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父亲形象探析
2022-12-28李敏
李 敏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0)
语文教材不仅具有识字功能,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义的语文教材是指语文教科书、语文练习册、语文教学参考书、语文课外辅导读物、语文教学挂图等各类教学用书,狭义的语文教材是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1]本文选取狭义概念,专指语文课本,以现行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形象有内在与外在之分,本文中的父亲形象是指出现在教科书选文中的,在家庭生活中有子女的男性人物给他人留下的总体印象[2],其具体形象主要指思想、品质、情感等内在形象。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父亲形象的类型特点
以课文中出现父亲这一角色,并能够通过语言、行为、事件等表现父亲形象为依据进行统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父亲形象的文章共34篇,其中课文28篇、语文园地及综合性学习部分的文章6篇。通过研究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父亲形象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父亲自身个体形象:睿智深沉
睿智是指父亲聪慧明智,知识渊博,能够妥帖地处理事情。深沉是指父亲感情内敛、不轻易流露。睿智的父亲能够以恰当的方式教导孩子,他教给孩子的知识通常源于生活,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在言传身教中使孩子明白人生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塑造孩子正确的三观。在教材中,睿智深沉的父亲多处可见,如《一匹出色的马》《跳水》《千人糕》等。
在二年级下册教材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一文中,面对散步返程中走不动的妹妹,爸爸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从而激发起妹妹自己走回家的兴趣,最终妹妹兴高采烈地自己走回家。文中的爸爸既是机智的,又是充满童趣的,他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将柳条比作骏马,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因而得到女儿的响应。
在五年级上册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当八九岁的巴迪写了一首诗分别拿给母亲和父亲看时,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而当父亲回到家,看到这首诗后,他评价说“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并随手把诗扔回原处。几年后,当巴迪鼓起勇气给父亲看自己写的短篇小说时,父亲评价道:“写得不怎么样,但也不是毫无希望。”父亲给巴迪留下了批语,供巴迪修改时参考。从最初的“糟糕透了”到后来的“不是毫无希望”,父亲态度有所转变,而这一态度的细微转变,也蕴含父亲对巴迪努力的认可。父亲是一个严厉的人,但严厉中包含着深沉的爱,正是父亲的严厉使巴迪在写作上保持清醒、不断进步。
在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一文中,爸爸首先告诉孩子今天要吃千人糕,引起孩子对千人糕的好奇,进而猜想千人糕的样子。当普普通通的千人糕露面时,父亲为孩子讲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千人糕是用大米磨成粉后做的,而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米糕做好了,还要包装、送货、销售。千人糕就是普普通通的米糕,父亲将它称为千人糕是因为它的制作经历了多道工序,凝结着无数人的劳动。父亲通过循循善诱,使孩子明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二)与他人交往中的父亲形象:宽厚仁慈
宽厚是指处事宽容,不计较,有气度等;仁慈是指慈爱善良、关心同情他人。宽厚仁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个人高尚的品质。父亲身上宽容仁慈的品质,不仅可以影响家人,还会影响周围的他人,如《李时珍》《穷人》等选文。
在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爱阅读”部分《李时珍》一文中,李时珍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不收诊费。父亲既有高超的技艺,同时也有救死扶伤的良好品质,受父亲的影响,李时珍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父亲不仅造福了百姓,也是李时珍学医的引路人。
在六年级上册第14课《穷人》一文中,渔夫一家住在破旧的屋子里,屋外环境恶劣,渔夫冒着寒冷和风暴外出打鱼,妻子桑娜从早到晚地干活,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当渔夫外出打鱼回来听说邻居西蒙已去世,而她的孩子没有人照顾时,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他搔搔后脑勺说:“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在他严肃、忧虑的表情下,可能会有对自己生活拮据、难以为继的担心,但是他推己及人,最后做出的选择进一步表现了他的宽厚仁慈。
(三)在集体生活中的父亲形象: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指父亲热爱祖国与家乡、支持革命事业。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这类父亲形象多处可见,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家国情深的父亲;《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父亲。
