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工作室:校长成长的共同体模式
2022-12-28娄延果
■娄延果
名校长工作室一般由教育部门组织,由知名校长牵头,若干位校长参加,通过集体研修实现校长治校能力的提高和所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并辐射带动他校发展。这种工作室组织具有共同体特征,是校长成长的共同体模式。
作为共同体,名校长工作室有什么特性、职能?该如何开展工作,以实现共同成长的目的呢?
一、工作室的共同体特征
在工作室中,校长们是以共同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这是工作室的本质属性。
共同体的概念是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的,后来德国哲学家滕尼斯又在《共同体与社会》中对其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论述。
所谓共同体,是指社会上那些基于主观、客观上的共同特征,如血缘、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相区分,共同体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在共同体中,成员间存在“一种植根于意志的力量”的凝聚力,而使“人们保持着结合”;二是,“源于一个先天的、必然存在的统一体的行动”,组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三是,有“为了联合体的利益恰如为了自己的利益般的行动”;四是,共同体成员中“意志的力量”的强者就成为共同体中的“优势者”,使得共同体中威严与尊敬相存,温情与敬畏共生。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指出,最有效的工作团队拥有5~9 个成员,因为过少的成员难以形成多角色间的协同合作,而成员过多,随着人数的增加,团队的凝聚力、相互信任度呈几何级数下降。
名校长工作室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机制就具有上述共同体和最有效团队的特征。
二、作为共同体的工作室建设框架
明晰了工作室的共同体特征,其建设主线和框架就变得十分清晰了。
1.工作室一定有一种天然的,根植于心灵的意志或凝聚力,这就是由成员个人愿望组成的工作室愿景。每一个名校长工作室应当根据大家已有的经验和发展水平,融合成员的期许、建议,论证确定工作室的总体发展愿景、个人的发展目标。总目标要高于、包容个体的目标,且能对个体目标的实现有引导和推进作用,这是工作室职能的核心动力。
2.工作室必须有统一安排的集体和个体行动。既然是共同研究,一起成长,就必须有工作室统一的行动计划,如一起读书、考察、辩论、诊断和行动改进等。领衔校长作为共同体的“优势者”,既有经验,又有能力,一定要当好班长,做好引领。
3.工作室成员有着相互帮助、互相奉献的愿望。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一定能认识到,为团队作贡献就能提升自己,帮助他人就是助推自己,因为共同体是利益共享的有机生命体。
4.工作室成员的人生志趣、专业意向、发展意愿相近,以便于合作研修、科研攻关、行动改进的意志统一和高效率运转。
可见,名校长工作室与其他教育培训,如校长培训班、导师带学生等有着明显的区别。
三、校长在工作室中的成长及路径
名校长工作室的核心价值是,通过促进校长个体的成长,实现共同成长,进而优化改进学校治理,提升办学水平。因此,必须明确校长个体的成长方法和路径。
已有的研究指出,不同水平的校长治校的视界不同。通常校长们有常规的视界、发展的视界、研究的视界三个领域。只拥有第一个视界的校长,只能说是称职的校长,拥有前两个视界的校长,可能是当地的名校长,但只有同时拥有三个视界的校长才能算得上是教育家型校长。校长的成长,实质上就是视界不断扩展的过程。
另有研究指出,校长的专业成长有岗位适应期、称职期、成熟期和升华期四个阶段,对应地就有事务型、职业型、学习反思型、专家型和教育家型依次由低到高的职业发展路径。校长要准确定位自己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发展的目标水平,规划方向和路径,激发自身发展的动力。
从校长发展的实践看,校长专业成长的难点在于成熟期从学习反思型到专家型的进阶,和从专家型到教育家型的升华跨越。
工作室的研修要致力于促进校长视界的拓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发展阶段的进阶,为最终走向教育家型校长奠定基础。
四、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的行动和策略
基于名校长工作室的共同体本质,就要依据共同体的属性特征、发展规律、机制优势来组织和实施共同体的研修。
1.明确集体和个人的发展愿景、目标,确定个人的研究方向,一般每位校长拥有2~3 个研究方向是较为合适的自我发展引领。
2.建立工作室研修制度。共同体成员各自学校的工作繁忙,学工矛盾突出,全体成员必须一起制订工作室研修的规章制度,并共同遵守。
3.建设工作室的物理空间和文化平台。工作室要有必需的研讨、查阅文献、档案图书储存条件和良好的室内文化建设,还要设立微信公众号、网页、微信群等,发表成员的研究论文、研修体会等。
4.工作室应制订阅读制度。分精读、泛读两个层面规定成员的必读书目、阅读进度,并分阶段交流。工作室还应确定共读的专业期刊杂志。为基础、经验各不相同的成员搭建起了交流讨论的话语平台。
5.在具体研修的方法上,要坚持在解决问题中研究,在每一所学校提升过程中实现集体进步。集中研讨与入校诊断相结合,集体讨论与个人研究结合,工作室课题与个人课题研究相结合,鼓励大家发表文章、著书立说,把出版发表作品与领导力提升、学校改进相结合。
6.集体研修的内容应集中于新时代学校教育发展的研究,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如立德树人策略、办学思想凝练、课程体系建构等。
7.工作室要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如办学经验丰富、谋划组织能力强、观点能随即落地,且不同学校发展诉求不同等,克服弥补自己的先天缺陷,如可用时间碎片化、理论水平偏低、研究意识不足等,凸显工作室培养人才的特色优势,让大家获得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