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热式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

2022-12-28赵晓菲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内热肌电图腰椎间盘

赵晓菲

(西安市北车医院中医科,陕西 西安,71008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的骨科疼痛性疾病,是因椎间盘破坏变性、神经根被压迫、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所表现出来的神经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L4~5、L5~S1椎间隙,以成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2]。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包括推拿、牵引、针灸、理疗、中药、西药疗法,取得较好效果。中药热敷是通过药气熏蒸人体经络腑穴,降低患者腰肌对牵引的抵抗力,从而使得肌肉放松[3]。中药热敷能改善腰椎内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代谢[4]。内热式针灸通过通电加热,以病变软组织的压痛点分布规律为依据,对压痛点进行密集型针灸,从而治疗疼痛性疾病;尤其目前内热式针灸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针身温度分布均匀、温度可控、稳定性好等优点[5-6]。神经肌电图是一种无创、安全的判断神经肌肉的方法,可反映腰椎功能障碍患者的肌肉功能状况[7]。本研究具体探讨了内热式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以明确内热式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价值,并阐述相关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西安市北车医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热敷组,各50例。联合组与热敷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发病部位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西安市北车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联合组与热敷组一般资料对比 [(±s)/n(%)]

表1 联合组与热敷组一般资料对比 [(±s)/n(%)]

组别 例数 病程(月) 性别(男/女) 年龄(岁) 体质量指数(kg/m2) 发病部位(L3-4/L4-5/L5-S1)联合组 50 15.31±2.54 30/20 56.22±7.13 22.48±3.18 12/23/15热敷组 50 15.83±2.21 33/17 56.11±6.74 22.19±2.48 11/25/14 t/χ2 1.092 0.386 0.079 0.508 0.113 P 0.277 0.534 0.937 0.613 0.737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CT或MRI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纤维环无钙化、椎间隙不低于正常椎间隙的70%;②年龄40~80岁,具有保守治疗的指征;③患者依从性良好;④患者为小学及其以上文化水平。

排除标准:①有神经精神类病史者;②不配合治疗和检查者;③患有肿瘤疾病者;④资料不完整者;⑤合并高危传染性疾病者;⑥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⑦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热敷组:给予中药热敷治疗,中药热敷组方包括当归15 g、乳香9 g、川芎9 g、桃仁9 g、香附9 g、没药9 g、五灵脂9 g、甘草6 g,加水煮后放入豆袋内,豆袋容积300~500 mL,然后根据患者可耐受的温度(55℃~70℃),将豆袋放置在主要疼痛部位,侧卧位时可垫在腰部,端坐时可将豆袋放置在腰骶部,持续20~30 min,1次/d。

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热式针灸治疗,选择内热式针灸治疗仪(生产企业:济宁市佳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K-891型)。患者俯卧于治疗床,暴露腰臀部,寻找压痛区域。当患者镇静时,在压痛区域进行内热针治疗,温度控制在42 ℃左右,留针加热20 min,治疗后嘱患者卧床休息30 min,监测生命体征,1次/d。

联合组与热敷组均治疗观察1个月。所有患者均完成相应的治疗和检查,无病例脱落。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4]。优:患者腰、腿痛完全消失,日常活动完全不受影响,恢复正常,直腿可以抬高80°以上;良:腰及下肢痛基本消失,活动轻度受限,患者可以恢复简单生活,直腿可以抬高60°以上;可:腿痛有所减轻,但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直腿无法抬高;差:无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②记录与观察联合组与热敷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状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进行分析,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③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肌电图的检查,取患者的腹横肌、多裂肌部位,采用美国尼高力公司生产的Viking Quest肌电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肌电图采集,在信号采集中均使用一次性电极片,静息下同步采集其肌电图最大波幅值,检测3次取平均值。

④记录与观察联合组与热敷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腰大肌痉挛、恶心呕吐、低血压、眩晕等。不良反应情况=(腰大肌痉挛+恶心呕吐+低血压+眩晕)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分析软件,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计量资料借助(±s)表示,组内对比差异用配对t检验,组间对比为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对比方法为χ2或Fisher检验,检验水准参考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联合组与热敷组疗效优良率对比

