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困境与应对路径探析
2022-12-28马晓韩
苏 晔 马晓韩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大学生处于接受能力强但心理尚未成熟的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对政治理论的认知内化、政治情感的生发、政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企图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要想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放松。国家、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群体的教化与引领,大学生自身要注重政治思维的养成、自我能力的提升和错误心理的克服,以此来化解困境,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涵及其心理构成
大学生政治认同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其中,从形式上来看,体现为大学生这一主体的政治心理活动,而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其政治认同心理结构要素的同向性发展。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涵与心理结构要素,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政治认同,深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认识。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涵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1]7,人一生下来就处于特定的政治体系中,就要受到各种政治关系的影响,会自发对政治客体产生不同的认同状况,因此政治认同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大学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政治客体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心理——实践”两个层面相统一的范畴。内容上表现为大学生对国家、制度、政策等的认可;形式上体现为大学生对政治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政治心理因素的统一[2]119。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心理构成
从形成逻辑看,政治认同的形成是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般规律,大致经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政治行为五个阶段。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良好发展离不开这五个要素的协调发展。政治认知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基础,基于已有政治认知,通过学习政治知识与参与政治活动,催生政治情感,通过政治情感的催化,上升为政治意志,通过政治意志的调节,升华为政治信念,外化为政治行为,政治行为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其它四要素,并对其政治认同产生影响。
对于政治认知,学术界普遍认同王浦劬的观点,认为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3]305。大学生政治认知是基于自身以往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活动产生的,包括对我国政治理论、政治体系、政治活动以及对自身政治角色、自身权利和义务等的主观认识。知为行导,没有正确的政治认知,正确的政治行为便很难形成,政治认知是指导政治行为并形成政治认同的前提。
依据已有的政治认知,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各种政治现象表现出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感受即为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伴随政治认知而出现的,但当二者出现分歧时,消极的政治情感会反作用于政治认知,成为主体非理性政治行为的诱因,成为政治认同的阻力,相反,积极的政治情感是主体理性政治行为的推动力。因此,应充分发挥积极政治情感的效用,努力克服消极政治情感的负面作用。政治情感是一种简单的政治心理,是一种简单的情感映射,具有不稳定性和片面性,因此需要经由引导,使大学生形成对各种政治现象的稳定的、综合性的反应倾向。政治情感是形成政治认同的情感纽带,在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中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政治意志是指政治认同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坚定理想信念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4]。政治意志能够调节政治情感状态和政治行为。良好的、坚定的政治意志能够激发政治情感并促进政治情感的发展,以推动大学生更竭尽全力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实现预定的政治目的。政治意志还能抑制与目标相悖的情感,能尽量避免政治行为的消极因素。政治信念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业的认同,对理想信念坚定追求的心理过程。政治信念具有稳定性,一经形成,不会轻易改变。坚定的政治信念能强化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在这四方面的支配下,通过合法渠道,所参与的各种政治实践活动。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政治认同心理层面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5],并会反作用于其它四要素。通常来说,大学生政治行为是判别其政治认同的主要依据。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困境
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呈现出良好态势,表现为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等具有高度认同感。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认知明确性与困惑性并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大学生高度认同我国政治体系,高度拥护执政党的领导,高度认同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关心政治,主动关注社会问题,并对自身政治角色有着明确的认知;但另一方面,对于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现象等,他们不能很好地用所学理论去进行解答,理论知识的理想学习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力、困惑相碰撞、相激化,导致大学生对政治现象产生困惑与失望,对社会产生无力与不满,对党的领导产生怀疑甚至是否定,进而造成大学生政治认知出现困惑甚至偏差,从而影响其政治认同。
二是政治情感积极性与消极性同在。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呈现矛盾性,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心系国家、心系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关切国内大事,关心国际形势,有着充沛的政治情感。例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无论是开幕式、闭幕式的中华文化的“世界表达”,还是举办冬奥会期间中国的待客之道等,无不为大学生所称赞,无不强化着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再如,对于2022年2月24日爆发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大学生表现出高度关注,他们表现出对于战争的担忧,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担心,对于和平的渴望,对于生于华夏的自豪等,这些都是大学生积极政治情感的表达。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消极政治情感,表现为在心理层面对政治活动的排斥、不感兴趣、淡漠甚至是厌恶逃避,在行为层面对政治活动的被动消极参与甚至是不参与。例如大学生消极应对甚至是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党史知识讲座等,这些都是大学生消极政治情感的表达。
