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前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及途径

2022-12-29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李霞

区域治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四史高校教师青年教师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李霞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作为教育者应该先受教育,要积极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政治工作。基于此,构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可从内容体系构建、方法体系构建、评价体系构建以及组织保障体系构建四个方面进行高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从而提升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一、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行为会受到老师行为的影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新的时代要求把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该成为榜样,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政治理念,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和社会荣辱观,这些都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1]。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政治素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高效的课堂,让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让老师带头示范,为学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方向。

二、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一)有益于坚定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

高等教育的方向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这个根本问题密切相关,也影响着国家科技的发展水平和潜力。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是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承者,是高等教育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有真正重视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才能坚定办学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大学一旦办学方向出了问题,就是培养人出了问题。它就像一棵歪脖子树,无论如何也长不成参天大树[2]。”因此,如果没有好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保证,学术不端、腐败、失范等。会很容易发生,从而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把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高等教育的方向。

(二)有助于改善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

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学历过硬、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在教师的各种素质中,政治素质排在第一位,关系到教师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关系到能否全方位地贯彻和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对善与恶、美与丑、利与弊、对与错有很强的能力和判断力[3]。我们应该优化和创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增强教师的政治认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高校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地位。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总的来说,他们的政治思想和立场是坚定的,他们能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部分教师存在政治信仰混乱、理想信念弱化、学术不端、道德失范等问题。要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能力,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政府和高校应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关注教师的实际困难,减轻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为教师政治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的服务需求明显提高

高校教师对工会工作的响应速度、服务广度、思想深度等方面均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愿不断提升,表现在提案数量不断增加,很多教师利用校园网对学校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随时提问和监督,希望所提问题能及时解决。教师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状告学校的案例时有发生,由于工会缺少具有相关法律专业知识人员,难以及时做好调解工作,化解矛盾。高校教师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在饮食方面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高校教师对工会文体活动方面提出很多差异化的需求,在组织好传统球类比赛和运动会的基础上,还希望工会提供户外徒步、瑜伽太极、摄影技巧、艺术修养等个性化选择。高校教师的需求是工会开展工作的动力,也是工会面临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会动摇工会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二)思政课教师的校本培训体系还有改善的空间

要想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要求,高校要建立完善、系统的校本培训体系。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还有部分高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对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校本培训方案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训效果,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针对思政课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的目标不够清晰、层次性不强[4]。从培训的形式上来看,部分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形式和方式比较单一、不够灵活,这些会影响培训的效果。从培训的内容上来看,部分高校对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训内容不够丰富、完整,比如缺乏对新媒体素养的培训等情况比较常见。

(三)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重视

目前在教育部门和党中央的号召下,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育力度也有所加强。近年来党和政府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并且这些政策也获得了高校的认同,大部分的思政课教师都非常赞同这项工作,这体现了国家和党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

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

(一)以“四史”教育增加思政课教学的历史厚度

“四史”教育以生动传神的中国故事为依托,故事中涉及的重要人物、重要历史事件、重要文献、重要会议,是支撑思政课教学的强大基础和论据。历史的厚重感不仅在于知识和经验的叠加,更在于对历史的反思和超越。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深入挖掘“四史”中丰富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5]。“知旧,悟新”。学习“四史”,既要学习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也要学习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来学习和理解“四史”的厚度,以增加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历史厚度。

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思想政治课的不同章节,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任务等进行清晰透彻的讲解。比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时,可以结合“四史”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的精彩人生,以及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等其他重要史实。主要向学生表达了在历史长河中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做出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离不开崇高的中国精神的激励和支撑。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对“四史”理解得更透彻,增加思政课的历史厚度,还能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得到再次洗礼,坚定理想信念,不忘你我的首创精神,牢记自己的使命[6]。

(二)通过思政教育,实现青年教师在道德品质上坚定以身示范

一是坚定终身从教的职业认同。对职业有高度认同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少数青年教师选择教师职业更多是从谋生的角度出发,对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导致步入教职后,面对压力与挑战,在理想与现实出现偏差后,容易出现情绪上失态、语言上失范、行为上失德。对青年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恰是将党和国家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于青年教师,促使其匡正思想、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以教为荣。二是坚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而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德性,是一种包容与爱的情怀。《礼记·大学》开宗点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是知识传授和创新的最高层次专门机构,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文化、国际交流的多重职能与使命,与启蒙教育阶段“学其事”的“小人之学”不同,深究“大人之学”的大学更要“明其理”,而这更需要高校教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在教育教学中明德、修德、行德,以高尚的德性感召学生,以宽容的仁爱之心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三)加强师德修养

要想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要考虑两个方面:(1)职业修养。(2)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会影响教师的职业修养,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将道德修养摆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首位,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学方式。教师在加深自身师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要明确两者的关系,师德修养对专业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德修养关乎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问题,只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学校可以将师德修养这一内容作为考察教师的重点内容之一记录到综合评价中,通过综合评价的考核来确定优秀人民教师,使得教师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从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让学生在一个身心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性元素之一,教师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让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加强核心素养教育,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高校工会要开展国学、艺术、茶饮、非遗项目进校园等传统文化活动,对教师进行文化引领和思想教育。只有教师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后,才能转化为施教主体,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引导和教育,把教育内容外化为自己的言行,或融合在课程里,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深圳高校教师中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人数占比高,在倡导中西融合、多元文化并存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创新,使高校成为树立民族自信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不断增强深圳开放包容的底气和定力[7]。

(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四史”教育形式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四个历史”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学生头脑”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育形式和单向的理论灌输模式。

第一,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四史”知识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四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通过“四史”知识竞赛,从不同视角、不同故事中了解“四史”,既能促进“四史”知识的传播,又能以竞赛为载体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实现师生双向互动交流。其次,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便捷性,搭建“四史”主题教育网络平台,做好“四史”主题校园网站,依托学校官网开设“四史”网络教育专栏。高校还可以加强“四史”网络课程建设,拓宽“四史”教育的覆盖面,既能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四史”网络课程,又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四史”教育的实效性。第三,高校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物质文化方面,“四史”的故事可以做成专门的校刊和小册子,供学生阅读学习。在精神文化方面,要探索“四史”精神与校训、校风的契合点,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教育理念,增强“四史”教育的针对性。

(六)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系统化的长效制度

科学合理的长效制度是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必要保障。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不统一致使其难以有效开展。要充分发挥全员协同参与责任体系的功能,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以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长效制度作为保障。为此,高校管理部门对青年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统筹各部门力量,针对青年教师的准入和聘任、教育培训、聘后管理、考核奖惩、工资福利以及退出服务等方面问题,制定一套固定的、连贯性、延续性的贯穿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完整制度,形成闭环管理,是推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走向常态化和规范化的客观需要。

五、结束语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育水平和教育环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使命,结合“四史”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真正成为学生的领导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习老师的良好品德,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用“四史”中英雄人物所展现的中国精神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水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努力做人民满意、对人民负责的教师。

猜你喜欢

四史高校教师青年教师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诵读学传”是“四史”教育的好方法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