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山歌在地方高校美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29农星光
农星光
壮族山歌是广西地区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出来的重要艺术作品与劳动果实之一,深刻体现了壮族人民在长期历史生活中敢爱敢恨以及勤劳勇敢的精神品质,也是全中国各民族优秀的历史宝库,在地方高校美育教学中可以引入壮族山歌要素,促进学生领略壮族山歌的艺术,以此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让他们体会壮族山歌的艺术魅力与人文风情,达到良好的美育教学效果。
一、壮族山歌概述
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与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歌曲艺术形式,是一种民间歌谣。最早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祭祀活动以及生产劳动活动发展而来,壮族地区享有歌海的盛名,是壮族人民长期生活的一面镜子,在歌曲旋律以及内容表达中体现了各个时代壮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劳动状况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壮族地区由于地域以及方言的不同,对山歌的称呼有所不同。常见的有五种形式,包括欢、西、加、比、论等。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壮族山歌形成了多种演唱形式以及种类,具有独特的演唱韵味以及丰富的旋律曲调,语言表现较为丰富、形象生动,具有多变的演唱风格,显示了极强的艺术张力,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特征。壮族山歌在演唱过程中较为随心与随意,演唱者可以在一定的框架之下结合自身的理解以及生活情况等,对壮族山歌演唱进行自由发挥,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同一首山歌演唱时只具有基本论调,但是在表达方面并不固定,因此并无固定的演唱手法。在具体演唱过程中,同一个歌手,由于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以及生活经历的变化等,即使对同一歌曲中的内容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演绎手法,表达出不同的演唱韵味[1]。
二、壮族山歌在高校美育教学中的价值意义
在当前高校美育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民族艺术成分,以此对学生进行美育层面的熏陶。壮族山歌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深刻体现了当地的艺术特色与文化风情,对促进学生美育成长具有显著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壮族山歌。通过壮族山歌演唱教学以及壮族山歌艺术内涵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壮族山歌中蕴含的道德情操、民族精神以及人文涵养。教师对此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并在学生中间进行广泛宣传,以此在对学生讲解壮族山歌艺术价值与人文风情的同时,对学生达到良好的美育浸润、道德浸润效果[1]。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会议中提出:文化是精神的载体,而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根本与灵魂。因此,一个民族与一个国家的发展要求有文化的支撑。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宣扬,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只有民族的艺术才是中国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本文选取壮族山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以此对学生进行美育层面的价值熏陶与引导,同时也能够促进壮族山歌的传承[2]。
三、壮族山歌在地方高校美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开发壮族山歌教学的校本教材
将壮族山歌应用到高校美育教学中,应当不断开发校本教材与地方高校美育教学的结合之路。挖掘壮族山歌的文学内涵与艺术价值,研究与地方高校美育教学的契合点,以此促进学生成长。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能够对地方课程以及国家课程教学起到良好的补充效果,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作用。因此,在壮族山歌课程应用过程中,应当不断挖掘与开发校本课程,例如挖掘山歌原曲谱、山歌能人、山歌名人以及当地自然资源等,以此丰富高校美育教学资源体系,并与学生当前学习特征以及学习需求相结合,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学习需求。
课程开发过程中,可将壮族山歌纳入地方高校美育课程模块,为学生讲授壮族山歌的历史传统、艺术价值与语言文化特征等,把壮族山歌融入声乐、视唱练耳等教学,引导学生演唱壮族山歌,了解掌握其表演形式,能够体会壮族山歌的艺术特征。并在具体演唱过程中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壮族山歌的文化魅力与艺术价值,能够取其精华,由此构建起关于壮族山歌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更好地体现壮族山歌独有的艺术价值与特色[3]。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壮族山歌教学与应用过程中,应当不断为学生构建多种教学方式,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壮族山歌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为充分地领略壮族的艺术魅力,充分发挥壮族山歌在地方高校美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壮族山歌是壮族地区一种古老的艺术方式,在演唱以及情感表现层面与流行音乐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当为学生构建有针对性的不同教学方式。常见的例如在美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景化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空间限制,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悟壮族山歌的魅力,利用情景交流的方式,在天然环境中感受壮族山歌的艺术特征。此外,还可以组织本土山歌名人、能人对学生进行山歌演唱的现场教学,对学生讲授壮族山歌的演唱技法、演唱技巧、表现特征,以及关于壮族山歌的一些小故事等,以此对学生进行关于文化与艺术的熏陶,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壮族山歌的价值与魅力[4]。
此外,壮族山歌在地方高校美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进行。例如在校园里开展壮族山歌演唱为主题的校园歌手比赛,提升学生参与壮族山歌演唱的积极性与兴趣,在演唱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壮族山歌作品艺术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在校外的美育实践活动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到壮族地区进行壮族山歌的现场教学。使学生感受壮族山歌创作中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艺术美,直观了解壮族山歌运用的比兴、比喻等多种表现手法[5],令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的独特艺术魅力。壮族地区人们在思想感情表达时较为含蓄委婉,并非采用直接的表情感表现方式,因此在山歌表现中,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及比喻手法。学生在接触当地自然文化环境后,更为深入地感悟壮族山歌的艺术价值,增强学生关于壮族山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学习壮族山歌的表现技法,在壮族山歌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讲授,与壮族人本身的性格特征相结合。
(三)创新壮族山歌教学内容
在将壮族山歌引入到对地方高校美育教学过程中,要求不断创新壮族山歌的内容,根据新的文化发展传承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壮族山歌的时代意义。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艺术形式,用山歌来表现当地的劳动以及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抒发自身的思想感情。