三是政治意志、政治信念坚定性与易变性相随。大学生的政治意志存在双重性。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意志,能够为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而奋斗拼搏,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他们会时而怀疑自身的努力、拼搏不一定能换来正向反馈,不一定有助于自身目标的实现,反过来又会怀疑自己预定的政治目的,导致其政治意志不足,从而表现为“佛系”甚至是消极悲观。同时,大学生政治信念也存在双重性。一方面,大学生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对共产主义的到来充满信心;但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存在着为考试而学习的心理,存在着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绪等,这些因素容易动摇其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四是政治行为理想性与功利性交织。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热情,渴望通过政治活动的参与,发挥出自身政治角色所具有的作用,得到国家、社会的认可,并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又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他们的理想性让步于现实生活,他们政治行为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关注个人利益、个人所得和个人前途,他们会衡量付出与回报的比例。例如,高校组织的党团活动、讲座等,有些大学生是为了学分才选择参加。再如,在该行使政治权利时,有些大学生存在“与我无关”等心理,选择充耳不闻。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困境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政治认同出现上述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呈现出复杂性。
一是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各种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在相互交流交融中存在着矛盾冲突。借助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一些西方国家打着自由、平等、民主等的旗号,借助网络新载体,更具隐蔽性和破坏性地向我国传播资本主义价值观。大学生群体处于政治心理尚未成熟的阶段,极易受到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致使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出现偏差、政治信念动摇、政治行为功利,甚至引发政治认同危机。例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极力宣扬个人主义,鼓吹个人利益至上,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极易以个人利益作为自身政治行为的出发点,导致政治行为出现功利化倾向。同时,新自由主义思潮极力主张“西式自由”“西式民主”,大学生也极易受其迷惑,出现政治认知偏差,盲目憧憬“西式自由”“西式民主”,滑入“西式自由”“西式民主”的话语桎梏中,进而消解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再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肆意解读历史、戏说英雄人物等方式,在“政治调侃”中企图抹黑英雄人物,抹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于网络平台的传播更为隐蔽,极易迷惑思维观念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影响其正确政治信念的树立,进而影响其政治认同。
二是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阻碍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其一,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脱节。在社会转型期这一背景下,各种矛盾频频凸显。例如,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房价过高、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市场经济下各种逐利行为、贪污腐败等问题,一一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其产生困惑、不解。如若教育内容不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不能进行实时更新,会使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产生无力感与失望感,甚至怀疑政治理论学习的必要性与正确性,从而弱化其政治情感,动摇其政治信念,影响其政治认同。其二,政治实践单一且流于形式。政治实践是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大多从书本、课堂中进行政治理论的“被动式”学习,往往缺乏对各种问题的独立思考。大学生如果能在参与政治实践活动中将其所学的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而深入社会现实,并独立思考问题,就能加强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但目前,高校组织的政治实践活动多是以党员群体为主要组织对象,且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对于非党员学生则是侧重于价值观教育,且大多政治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实效性较差。这些都会使大学生在参与政治实践时产生消极被动的政治心理,进而影响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升。
三是大学生各种错误心理弱化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其一,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作祟。大学生大多具有向往自由,渴望摆脱束缚的心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着被各种规章制度束缚的无力感,二者矛盾的激化,容易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其逆反心理表现在对教育内容不理睬、不接受、不认同,对教育活动消极被动应对等。例如,有一名大学生用户在网络平台发表“政治课上老师批判美国三权分立并赞扬中国民主,我一整节课内心都莫名‘反动’,不停地对着同桌和老师‘唱反调’”。这名大学生产生这种想法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理论知识的缺乏和分析判断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就是逆反心理作祟。逆反心理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消极对立的情绪。这不利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其二,大学生的盲从心理作怪。大学生大多渴望被集体接纳、认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在情感表达、行为选择等上面随波逐流。例如,在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上,如果有一部分大学生持消解观点,他们也会在不自觉中影响到跟其意见相左的大学生,如若这些持不同见解的大学生缺乏主见,极易被左右,选择盲目从众,不自觉接受甚至是认可这些消极观点。再如,在政治活动的参与中,如果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政治活动“浪费时间”,不需要认真对待,那么即使有的大学生持不同见解,也往往有可能因为盲从心理,选择放弃自己的观点。这种盲从心理会导致一些大学生从一开始的质疑到最后的妥协,更有甚者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使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造成政治情感的消极负面、理想信念的失落、政治行为的非理性等,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
三、化解大学生政治认同困境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困境,国家、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要共同发力,形成合力,以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有效化解困境。
