影片以山东沂蒙当地的发展为核心,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影片中同时融合爱情、亲情、爱国精神等情感,再次向人们刻画善良、朴实的沂蒙山人民形象,后续逐渐创作出《红日》《红嫂》等影视作品,令观众对沂蒙山充满向往。并且,与影视领域相融合,在无形中推动着《沂蒙山小调》传播。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民歌源远流长,在时代变迁中得到不断完善、创新,形成鲜明的本土特点。《沂蒙山小调》是山东传统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歌的代表,在多年传播中得到有力保护及传播。该歌曲具有地域性、人文性、丰富性等艺术特征,在描述沂蒙山大好风光的同时,也蕴含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从歌曲的歌词、曲式结构及演唱中均可体现独特的音乐特色,这是推动《沂蒙山小调》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至今,《沂蒙山小调》在我国传统音乐领域已拥有较高地位,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
注释:
[1]王云莉.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艺术特色[J].教育前沿,2021(16):1.
[2]孙庆伟.浅谈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J].中国文艺家,2019(05):43.
[3]刘 梦.沂蒙儿女魂——《沂蒙山小调》解析[J].艺术评鉴,2019(18):14—15.
[4]张 楠.根于传统新于诠释——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新视野[J].北方音乐,2016(20):147.
[5]赵世宜.浅谈《沂蒙山小调》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艺术大观,2019(20):2.
[6]孟祥卉.浅析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音乐分析[J].黄河之声,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