在五年级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当听到自己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极度悲痛,他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作为一位父亲,他想弥补遗憾见见孩子的遗骨,而作为一位主席,他强忍心中的悲痛做出将毛岸英葬在朝鲜的决定。他既爱子深切,同时又以大局为重,体现出无私的家国 情怀。
在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父亲在被捕前为了避免革命组织被破坏,烧掉了一些珍贵的书和文件,他拒绝离开北京的劝说,毅然决然地为革命事业献身;在被捕时,父亲不卑不亢,保持着他惯有的冷峻态度;而在法庭上,父亲安定沉着,信念坚定。父亲以革命事业为自己的使命,对革命的信心是他镇定沉着的源泉。
(四)与自然相处中的父亲形象:热爱自然
通过整理分析可以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一类热爱自然的父亲形象,如《父亲、树林和鸟》《蜜蜂》等。
在三年级上册第23课《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中,父亲说“林子里有不少鸟”,而“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父亲通过闻气味判断鸟的数量,并和“我”分享鸟的知识,一起感受黎明时鸟和树林最快乐的时刻。父亲对鸟的热爱感染了“我”,成为“我”体悟自然、关注自然、探索自然的启蒙者。
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小熊住山洞》一文中,住在山洞的熊爸爸和小熊本来打算去砍些树造木头房子,但是当他们在不同季节走进森林后,被树林的盎然生机打动,不忍心再砍树,最终年复一年,依旧没有建造木房子。正是因为有热爱自然又对孩子民主尊重的熊爸爸,才能够使小熊感受自然美,并自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此外,教材中还存在奉献、严谨、慈爱、固执等父亲形象,如《桥》中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的父亲,《爸爸的计划》中一丝不苟的父亲,《父爱之舟》中慈爱温暖的父亲,《方帽子店》中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父亲,等等。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父亲形象塑造以正面为主,负面形象较少。在具体篇目选择上,以名人名篇中的父亲形象为主,普通父亲形象为辅,包括奥莱尔的《在柏林》中坚强隐忍的父亲、吴冠中《父爱之舟》中慈爱温暖的父亲……父亲形象体现出勇敢、深沉等普遍的男性形象特点。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父亲形象塑造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性别角色认知的影响
男性人物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社会文化所期待的社会性别角色,无论是其职业角色还是家庭角色,都遵循了社会文化下的性别规范。[3]不同文化背景对不同性别角色有着不一样的社会期待。在外在形象上,对男性的要求强调“强壮、伟岸”;在内在品质上,对男性的要求强调“责任心、照顾弱者”;在情感表达上,对男性的要求强调含蓄式表达。父亲这一男性形象也体现着以上特点。教材作为文化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教材中的父亲形象反映着大众对父亲的普遍认知。从教材中看,父亲形象主要表现为机智深沉、舍己为人、家国情深等方面,母亲形象主要表现在无私奉献、善于教育、默默陪伴、慈爱而伟大等方面。[4]例如,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使用了“父性是切断的机能的原理”和“母性是包容的机能的原理”理论[5],将父亲塑造为对孩子严肃的形象,将母亲塑造为鼓励孩子的形象。父母亲形象的不同之处体现出社会对父母亲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影响
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6],遵循着等级严明的宗法制度,形成父权制社会,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对于当今时代仍然产生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的动物,人不可能越过文化的世界而单独存在,他受到社会、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生理机制的不同,在家庭分工中,男性是在外劳作以养家糊口的“供养者”[7],女性则是负责家务劳作、抚养子女的“养育者”,不同的分工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进而固化了父母双方的形象特点。这些特点以课文的形式体现在教科书中,通过教育使人“文化化”。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国家文化的传入逐渐冲击传统的家庭角色认知,父母亲形象慢慢发生变化。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性别意识的觉醒,家庭教育观念也出现新变化,父亲越来越以显性教育者身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父亲的形象也更加多元化,在教材中则表现为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父亲形象。
(三)编写者的主观无意识影响
文化具有隐性化人功能,社会中的编写者也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心理场之中,无意识地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强调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价值判断得到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进而成为个人内隐的社会印象,它不受明确的意识控制,是个人在性别规范或性别认知状态下形成的社会印象,是一种无意识的社会性印象。[8]编写者在文章选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文化中父亲形象观念、个人无意识的性别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父亲形象的育人价值