治疗后,联合组的疗效优良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联合组与热敷组疗效优良率对比 [n(%)]

2.2 联合组与热敷组疼痛评分变化对比

治疗前,联合组与热敷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热敷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热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联合组与热敷组疼痛评分对比 (±s,分)

表3 联合组与热敷组疼痛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联合组 50 7.45±2.19 2.19±0.48 22.814<0.001热敷组 50 7.39±1.84 4.62±0.22 9.582 <0.001 t 0.148 32.542 P 0.883 <0.001

2.3 联合组与热敷组神经肌电图变化对比

治疗前,联合组与热敷组腹横肌、多裂肌肌电图振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热敷组的腹横肌、多裂肌肌电图振幅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热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联合组与热敷组神经肌电图振幅变化对比 (±s,μV)

表4 联合组与热敷组神经肌电图振幅变化对比 (±s,μV)

组别 例数 腹横肌 t P 多裂肌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50 6.09±0.22 5.06±0.32 15.555 <0.001 5.92±0.14 4.44±0.13 18.732 <0.001热敷组 50 6.04±0.19 5.57±0.39 7.372 <0.001 5.95±0.49 5.28±0.38 9.284 <0.001 t 1.216 7.148 0.416 14.789 P 0.227 <0.001 0.679 <0.001

2.3 联合组与热敷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联合组治疗期间的腰大肌痉挛、恶心呕吐、低血压、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热敷组为8.00%,联合组与热敷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联合组与热敷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n(%)]

3 讨论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双下肢麻木、发凉,强制性体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8]。现代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是随着年龄增加,腰部肌肉退化导致脊柱动力学平衡失调,使得髓核自纤维环破裂口脱出而致[9]。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目的是通过最小化的手术损伤与充分减压,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也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肝肾不足、血脉凝滞所致,不通则痛。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发挥整体功能,中药热敷能够扩张皮肤毛细血管,通过渗透效应起到解除肌肉痉挛的功效,从而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减轻对神经的刺激[10]。内热式针灸具有良好的热效应,可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同时可加强细胞内外物质交换,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纤维组织张力,使得机体的抗体和补体增加,有利于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11]。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联合组的疗效优良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期间的腰大肌痉挛、恶心呕吐、低血压、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热敷组为8%,联合组与热敷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内热式针灸疗法和中药热敷,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神经根受到压迫,从而引起相关部位的疼痛,至今仍无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过程中,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及细胞因子等化学物质,使神经根产生炎性反应,从而引起相应的疼痛[12-13]。中药热敷是利用皮肤的生理功能,将药物通过渗透效应、温热效应、经络效应作用于患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吸收[13]。在中药组方中,当归、乳香可舒筋通络、调和气血;川芎、桃仁、香附能温经通络、化瘀止痛,也可改善深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性反应吸收;没药、五灵脂、甘草能温经散邪止痛,可生筋长骨、强壮肌体。内热式针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强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消除神经根炎性反应、水肿,松解粘连[14-15]。本研究显示,联合组与热敷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都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热敷组,表明内热式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能促进缓解患者的疼痛。

肌电图通过检测患者局部肌肉活动方式的幅度与时间,指导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18]。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腰椎相关肌肉的收缩强度增加,引起肌电图幅度变化[16-17]。本研究显示,联合组与热敷组治疗后的腹横肌、多裂肌肌电图振幅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热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机制上分析,中药热敷可改善病变状况,调整人体经脉运行,恢复动态平衡,激发人体潜能,从而使得机体具备抗衡疾病的能力。内热式针灸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坏死部位,产生热效应与刺激效应,使椎间盘周围组织的硬膜囊、马尾、神经组织等得到放松,去除部分髓核组织大分子物质,修复异常组织,促进恢复腰椎的应力平衡与神经肌肉状况[19-20]。

总之,内热式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肌电图状况,促进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样本量少,未进行随访动态分析,并未设立单独针灸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后续需要扩大样本量,增加分组,深入探究内热式针灸联合中药热敷的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内热肌电图腰椎间盘
外出踏青排内热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车内热舒适评估方法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内热针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