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怎样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
2022-12-28□赵丹
□赵 丹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 315042)
对具体量的感知,是学生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1 平方分米的表象,增强对面积单位大小的感知。
【教学具准备】为每个学生提供边长为1厘米、1分米和2分米的正方形各若干个,放在学具袋中。
【教学过程】
(一)活动体验,探究建构——感知1平方分米
1.请学生先从学具袋中拿出正方形学具,选出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后量一量所选择的正方形的边长,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同时明确: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2.请学生摸一摸正方形的表面,感受1平方分米的大小。再试着比画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并与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进行比较、调整。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请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剪、拼、折等方式利用学具袋中的正方形创造大小刚好是“1 平方分米”的图案。
(1)如果学生通过剪、拼将面积原本是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组成不同形状的图案,教师则提问:剪拼重组后虽然形状不同了,但面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2)如果学生将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教师则引导讨论:为什么要分成4份而不是2份?
(3)如果学生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组成面积是1 平方分米的图案,教师则提问:如果组成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需要多少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为什么?
(二)估计想象,丰富标准——感知几平方分米
1.请学生先估计数学书封面、课桌面的面积,再通过测量,验证估计是否准确。反馈时追问:你是怎么测量课桌面面积的?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也可以将不同工具组合起来使用,进行测量。
2.引导学生猜想:如果一个物体有一个面的面积是2平方分米,那么它可能是什么?如果它某一个面的面积是8平方分米呢?
(三)应用提升,对比沟通——深化面积单位
1.教师出示题目,请学生独立完成。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填。
(1)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___。
(2)课桌高7 ___。
(3)一支铅笔长2 ___。
(4)铅笔盒表面的大小约2 ___。
2.交流辨析:测量长短时要用的是长度单位;测量面积大小时要用的是面积单位。
以上教学,通过活动体验、估计想象和应用提升,使学生不断丰富对1平方分米的认知,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等具有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