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邮政寄递业竞争能力分析
2022-12-28刘培峰
刘培峰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一种消费习惯,而快递作为线上消费的主要物流渠道,整个行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自2016年至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总量从206.7亿件增长至833.6亿件,年均增长32%;2021年寄件量突破1000亿件大关,达到1083亿件,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规模巨大的市场、高速增长的态势形成了我国快递行业的竞争新格局。作为我国快递业的开创者,中国邮政拥有完善的配送网络,但随着快递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其市场份额呈相对下降趋势,盈利能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从市场领先到市场份额萎缩,其深层原因仍需进一步探讨。
一、波特五力模型理论概述
五力模型由哈佛大学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Porter)在1980年首次提出,主要用于分析行业竞争环境和产业发展特征。根据波特的理论,行业中主要存在五种力量影响竞争结构和程度,即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需求方的议价能力、行业内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行业的整体竞争情况由五种力量共同决定,通过分析可直观看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五种竞争力结果可体现产业竞争规律,每种力量基本内涵如下。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议价能力是指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行为和程度,他们可能通过提价或降低所购产品或服务,以此向某个产业中的企业施加压力。供方压力可以使一个产业因无法使销售价格跟上生产成本的增长而失去利润,因对购买方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造成威胁,以此获得讨价还价的优势。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主要取决于所投入生产要素的价值,当其在买方采购总成本中占比较大或能极大地影响产品质量时,议价能力将大大提升。
2.需求方的议价能力
需求方的议价能力是指需求方的讨价还价行为和程度,需求方的议价手段包括压低价格、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迫使作为供应者的企业加大竞争,进而影响盈利能力。需求方易获得议价权的原因有:买方购买量在卖方销售量中占比很大;卖方企业市场规模较小;交易通常为标准化产品。
3.行业内企业的竞争
在同一行业内,企业之间相互抗衡,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又互相制约,其目标是为了创造优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则必然存在冲突。企业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广告战、价格战、服务战等方面,竞争强度与行业潜力和生产能力等因素有关。
4.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竞争者将为行业注入活力,但在争夺原料和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也会对市场中的现有企业造成一定压力,甚至威胁到企业生存。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取决于该行业的进入壁垒,如果障碍较小,对现有企业的威胁增加。
5.替代品的威胁
当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功能类似时,将产生竞争行为。在性能相同的情况下,替代品的价格越低、顾客转换成本越小,所造成的威胁越大。一旦该替代品投入市场,现有企业将不得不降低价格以保持市场份额,导致经济利益受损。
二、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邮政寄递业竞争能力分析
在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中,行业内竞争者、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均属于外部竞争,供应商和需求方的议价能力属于内部竞争。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1)运输服务供应商
当前邮政寄递业主要通过与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等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以开展业务,由于航空客机腹仓空间小,资源相对紧张,运输服务提供商的议价能力较强。此外,运输方面还涉及燃油供应商,成品油是政府定价,因此,中国邮政在油料供应议价权低,成本大。
(2)信息技术提供商
随着快递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对技术的依赖度不断提升。在此驱动下,邮政公司积极开展信息系统研发和人才引进,逐步替代原第三方开发系统,对信息技术提供商的议价能力逐步提升。
2.需求方的议价能力
(1)个人客户
个人客户订单主要是小批量的零星寄件,客户零散且单次消费额不高,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但随着客户维权意识提高,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邮政寄递业务受着行业监管和舆论监督,被客户有理由投诉,将对企业口碑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个人客户的议价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2)电商客户
在电商消费渗透率不断上升的推动下,电商订单成为快递企业的主要业务,快递企业对电商件的依赖程度也逐步加深。为了争夺客户资源,快递公司之间的价格战一直存在,而且电商客户发件量大,价格敏感度高,快递发货渠道的可选择性较多,其议价能力也相对较强。
3.行业内企业的竞争
中国邮政经营体系大,网点覆盖范围广,网点布局成本、环节成本、结算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对较大,与其他快递公司相比,平均单件成本明显偏高,在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
(1)国际快递企业的延伸
国际快递巨头加速国内快递网点布局,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强大的资金支持,迅速占据国际快递市场规模的75%,导致中国邮政的国际业务市场萎缩。而中国邮政执行万国邮联结算体系,近年来,国际终端费和运价结算成本逐年上涨,已远高于其他自建渠道,在国际寄递业务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
(2)国内民营企业的崛起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以“四通一达”为代表民营快递企业的崛起,它们凭借低价优势快速占领网购快递市场,市场占有率已达72%。此外,顺丰凭借其优质高效服务,在中高端商务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这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均对中国邮政寄递业造成一定威胁。
4.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快递行业市场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资本开始涌入,为快递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对现有行业造成冲击。2020年,东南亚第二大快递公司“极兔速递”进军中国,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国内市场。随后京东也推出了加盟制快递品牌“众邮快递”,这些新进入者对邮政寄递业务的威胁不容小觑。
5.替代品的威胁
