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建设的历史演进与宝贵经验

2022-12-28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设

迟 莹

(沈阳音乐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81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1]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明确“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强调“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58-59。纵观建党百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系统厘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演进逻辑,深刻总结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伟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起步奠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建设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从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与社会面貌。中国社会各阶层精英无论是自强派、洋务派、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先后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制度与思想的艰辛历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帝制,虽然改变了国家政治结构,但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中国社会再次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因此可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未真正推进任何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的社会建设。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组织武装革命运动的同时,也积极在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开展社会建设,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民生为着力点,在人民最关切的“农业、土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进行社会建设。

(一)以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的方式实现社会改造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不渝地将社会改造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后期清醒认识到要广泛发动农民参与社会革命,对此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3]37为了动员广大人民积极投身革命,中国共产党聚焦了土地问题这个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通过土地革命的方式切实解决农民最根本的利益诉求,从而凝聚起广大农民的力量,为革命队伍的壮大奠定了深厚的群众根基。八七会议之后,根据革命发展需要制定了土地分配法规和土地政策,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农民运动决议案》《井冈山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土地问题决议案大纲》《土地革命法令》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农民和土地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关心农民疾苦,建立农民协会,以“耕地农有”为目标解决土地问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关于土地问题的政策》,确保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使广大农民拥有了土地,在经济上逐步翻身,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土地问题的解决助推了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组织农业生产提升广大农民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广大人民的生活,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生产运动,动员军民团结一心开展生产,探索提升农业产量的技术,创新改良农作物的方法,并借助减租减息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实行春耕秋收的群众动员,解决贫苦农民耕牛、农具、肥料、种子的困难,……奖励外来移民”[4]334,全面激发广大民众的生产主动性和革命热情,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保卫土地的革命运动之中。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农村实际,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创新了诸如《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等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奖励办法,不仅激发了生产积极性,也最大程度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建立文化教育体系传播革命文化

教育在文化血脉的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革命文化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革命文化教育活动,旨在着眼于价值观来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的改造,力图实现革命运动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始终坚持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根本方针,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文化教育体系,囊括了“干部、社会、部队、幼儿、小学、中等”教育,初步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框架。同时,中国共产党为了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创新了诸如“夜校、识字班、冬学”等多样性的教育方式,扩大了广大人民的教育范围,增强了教育力度。“边区在抗战之前,中等学校仅有3 所,到了1942 年快速增加到了11 所,从1937 年的120 所小学,增长到1945 年的1377 所小学。”[5]629各类学校的迅速增长,深刻改变了边区民众的精神面貌。

(四)探索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医疗卫生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发展,深受疾病、医疗卫生水平、社会保障等关键因素的掣肘,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改变这一落后现状,动员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于1931 年在瑞金成立,内务部和劳动部分管社会保障工作,红军扎根陕北之后,内务部根据革命需要迅速设立了抚恤委员会,制定了诸如《关于赈济工作的决定》《陕甘宁边区抚恤优待规定》《关于残废、牺牲、老病等抚恤办法》等政策,详细安排了优抚优待、救济、救灾等工作,通过民众互济互助和政府帮扶安置等方式推进医疗卫生发展。中国共产党重视增强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借助“报纸、识字班、学校”等广泛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其中《新中华报》《晋绥日报》就是进行卫生常识普及的典范,为了提高民众的卫生意识,还专门设置了卫生防疫板块。同时,中国共产党在1942 年制定了《关于推进卫生工作的决定》,大力开办医药合作社,医疗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边区大众药社和边区保健药社是主体机构,医药合作社包括了中西医药房和中西医门诊,“边区到1942 年已经有了43 个医药合作社。”[6]129这一系列有效措施极大地改善了边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力地保障了边区的社会建设。

二、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建设

新中国建立伊始,由于战争创伤尚未痊愈,全国满目疮痍,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加之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社会建设步履艰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魄力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社会建设的艰辛探索。在此时期,国家尽管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曲折,但社会建设仍然在曲折中顽强推进,并取得进展。

