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2-12-28伍清玲

文教资料 2022年17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思政

伍清玲

(娄底开放大学,湖南 娄底 417000)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文学和汉语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三门核心课程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讲解入手,深入探索研究方法,总结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鲜明的特性:首先,知识学习具有系统性,学生需按照学科知识结构,系统掌握文学与文化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其次,技能学习重视实践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广,毕业学生能够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从事各类单位的文化宣传工作。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今后的就业需求与岗位需求,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1]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具有人文性与思想性,这一特性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状况,进行深度认识与思考,促进思想认识水平的发展。随着国家和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对课程思政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出“井喷”的态势。通过推进汉语言文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能使课程内容更加“有趣、有益和有力”;能够落实立德树人,丰富思想引导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将观念融合到学科知识理解与学科实践中[2],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要求树立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以此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汉语言专业的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形成的协同效应明显。汉语言文化知识、学科历史等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家国情怀、乡土情怀等,经过学习与思考以及教师的引导后,学生能够产生深刻的思想体验,起到强化思想教育的作用,体现出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

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中,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技术革命、现代工商业发展起步较早,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优势。同时,西方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渗透到现代生产和生活模式的各个方面,也出现了种种不良文化入侵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需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独特现代文化,引导学生充分学习认知中国文化,建立起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抵抗西方不良文化入侵。

首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内容主要为汉语与中国文学,学生将会对传统文化产生系统、深刻的认识,这使得学生在了解我国传统、现代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可突出文化自信引导的重要性,督促教师从当代社会与现实教育的角度思考文化自信,并渗透到思想认识与文化知识讲解中。其次,在学科思想构建过程中,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也会不断增强。随着年龄与社会阅历的不断增长,学生将会逐渐地产生社会群体归属需求。同时,在充分学习中国文化并接受思想教育引导后,学生身份归属需求中的文化归属与认同感也会更为明确,并在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断强化。

(二)促进学生文化理解与文化传承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始终是文化研究以及文化建设中关注的重要问题。课程思政与学科教育能够起到双向促进、协同合作的教育效果,这就意味着,课程思政建设也能够满足学科教育中的各类需求。在高校学生长期的学生生涯中,对社会的认识、与社会的接触相对较为有限,部分学生若只专注于学习,思想情感将局限于自我、家庭等小范围内,难以产生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强烈的家国情怀。而在学习中国文学知识以及传统中国文化知识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树立起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这归功于学生理解了某些重要作家思想、作品主题的精髓,也与某些时代的文学精神密切相关。课程思政的融合,可为学生的文化理解指明方向,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为学生创造实现文化传承的基本条件。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存问题与原因分析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重视理论的融合研究与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发现问题,并且应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关注学科传统优势,忽视人文内容的创新融合

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时间早,且继承了许多传统汉语言文化研究的精华,学科课程体系设置完善,能适应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各类汉语学习需求。同时,本专业历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可运用其中大量的教学研究资源。这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各类课程本身内容丰富,且可应用的有效教学理论众多。在此种状况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汉语言学科的传统优势,却忽视了人文内容的创新与融合,进而造成了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与融合实践明显不足,这一突出问题与教师教学观念以及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在长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思想更多受到文学理论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对学科思政的认识略显不足。

(二)重视学科社会应用价值,缺乏课程思政深入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就业面广泛,也有许多学生会选择继续学习深造。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部分选择深造的学生,需要练就扎实的理论基础,详细地掌握理论知识架构,实现对于各类理论的融会贯通。同时,这类学生也需要较高的语言实践能力,尤其是文学写作能力。对于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就需要更积极思考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例如,思考文艺理论对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为更多地满足学生的未来职业、学业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往往会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事实上,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了许多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开设了专业的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这无疑导致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所忽视,未能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进行有效的深度融合与科学研究。