壮族山歌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因此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美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壮族山歌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情况相结合,在传承壮族山歌的基础之上,为其融入当代文化的精髓,充分吸取当前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以此为壮族山歌注入新的文化因素,提升壮族山歌的活力[6]。
壮族山歌作品体现了壮族人民当前的文化生活与艺术生活,将壮族山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传承过程中坚持创造的发展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构建新的发展体系。对壮族山歌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形式,使得壮族山歌能够为更广泛的人民所喜爱与接受,如此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进行有效融合,这也为壮族山歌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加强壮族山歌、民族优秀艺术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对学生达到良好的美育教学效果[7]。
(四)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高校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审美意识的培养,壮族山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曲调表现爽朗质朴,节奏自由,充分体现了壮族地区独有的审美心理以及文化生活。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过程中,运用山歌的方式,从平凡的事物以及劳作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并赞颂美,在点滴的生活过程中感受美好,并对此进行艺术性加工与提炼,充分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在山歌作品中蕴含了质朴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引导学生对审美理想的追求。通过壮族山歌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壮族山歌在演唱中采用了写实的表现手法,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等思想感情进行对比[8]。
学生在学习与演唱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真理,以此净化的心灵,更好地促进健康审美的塑造。当前抖音、快手等多个APP以及直播与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认知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要求注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修养,提升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在其中找到一个纯真的世界。壮族山歌这一教学要素的运用,能够有效达成此种目的,促进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美好[9]。
四、壮族山歌在高校美育教学中的传承分析
将壮族山歌融入地方高校美育教学中,为美育教学构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将优秀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其中,是对壮族山歌文化艺术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美育教学机制,显著增强了学生对壮族山歌的学习与认知。
在大学生群体中对壮族山歌进行传承,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学生领略地域文化艺术的价值魅力,更好地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筑了关于壮族山歌的系统性教学方法。在演唱学习与艺术熏陶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壮族人民的生活变化,对壮族地区人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能够形成一定的了解与认知,从而更好地体会到壮族山歌的文化价值魅力[10]。
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历史意义以及现实指导意义。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壮族山歌历史传承与文化发展的新空间与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为壮族山歌文化传承构筑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当代文化与民族特色艺术的有效传承,当前已经成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机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当前新的发展时期,应当不断创新壮族山歌的文化传承机制,提升学生对地域特色文化的认知与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美育教学[11]。
结 语
美育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与要求之一,在新的时期具有独有的价值与作用。我国优秀的地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文以壮族山歌为例进行分析,壮族山歌是我国广西地区优秀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在长期历史时期辛苦劳作、勇敢奋斗的精神品质,是全民族珍贵的精神财产。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敏感时期,通过壮族山歌的系统性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壮族人民的生活变化史以及社会发展史,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壮族艺术与壮族文化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以及文化认同感,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美育、道德教育。
注释:
[1]马 琳,李 囝,张国峰.转型发展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美育素质整体化培养路径[J].中国冶金教育,2021(04):97—101.
[2]杨燕霞.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课程建设研究——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J].戏剧之家,2021(25):123—124.
[3]朱 珣.“中国风”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的美育价值及影响研究[J].艺术评鉴,2021(16):94—96.
[4]段娜娜.课程思政融入高校美育的实施路径——以大学美术课程为例[J].大众文艺,2021(16):209—210.
[5]程晓捷,王宇鹏.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与路径探究——以美术鉴赏课为例[J].大学,2021(32):62—64.
[6]黎明辉.美育教育中的民族音乐鉴赏——以岭南地区传统音乐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S2):192—195.
[7]张 妍.钢琴集体课与高校美育创新融合的探索与发展[J].艺术教育,2021(08):253—256.
[8][9]燕仲飞.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背景下的河西走廊裕固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以兰州大学为例[J].当代音乐,2021(08):47—49.
[10]胡 枫.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渗透音乐美育创新实践——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14):236.
[11]陈笑浪,温 霞.中美高校在线美育课程比较研究——基于“爱课程”和“edX”平台[J].中国美术研究,2021(01):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