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及其优化途径
2022-12-28邓家有
邓家有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江苏 苏州 215028)
一、前言
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探索,资产管理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拓宽发展的首选,受到了市场广泛青睐。但我国相关金融机构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约束等尚不健全,且实践成果不如预期。因此,本文对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研究,对丰富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理论和指导实践都有着一定意义。
二、资产管理业务相关概述
所谓资产管理业务,即是指证券经营机构开办的资产委托管理,也就是委托人将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资产管理业务是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发展的新型业务,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银行理财业务、信托业务、保险销售、贵金属销售、基金销售以及客户资产配置管理等几类。目前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历史原因的积累,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这些不良贷款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了化解这些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必须寻求新的管理办法,即资产管理业务的拓展,这对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信、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等,都有着重要意义[1]。
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现状
1.资产管理业务经营模式固化严重
根据我国金融部门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要遵循“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规章制度,这也使得部分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无法完全施展,导致其相关产品无法深入到市场发展,难以与客户实际需求贴合。相对国内来说,国际上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更好,因此选择与客户个性化需求更高的产品进行资产的配置投资,但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受限的原因之一。此外,金融政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会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限制跨区域发展,导致其新兴业务或客户范围有限,流失了很多客户,区域性发展并不利于产品的创新,业务发展面狭窄,经营模式固化严重。
2.产品管理缺乏创新性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一直以产品品种丰富、搭配灵活为主要优势,但是很多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种类较为单一,产品缺乏创新性。其一,产品模式落后,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业务产品模式上部分采取了封闭式结构,即产品结构是之前定好,渠道以及面对方向有限,而商业银行多关注产品收益,这种封闭式的产品结构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难以体现出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和特性。且现代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商业银行都是靠提高利率来留住客户,而不考虑自身理财产品的优缺点,久而久之导致商业银行之间出现了“内卷”,客户仅凭借收益高、礼品多来判断商业银行的价值,而商业银行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则是以牺牲利益的代价留住客户群。随着我国银行业数量的不断壮大,这种行为只会导致恶劣竞争,破坏金融市场秩序。其二,产品同质化明显。部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同小异,但究其内核如出一辙,产品多从自身出发,多考虑其是否盈利,没有从投资者角度出发推出设计感更强的产品,且部分商业银行对第三方机构依赖较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较差,但得益于宣发能力优秀,使得银行规模扩大十分迅速,但是却华而不实,营销优势增强了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量,却没有帮助其留住客户源,难以用优质的产品吸引客户[2]。
3.市场群体定位不清晰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除了自身产品的优势和影响力以外,还要考虑其与当地市场需求的匹配度,要想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就必须对产品进行细化,从客户群体的经济层面、家庭状况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但是实践结果与预期仍存在差距,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表现:一是客户市场细分工作不到位,对客户群体研究不细致,难以根据客户情况提供产品建议,多数还停留在价格战上,由小及大,导致整体市场大多呈现价格竞争形势;二是资产管理业务信息化水平不高,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计算机、大数据等在银行业的发展上优势更为明显,将职员从手工模式中解放出来,加快了业务处理速度,可是作为新兴的资产管理业务在商业银行信息化上的占比并不大,相关联的软件设施等建设并不成熟,现在银行业已经实现了电子办公,与支付宝、微信等机构进行了合作,加大了业务推广力度,但是针对资产管理业务先进信息化设计还较为落后,这也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准确筛别市场。
4.资产管理业务风险骤现
随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不断发展,其精细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相关的部门设置和人员职责等也更加专业、详细,虽然配备了单独的理财岗位,但是其职能较为单一,对资产管理业务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已有的产品上,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在短时间内能够起到稳固商业银行运转的目的,但是长此以往,单一性风险攻击也较为严重。一方面,岗位人才风险,上级安排销售哪种产品就销售哪种产品,多从银行角度出发,且营销部门、风险部门以及资金管控部门之间分化严重,各自为政始终存在,难以发挥协调作用,导致在安排工作时,很多都是以部门目标为主,难以提升职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此外,资产管理业务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也会间接诱发人才管理风险,诸多商业银行均以销售净利润作为考核核心,而忽略了客户的评价以及内部人员素质的提升,其考核机制的设定也是为了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导致机制长期偏重于存贷款,哪怕资产管理业务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薪酬、绩效等考核指标上占比也不大,致使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不良资产比例扩大带来的资金风险。目前, 不管是何等规模的银行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良资产,这些不浪资产如不及时处理,最终会扩散到其他资产上,如债券投资和非标准资产,它们规模大、在银行占比高,尤其是债券市场,其违约情况令人担忧,如果资产管理业务始终停滞不前,如何处理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资产,对每个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一个难题[3]。
四、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优化
1.树立正确经营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可参考同行业其他优秀银行案例,还可以国际上优秀的发展经验作为借鉴,除此之外,更多的还要考虑到商业银行当地的市场情况、经济规模、监管体制以及客户群体多方面客观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产管理业务与当地的适配度最大。所以,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明确资产管理业务的经营战略,深入认识到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重要性,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建立适合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新模式。改变传统将客户简单看成经济价值的看法,真正从客户角度出发,理解客户的需求,达到银行、客户共同发展的目的,不断推广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将商业银行从传统的存贷业务中解放,增加银行收益,逐步缓解互联网金融以及外资银行带来的冲击与压力。