(一)以土地改革夯实新政权的社会基础

自中国共产党建立起,始终将土地问题的解决作为重要工作,并坚定不移地推进。新中国建立前夕,基本完成了华北、东北等地区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根本性消除,然而广大新解放区还没有开展土地改革活动,因此新中国建立之后,将土地改革的推进作为民生建设的首要工作,在1950 年制定了《土地改革法》,将土地改革纳入法律框架之中,详细规定了关于土地改革的具体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规模宏大的土地改革工作,到1953 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任务,使广大农民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土地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供给人才储备

文化教育直接决定了社会的长远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于1951 年制定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以超前的眼光开展各类教育制度的改革。毛泽东于1956 年创造性地提出富有远见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使学术界与文艺界呈现出共同繁荣的美好景象。同年,制定了《关于扫除文盲的办法》,通过速成班、互助班、识字班等形式,在全国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扫盲活动,2200 万人在1957 年上半年实现了脱盲,拥有了基本的文化素养。1958 年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了全国的青壮年文盲必须在5 年内实现脱盲的目标,1960 年制定和实施了《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普遍的注音识字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下,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工农空闲学习,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夯实了人才基础。

(三)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构筑卫生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召开了影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进程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深入分析全国卫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强调必须做好卫生工作、保障全国人民的健康。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相结合”的新中国卫生工作三个基本原则。到了1950 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建立医疗卫生单位,使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于1965 年进一步强调,“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7]233,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村地区落后的医疗卫生面貌,农村地区迎来了卫生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广大人民的健康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全国的社会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

(四)就业制度:提高新中国的就业水平

1950 年毛泽东指出:“必须尽最大努力减轻广大人民的负担,积极调整税收,以有效举措保障就业,推动经济发展。”[8]254中共中央下发指示,要求坚持自愿的原则,鼓励各类失业人员积极返乡参与农业生产,或进入工厂、农场等单位全面进行生产自救。同时,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再就业。1950 年到1952 年我国先后制定了《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关于失业救济问题的总结及指示》《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等,以政策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促进就业。1954 年针对就业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指出:“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9]271958年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后,对于一些不能满足生存发展需求的人员,中国共产党通过现金补贴、粮食补助以及工分补贴等方式进行救济,“从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七八年的十九年间,国家用于救济农村贫困户的款达22 亿元,使绝大多数农村贫困户的生活得到了保障”[10]85,极大地改善了贫困人员的生活条件。

三、调整改革: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推进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建设不断获得新发展,根据改革开放需求和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尤其是在分配制度、社会组织以及民生保障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

(一)建立健全分配制度以增强社会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清醒认识到分配制度对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分配制度的整体改革。着眼于中国农村的社会发展,创造性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立足企业发展需求进行了经济体制的系统改革,彻底打破了“大锅饭”的社会分配模式。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针对分配问题第一次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2006 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要求“健全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且要求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2007 年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上提出必须切实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真正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收入,维护分配秩序。这一系列有效举措全面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质量的良性循环。

(二)规范社会组织以优化社会管理

伴随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社会组织得到飞速发展,成为助推社会管理的强大“引擎”。同时,也出现了“以学术研究为掩护、实则从事窃密破坏活动的现象”[11]。为此,为了真正加大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监管力度,我国于1996 年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详细制定了各类团体、组织、单位等的管理细则,加强了“双重管理和归口登记”相结合的管理要求。1997 年进一步制定和实施了《关于清理整顿社会团体的意见》,促进了对社会组织的大规模整顿,实现了各类社会组织的有序发展。1998 年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通过分层管理、双重负责以及归口登记形成了“双重管理”的管理体系。除此之外,国务院发布和实施了《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工作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政策,发挥了对社会组织有效指引和规范管理的功能,全面推进了社会管理,提高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建设水平。