(三)课程设置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

首先,课程结构整体的合理,与局部的不平衡是并存的。随着高校教师学历水平与研究能力的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更为关注专业教学的精深化发展,许多教师会就其重点研究的内容或者获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专题性课程教学讲解,这对于提升学生对某一类或者某些知识点的理解有着极大的帮助,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然而,高校的专业教育属于各专业通识教育。这就意味着教师需对学生完成全面的引导,单纯地侧重研究教学或学习程度过深,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占用部分学科思政的教学资源。其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教师的选择有关。多数学校都能够培养出具有扎实知识基础、良好技能水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然而,这些学生的思想水平却参差不齐,这是受到课程思政引导有效性的影响。[3]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一)科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显然,课程思政若撇开课程本身则是无根之源,课程思政的融合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对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目标以及各类具体的思想发展要求有着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4]首先,专业教师需对思政教育要求进行研究,建立起思政教育认识框架,融合思政教育的目标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其次,要结合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与设计。在思政元素的选取上,需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身特点,深入挖掘选取该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然地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向学生传播正能量,有效避免课程思政与汉语言文学课程知识点脱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紧密联系思想政治理论成果及其思政元素,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与分析。最后,选择最为合适的思政切入点,将思政元素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各章节内容有机融合。尽管汉语言文学教材中的思政教学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但是可通过融合学生的实践训练课程,更多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例如,在新闻写作的教育中,就需分析当前存在的假新闻、新闻夸大等现象,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塑造爱国精神、学术道德、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5],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经调查实践显示,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中融入部分课程思政元素,学生认可度高,效果显著。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仅仅属于参与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感受未能得到重视,自我产生的体验不深刻,会影响到情感感受与文本理解。这种状况对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同样会产生不良影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需围绕学生中心与体验中心进行,重视学生在语言文学学习中产生的各类体验。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排演课本剧的方式,深度地分析文本,了解文本的创作者、文本中的主人公以及各类配角的体验。如,在《平凡的世界》文本分析中,教师就可以建议学生排演具有双重结构的课本剧,分别围绕作者的创作以及小说人物设计课本剧内容。[6]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将会产生更多共鸣,从而超越自身的生活经历,体会到社会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强化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三)实现立体式的课程实践教学

在立体式的课程实践中,重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融合,校外教育部分包括职业训练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为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类文化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开展社会教学实践活动时,可引导学生参与到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例如,在开展低年级阶段学习《论语》等文本时,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参观的方式,强化文化历史的认同感,培养文化自信。在开展中高年级的实践中,学校需主动实施引导,围绕地方服务的需求,建设校外服务基地,引导学生实地参与地方服务工作,为地方的发展做出贡献。这种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学评价能够总结教学的过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优化提出有效的改善意见。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评价中,虽然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却忽视了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思想产生的影响。事实上,思想的变化也属于一种思想的内化实践。例如,在学习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中,学生不仅需要结合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对诗歌创作中作者的具体情感有所了解,也要结合自我所处的现实环境,从自身的角度分析诗歌的情感价值,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果未能够达成共鸣的效果,就说明在文本阅读中学生未能沉浸自我。教学评价以及考核实践中的内容,应由单纯注重理论知识转变为对理论、实践、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统筹兼顾。具体而言,课程考核包括语言学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语言问题以及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等。思想道德素养的考核要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的特点,融合学科内容与语言实践方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评价。

(五)强化教材的建设与拓展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文本是最为重要的学习研究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会面对丰富的课本文本信息。许多情况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教师并不能对于全部的文本信息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就意味着教学中要选择重点内容,同时还要求学生完成部分的自主学习内容。教师对教材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中,课堂中未能完全呈现的文本,并不意味着其属于次要文本,许多文本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深度理解。例如,在先秦诸子散文的阅读中,仅应用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的理解程度可能会有所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文本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课程思政目标的融合。例如,可以制作出相关文本的学习引导微课,并提出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引导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本的研究。另外,教师还要在课本内容之外,选择补充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实现文本阅读与思考的拓展。相对于课本内容,拓展内容的选择则更为自由。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近期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整合成专题性的课程思政文本。在实现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同时,也可结合学校具体的思想政治活动教育的要求来拓展。

四、结语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需审视当前存在的问题,选择合理的路径与策略来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需要审视教学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也须结合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改变教学观念,实现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思政元素融合等的深入研究。同时,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亦可结合汉语言文学课程思政目标及文本知识内容和相关要求,开展并实现立体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需要文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