(一)国家应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其一,在经济方面,国家应推动经济稳步增长。马克思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6]527也就是说,经济问题是当今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因此国家应推动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健全各种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救济力度等。着力解决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就业难”“住房难”等,大学生对这一类问题充满担忧,实则是承担着未来的现实压力,当这种无力与压力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势必会使大学生对国家发展产生怀疑、对我国经济政策提出质疑等,影响其政治认同。因此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
其二,在政治方面,国家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党对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在党内要大力加强党政廉政建设,清除腐败“毒瘤”,筑牢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造福于人民,同时,要规范政府行为,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要加大各级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展示出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强化大学生对我国政治体系的认同,给予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政治保障。
其三,在文化方面,国家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发展目标、对社会的价值导向、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具有引领作用。有效发挥这种引领作用,需要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法律体系,在制度保障和法律权威力量引领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落到实处。要立足于中华优秀文化,并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让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要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千家万户,并强势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发展一日千里,其影响力日益扩大。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背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主旋律。同时,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避免各种错误社会思潮、错误言论等借助网络平台大行其道并迷惑大学生,影响其政治认同。由此可见,国家需推动文化领域的建设,以有效提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文化基础。
(二)高校需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一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大学生政治认知。政治认同承载了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与情感的培养[7]1,其一,教育者应立足国际视野,在讲解我国政治体系的同时要也要进行西方制度体系的讲解,使大学生在掌握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避免落入西方国家的话语中。同时,教育者应做好对社会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现实需求的解答与回应。大学生大多都是从书本、课堂中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一些大学生不能很好的用理论进行解答。教育者应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帮助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端正政治认知、站稳政治立场,提升其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增进政治认同。其二,教育者要做好对社会思潮知识的讲解,防止大学生滑入不良社会思潮的陷阱中。近年来,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传播,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需及时向大学生肃清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避免其阻碍大学生政治认同实效性的提升。例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将其主张的自由观点披上了“普世性”的外衣,教育者应及时揭露其意识形态属性,以增强大学生对“西式自由”陷阱的洞察与判断。再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利用混淆视听的手段进行传播,将我国供给侧改革与新自由主义代表学派之一的供给学派混为一谈,其实则是借机宣扬西方供给学派,借机鼓吹新自由主义思潮。教育者需做好对这两种经济知识的讲解,避免大学生受错误观点的影响而消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同时,教育者应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做好对不良社会思潮的有力回击。例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各种方式抨击中国共产党,教育者可结合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取得的成就予以有力回击。面对疫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富人们早早乘上了逃离病毒的游艇,而大多数人面临受病毒感染的风险。而在中国,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立即做出部署,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在我们的奋力抗疫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教育者可通过对二者的对比讲解,强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是用好各种资源,培育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其一,结合社会热点,挖掘教育素材。教育者应讲好抗疫故事。例如,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他患有渐冻症,但面对疫情,他带头担起疫情防控的重任,夜以继日的工作,他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退缩。教育者在此类事例的讲解中,让学生体会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与高度的责任担当精神,增强其情感共鸣,加深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增强其政治认同。同时,教育者可利用现有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素材。例如开幕式中独具新意的环保点火、引人深思的“掉队小鸽子”等;再如运动员谷爱凌以其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等,迅速火遍网络,成功“出圈”,成为青年大学生的榜样等,教育者在课堂讲授中可以把这些热点内容作为教学素材讲解,抓住大学生眼球的同时增进其政治情感。其二,发挥红色文化的感染作用。红色文化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育人资源,在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中,发挥着“政”能量。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好红色文化的感染作用。教育者在课堂理论讲授时可辅之其它教学方法,如播放红色歌曲、红色影视作品等。