(三)重视教育及就业以推动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教育事业重新步入发展正轨,并且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国家于1977年恢复高考,教育事业步入健康发展的正轨。1985 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的系统改革,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详细规定了各类教育工作的原则。1986年颁布了《教育法》,将教育纳入法律框架之中,确立了基础教育的法治管理权,进一步统筹安排免费义务教育的具体工作细则。同时,为了增强广大民众的就业力度,出台了《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有力推进了就业问题的解决,为广大民众的就业提供了政策指引。1990 年发布了《保障劳动就业的决定》,反复强调必须最大限度扩大和开辟就业途径,多渠道破解就业难题。1994 年颁布了《劳动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工资、休假、劳动合同等关于就业的问题,有效维护了广大民众的就业权益。从2002 年开始,陆续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诸多法律法规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夯实了制度根基。

(四)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以维护民众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缓解广大民众的就医压力,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切实提高民众的就医质量,我国建立了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基本建立起了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极大地减轻了广大民众的就医经济负担。以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为例,“截至2011年底,有8.32 亿农民参合,实现了97.5%的参合率。”[12]医疗保险最大程度降低了民众的就医压力,防止“小病拖成大病”,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健康,有力遏制了“因病致贫”的趋势,为保障民生、维护民众健康、促进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深化创新: 新时代的社会建设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驱动贫困治理、推进就业创业双重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推进社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一系列社会建设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其着眼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机制、方式等系统创新,整体推动了社会建设整体迈上新台阶。

(一)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直接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治理方式越科学,治理水平越高。反之,社会治理就会寸步难行,难以发挥社会治理效能。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能够协调各方力量参与治理,弱化政府管控,突出社会力量,尤其以法治模式和法治思维解决社会问题。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3]指明了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路径,详尽规划了社会治理任务和治理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1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1]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的高度重视,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机制,为新时代推进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动力。

(二)通过精准扶贫迈向共同富裕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牵挂贫困群众,将贫困治理工作作为重要事项,下大力气消灭贫困。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5]因此,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激发全体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齐心协力消除长期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着力增强全国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全国人民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一线领导干部通过攻坚克难,精准扶贫,于2020 年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5]中国共产党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破解了绝对贫困难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这表征着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获得了巨大成就,完成了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三)推进就业与创业的双重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时代以来,就业工作稳中有进。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6]343因此,整体推进就业、激发民众的创业热情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一是着力推进重点人群的就业。新时代必须通过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创业资金支撑等方式,全面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复员专业军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针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活动,举办多种类型的招聘专场,做好应届、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二是切实贯彻就业政策,以创业全面推进就业。整体促进就业、经济、文化等政策的协同发展,系统用好各种工具和手段,推进各项就业政策的充分宣传,进行立体式的监督,真正推进政策的落地,切实保障政策惠及待业、失业群体。科学判断就业趋势,为广大返乡就业者提供优待政策,全力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推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不同的就业人群建构差异性的政策,系统激发区域性待业青年、暂时失业人群、返乡务工人员等的创业热情。此外,持续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农民工创业技能培训、返乡务工人员创业技能培训、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等,及时为不同类型的就业者提供技能培训服务,普遍提高待业、失业人员的就业技能,为顺利就业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夯实根基。