邮政寄递业务主要包括信函和物品寄递,短期内,实物寄递传统物流服务的替代性较低,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支付日趋成熟,商务信函业务量逐年递减,对中国邮政信函寄递业务具有一定威胁。
三、基于竞争能力分析的邮政寄递业发展对策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对邮政寄递业所处竞争环境的分析,其从市场领先到份额大幅递减,受竞争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应深化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邮政寄递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明确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战略
(1)聚焦特快专递业务
特快专递业务是中国邮政寄递基础性支柱业务,要聚焦特快专递业务、提升服务质量,做强做优特快产品。要履行国企担当,做好政务寄递服务。政府为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推行“放管服”改革,作为行业国家队的中国邮政,要积极参与深度融入,为“放管服”改革提供安全、高效的寄递服务。要加大能力投入,深耕商企和校园市场。邮政寄递应在重点商圈、重点企业、大中院校加大揽投网点建设和人员投入,以优质服务吸引客户,扩大市场份额。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特快专递业务。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用户熟知和认可邮政特快业务;二是优化官网寄件系统和客服号,简化寄递业务流程和手续;三是提升响应时限,做好按时上门收件服务,稳定并提升散户群市场和份额。
(2)深化电商快递业务
随着电商件在快递业务中所占份额大幅增加,电商市场是快递企业必争之地,市场竞争激烈。中国邮政要在电商市场提升份额,一是利用企业优势与电商企业深度合作,扩大市场份额;二是利用强大的配送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仓配一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仓储配送服务;三是回应“向西向下”战略,挖掘电商快递业务蓝海,将业务范围下沉至农村地区,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特色寄递服务,振兴新农村经济。
(3)布局冷链物流业务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对果蔬、海鲜等生鲜食品的需求旺盛。为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新格局,中国邮政应凭借既有的客户资源,在中心城市区域拓展冷链运输业务。一是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现有配送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冷链物流运输系统;二是在其邮乐网上添加冷链物流模块,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为货物运输提供专项保障;三是鉴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冷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增加冷链物流疫情防控的措施手段和资金投入。
2.提升客户体验,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邮政立足客户需求,优化作业系统和流程,全程时限大幅提升,重点地区快递时限略优于竞争对手,但其时限不稳定导致客户体验不佳。提升客户体验,提供安全、快捷、稳定的快递服务,是打造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的关键。
(1)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业务流程
中国邮政拥有庞大的网络,为避免出现“信息孤岛”,需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撑业务运营。一是整合生产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减少操作流程,加快处理时限;二是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供应链上信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三是全方位监控贵品快件和冷链运输,保证货物运输安全。
(2)强化网络建设,加快寄递时限
一是做强航空干线网,保证标准快件的时效。中国邮政航空公司,自有货机33架,通达全国25个中心城市,应充分发挥自有航空运输优势,打造以自有航线为主、民航为辅的航空专线网;二是打造区域性公路运输网,提升区域集散能力,加快快件传递速度;三是构建特快投递专网,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整合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通道。
(3)布局国际网络,增强竞争能力
中国邮政应积极布局欧洲、美国国际快递网,通过收购、联营、合作等方式组建国际寄递网络,提高国际网络管控力,降低国际结算成本,提高国际邮件海外寄递时限,增强竞争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提升科技赋能,打造竞争优势
中国邮政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流程系统化、标准化、智能化。对标行业先进单位,推动设备升级和能力提升;制定模块化、差异化的工艺配备标准,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进处理中心能力建设,提升快递处理能力;在交通条件许可的地区尝试使用无人车、无人机投递,引领科技新高地,打造竞争优势。
3.精细产品成本核算,完善结算体系
邮政寄递业务采用内部结算机制,由于快递业务涉及地域范围广,不同地区在人工、运输等成本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受淡旺季影响,成本差异较大。邮政内部结算体系已实行多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进一步加剧了结算收入与实际成本背离,应从以下方面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1)明确损益责任
为了提升邮件运输和投递等环节的服务质量,应明确各部门的损益责任。一是按生产环节开展内部损益核算,将结算收入与部门收入挂钩;二是将结算收入纳入绩效考核,加大运输效率、成本控制考核权重,落实部门责任。
(2)顺应市场变化
目前中国邮政在网运处理等环节多采用业务外包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内部结算价格,例如,因地区、淡旺季、运价、人力成本等因素造成的实际成本差异,可采取设定可变权重的方法进行调节。针对不同地区和季节制定灵活的价格调节参数,在节省成本的同时避免产品价格发生较大偏离。
(3)实行动态调节
内部结算价格应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因此,应建立一套动态的内部结算定价调节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
四、结语
我国快递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快递市场主要被中国邮政、民营企业及国外快递巨头三大主体占领。其中,中国邮政作为最早开办快递业务的企业,从市场领先到市场份额萎缩,其主要原因在于未能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在较好的行业环境推动下,中国邮政应全面分析其所处的竞争环境,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基于此,本文采用波特五力模型,从行业内竞争、供应商和需求方的议价能力,以及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五个维度对邮政寄递业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包括实施差异化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调整价格体系,以期中国邮政在快递行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树立中国邮政品牌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