红色歌曲能够激励人心,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红色影片能将书本中“冷冰冰”的文字记录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大学生在观看影片时,对于不了解或感兴趣的部分,可能会主动进行历史资料的搜索查询,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从被动灌输到主动获取的转变,在增强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对理论知识把握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对执政党、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在课下社会实践中,教育者应用好当地红色资源。红色资源向人们传递着革命人物的感人事迹,传递着“政”意识,给人们以思想上的洗礼与精神上的触动,是“沉默的灵魂”。大学生在重温红色革命历史中能够激起情感共识,在缅怀先烈中感悟守初心担使命的真实内涵,增进政治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其政治情感。通过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使红色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产生“1+1>2”的效果,有效增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大学生政治意志和政治信念。其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理论坚定信念。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引导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马克思主义解答社会问题,在理论与现实的碰撞中促进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对理论的深刻把握,真正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其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以实践增强信心。高校要注重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证明真理,提升价值,增进情感,强化认同。教育者要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可结合现场教学、情景学习、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应注重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引导,注重对实践结果的及时反馈与有效评价,避免其流于形式,避免大学生因过去单一且形式化的实践活动而产生消极或者是功利心理,以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四是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践路径,注重规范大学生政治行为。其一,高校需加强政治仪式的探索运用。政治仪式弘扬政治主旋律,对于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可以借助重大纪念日、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政治仪式,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同时,高校可以拓展社会志愿活动的政治仪式,并注重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以保证其政治认同的有效提升。其二,注重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高校应积极打造以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为依托的网络平台建设,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引导其政治情感的理性表达。
(三)大学生应学会克服各种错误心理
一是大学生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政治思维,提升自身政治鉴别力,强化自身政治素养。大学生要端正学风,主动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在学习中筑牢思想防线。大学生要端正态度,积极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驱动政治理论知识的内化。同时,在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要开阔自身政治视野,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最大程度克服偏执的思维模式,最大程度克服自身在思考政治问题时带有的主观性、盲目性等。而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和政治实践活动的参与,也有助于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的提升,进而提高政治素养。政治思维的养成、政治鉴别力和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各种错误心理的作祟。
二是大学生应注重进行自我提升,使自身具备与各种错误心理作斗争的能力。与错误心理作斗争、克服错误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脚踏实地,而不是急于求成。其一,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适能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来自失败的打压等,如果对其处理得当,这些压力与挫折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实现自身突破的助推器,有利于其成长成才;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压力与挫折有可能成为大学生错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诱因。由此可见,提升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同时,大学生要学会调适情绪,要注重情绪的管理,而不是被情绪所掌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压力、挑战与挫折,更好地避免错误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其二,大学生应提升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合理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广泛听取他人意见,是获取多个视角看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容易使大学生缺乏主见或者是陷入偏执情绪。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分析和判断,要理性对待来自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一概全听和不予理睬都是不可取的。同时,大学生也应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见解,避免陷入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怪圈中。其三,大学生要提升自我批评与自我反思的能力。进行自我批评与自我反思,能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促使其进步,这也是大学生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三是大学生应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避免错误心理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错误心理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当遇到问题时,大学生不应一味向错误心理屈服,而是应当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同学、家长等寻求帮助。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如若一味逞强或沉沦,不利于自身困境的化解,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要想化解错误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寻求他人帮助也至关重要。
总之,受国际上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大学生自身错误心理的作祟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着困境。需要国家推动各领域建设,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坚实保障,需要高校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新路径,需要大学生自身克服各种错误心理,“三管齐下”以有效化解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