(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17]是党的一贯要求,因此,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工作,是新时代进行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持续扩大保障范围,整体优化和调整社会治理机制。一是健全完善社会治理机制。中国共产党于2012 年不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革新,深刻认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时代以来,国家着力建构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系统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科学整合城乡医疗资源,系统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看病异地结算”的历史性突破。高度重视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的改革试点工作,制定了《慈善法》《社会救助办法》等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政策法规,使社会救助体系得以不断完善,激励了各类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二是持续扩大保障范围。新时代以来,国家着眼于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2016年中国获得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三是优化调整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从2018 年开始,国家将社会保障工作放在重要地位,通过深度改革使传统的“部门分割”转向了“整体优化”,实现了社会管理的创新。例如,新设了国家医疗保障局、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集中彰显了党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对于推动社会建设的重大作用。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社会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积累了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中国进行社会建设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的显著特征,是中国社会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密码。历史和实践再次表明,任何时刻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社会建设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建设的优势所在和命脉所在。毛泽东强调,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邓小平说过,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哪可能有现在的中国?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立足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坚定不移地运用各种有力条件推进社会建设,根据社会建设的需要不断完善各种政策,持续创新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全面发挥党领导的强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依靠党的领导进行社会建设,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实现了革命的成功。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经济封锁和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社会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经济发展着力推进社会建设,以党的有力领导实现了对城乡的“分治”,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全面激发了社会活力。进入新时代,社会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即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8]新时代的社会建设进程中,依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和矛盾,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主张和意志贯彻到具体的社会建设之中,发挥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凝心聚力的作用,着力提升社会建设的能力。推进新时代的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障社会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党在社会建设中整合资源、协同合作的作用,创新出契合中国社会建设的有效模式,推进中国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辉煌。

(二)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人民至上的社会建设的价值导向,着眼于满足民众的发展需求,全力维护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全面助推社会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6]13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将为人民服务铭刻在全体党员心中。党的八大指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19]316。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20]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以贯之为民办实事,继承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创新为民办事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1]新时代必须坚守初心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刻与广大民众携手共进开展社会建设。因此,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需要坚定不移站稳人民立场,激发人民的首创精神,全方位推进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新时代需要始终遵循党的宗旨,着力保障广大人民的权益,着眼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开展各项工作,始终践行群众路线,确保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三)坚持立足中国国情

不同国家的国情差异性很大,其政治制度、发展环境、文化传统等呈现出多样性。社会建设要实现良性发展,需要探索与社会建设相耦合的建设道路。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始终以社会建设情况为着力点,推进社会建设工作。建立新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务就是维护新生的政权,保障社会秩序,坚决消灭反动势力。此阶段的社会管理特征具有强烈的“国家—单位—个人”特征,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公社”层层相扣的层级管理体系,政府掌握了社会资源,是社会建设的单一主体。中国共产党在十三大上确立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五大提出了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并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和谐社会”的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持续推进社会建设“理论+实践”的创新。建党百年来,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与中国社会建设高度耦合的中国特色社会建设道路。历史表明,这一建设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建设实际。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成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大步迈向新的社会建设目标。面对新时代的复杂局势和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着眼于国情,牢记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可以“粘贴复制”的社会建设制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广大民众需求的深刻变化,立足现实国情,整体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致力于满足广大民众的多元化生活需要,努力增加中国人民来自社会建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坚持保障民生

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将保障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历史和实践表明,保障民生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成为判断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表明,在百年社会实践历程中,保障民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人口中的80%都是文盲,教育水平极低,伴随社会发展,义务教育人数逐年增加,截至2020 年底,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达到1.56 亿。”[21]中国共产党建构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使全体人民的获得感更加持续和更有保障。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内容呈现出多元化、要求出现层次化。习近平2019 年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16]346中国共产党始终关切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保障工程,推进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来消灭绝对贫困,普遍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解决了制约社会发展的巨大隐忧。中国共产党坚守底线、严抓重点,着眼于保障民生来真抓实干,着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形成“共治共享”的社会建设格局,保障了社会的安定祥和。

(五)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进步的灵魂,也是中国社会建设持续推进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将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立足社会建设实际,持续推进社会建设理论的与时俱进,创新社会治理理念,进一步助推社会建设框架的形成和完善。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着眼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创新符合国情、世情、社情的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聚焦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党委领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社会治理理念。建党百年来持续深化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有效地应对不同时期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核心问题和重大问题,伴随社会建设要求的动态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理论必须不断创新。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建设实践中必须立足现实,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社会建设理论,不断提高新时代的社会建设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