2.重新定义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必须避免资产管理业务的同质化,重新定义理财产品,不断实现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
第一,清晰化资产管理业务概念,与传统业务做明显区分,构建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汇总后分层管理,不断补充、完善,下述会详细讲解。同时,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使其运用专业的运营和技术系统实现产品生产线管理,保持创新理念,积极鼓励职员大胆提出创新想法,对现有的评估制度不断调整,打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于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其身处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市场中,一定要避免垄断行为的出现,提高整体投资者的素质,推动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4]。
第二,创新产品结构,商业银行要想发展个性化的资产管理业务,首先要确定自身的发展优势,充分学习金融创新理论,差异化的服务能够更好地吸引客户群体,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拓展业务品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金融市场百花齐放,资产管理业务在大环境下向着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所以商业银行可先跟随市场发展,从模仿向自主创新过渡,引入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衍生业务,利用资产管理业务的特性,搭配不同产品,结合资产组合理论,实现个性化产品集成。其二,构建完善的研发体系。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新型概念,商业银行必须构建完善的研发体系,结合市场和行业,基于已有的业务生产线,进行产品研发,待产品成型后,可组织分行营销人员进行学习,了解新产品特性,同时执行新的营销方案,在销售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客户反馈的收集,根据客户反馈不断调整新产品。
3.加强市场需求管理
商业银行做好内部资产管理业务相关工作后,就要注重外部市场客户的引导工作,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市场管理工作。第一,明确客户定位。不同的地区受当地经济环境、利率等的影响,其客户需求不同,例如:保守型,仅相信存款利率服务;进攻型,积极尝试新型资产管理方式。所以,必须明确市场目标,进行客户关系梳理,进而掌握客户需求,取得信息,形成理财业务的基础,有能力的商业银行还可建立网点客户信息台账,便于客户的跟踪服务,全方位分析客户,如年龄、家庭情况、个人喜好等,做更细致的划分,强化客户管理。第二,做好不同层级客户服务工作,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推广中,不同层级的客户做出了不同等贡献,如小部分高端客户群体,他们不仅贡献了大部分的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还起到了一定带头作用,吸引其他客户积极投资,而且中端以及低端客户也提供了相应的支持,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形成市场客户的“差异化”管理,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周到、专业的服务,为中端人才积极推广,保证基本投资回报率;为低端人才介绍可靠性高、风险性低的产品系列。只有推出适合不同人群的个性化私人服务,才能够改善银行业的不足,打造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资产管理业务产品[5]。
4.构建全面资产管理业务风险体系
资产管理业务在为商业银行带来新效益渠道的同时,也携带着相应的风险,在享受资产管理业务好处的同时,也要注重风险的防范,商业银行必须构建全面的资产管理业务风险体系。
首先,针对该业务上的人才风险管理,需要从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入手,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受国内经济形势和金融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的银行业接触资产管理业务较晚,多以存贷款为主,所以该方面缺少经验,且相关培训机构等也并不专业,只要通过考试便可具备一定的资格,这极大降低了人员素质,再加上理财人员普遍年龄较大,固有思维影响严重,所以必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团队,明确人才引进标准和管理标准,从实际业务出发,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避免基础性的人才风险发生。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相关人员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虽然有内训师或第三方机构的一带一、整体培训的方式,但由于缺少实战,培训效果也不佳,所以必须完善人才培训体系,针对性地提供培训服务,例如同行业优秀案例的分享、鼓励自学等,加强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合作,共同学习发展,实现人才的长效机制。
其次,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考核工作,考核是资产管理业务保持持续发展动力的根本,必须加大考核内容在该板块的偏向力度,重塑业务流程,与职员切身利益相关,才能够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业务的质量。
再次,构建全新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资产管理业务有着区别于传统信贷的风险特征,所以商业银行必须构建新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涵盖资产管理性质,强化资产管理业务中的风险识别、风险监控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更好地应对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合规风险等,同时加强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的信息公布力度,统一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沟通软件,加大各系统模块的融合,实现相关信息的无差异交换,确保资产清明,保证内部各部门相互监管、相互牵制,由内而外地提高数据质量,将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6]。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仍要不断完善治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操作价值更高的业务示范和决策程序,将新兴业务更好地融合到商业银行整体的运行系统中。
最后,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遵循监管要求,能够极大地防范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保证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各自的合法权益,以业内统一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规则为基础,设置投资者准入门槛,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工作,再加上银行间金融管理市场本身的紊乱,必须做好银行投资和财务管理之间的界限划分,防止市场扰乱性行为出现,合理规避资金风险。
五、结语
资产管理业务是未来商业银行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在现代经济市场的发展空间不断被压缩,利率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模式迫使其不得不作出改变。互联网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正在不断吞食传统银行业的市场,引发了新一轮的金融变革。商业银行夹杂其中,必须主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而资产管理业务则是其最好、也是最合适的转型发展路径。只有商业银行融入资产管理业务的新型经营模式,才能够在未来的金融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也要明确自身的立场,稳扎稳打,放缓脚步,不得盲目跟随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个性化、与众不同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由于资产管理业务涉及范围广泛,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化要求较高,必须与当地的情况紧密结合,根据当地的金融政策和市场情况,才能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关于资产管理业务的理论性研究和实战经验均较缺失,由于对相关文献等的解读不深入,致使提出的策略和发展建议也较为浅显,没有深入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性,在未来会不断地深入研究,力求找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发展的资产管理道路,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型方法,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面向世界,取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