父母对于子女的终身成长起着启蒙和奠基作用,父亲不仅具有养育孩子的义务,更具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以文本中的父亲形象观照现实,教材中的父亲形象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父亲观、亲情观
在传统社会分工下,虽然父亲和母亲一样有着教育子女的责任,但相对来说,父亲与孩子的直接沟通较少,孩子对父亲的了解也较为浅显。语文教材将不同类型的父亲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第三视角看待父亲,有利于引起学生对父亲的好奇心,学会欣赏父亲,发现父亲的优点与长处,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与父亲交流学习,进而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严厉却又爱子情深的父亲、《父爱之舟》中家境贫寒却竭力关爱孩子的父亲、《一封信》中幽默风趣的父亲、《芦花鞋》中勤劳朴素的父亲……这些文章将多样的父亲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白父亲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真实的人,有着真实的情感与需求,避免将父亲形象神圣化,使学生学会了解父亲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感,进而树立正确的父亲观,学习理解父亲,感悟亲情。
(二)完善学生的认知,传递多元价值观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不仅限于识字,更在于明理。父亲通过言传身教,教授孩子知识、培育孩子的品德,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机智深沉、富有智慧的父亲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乐学、向学;宽厚仁慈、乐于助人的父亲传达正确的观念与处事准则;热爱自然、体悟生活的父亲展露自然的奥妙与乐趣;家国情怀、令人起敬的父亲展示信仰的力量。
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一文中,法布尔带着小女儿一起研究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法布尔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查看自己带到远方的蜜蜂有没有自己飞回来,在这个过程中,女儿兴奋地向“我”报告蜜蜂回来的消息。法布尔爱好观察、探索生物奥秘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小女儿。这篇文章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价值,通过传递自然的奥妙,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进而树立起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理念。
又如,《表里的生物》一文中,看到“我”对怀表里的声音很好奇,父亲由制止变为主动和“我”一起探索,并充满童趣地对“我”说表里的时针是蝎子的尾巴。选文中的父亲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和孩子一起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父亲既能够帮助孩子了解父亲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激励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善于学习、不畏困难。
(三)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学生的发展受个体认知、行为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学生在成长进程中,通过社会环境传递的信息和人们对其行为的奖惩不断调整内化标准获得个体认知的发展并逐步适应自己的角色发展。[9]教材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中的父亲形象蕴含着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的感知与期待,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自我性别角色建构。
家庭作为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场所,对于个体的长远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学生的语言能力、礼貌礼仪与行为准则、情感体验与表达都是从家庭生活中发端。教材中的父亲形象使学生延续在家庭生活中习得的性别角色认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得以深入探究父亲这一原型人物的多重性,进而促进学生性别意识的发展、社会行为的习得。教材以不同层面展现出父亲的多样形象,例如:父亲个体的形象、父亲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形象、父亲与自然的关系、父亲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教材中父亲形象的呈现,展示不同父亲的行为表现,让学生学习如何处理个体与自然、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我的关系,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四、结语
教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所蕴含的主流价值观对学生知识、情感等方面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父亲形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父亲、感知父亲,认识父亲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性别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自身的社会化。教材中的文章应着眼于塑造不同的父亲形象,呈现出父亲角色的多面性。编写者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既有经典价值又有时代意义的文章,贴近学生生活,展示当今社会的父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